APP下载

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1-09-24田深圳李雪铭王国力

关键词:双峰滨海人居

田深圳, 马 帅, 李雪铭,4, 王国力

(1.辽宁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辽宁师范大学 人居环境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3.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4.辽宁师范大学 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迈向“高质量”.推进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不仅能有效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国内其他城市、周边国家乃至全球都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学界对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包括旅游业[1]、服务业[2]、城市群[3-4]、生态环境[5-6]、工业[7]和经济[8]等方面.此外,樊杰等通过建构范式研究地理单元的区域高质量发展[9],方创琳对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进行阐释[10].基于“新发展理念”,刘波等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11]等.然而,对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鲜有报道.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沿海开放城市、海洋强国战略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我国滨海城市高速发展并吸引大量人口流入滨海城市.创造优良的城市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人居环境最早由国外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90年代初人居环境的研究在中国兴起.不同的地理尺度是人居环境的研究重点[12],在区域尺度上看,研究范围广泛,涵盖街区[13]、火山湖周围[14]、岛屿[15-16]、城市内部[17-18]和城市间[19]、省份内[20-22]、区域[23-24]、国家[25-27]、大洲[28]等.目前,在滨海区域尺度下的人居环境研究主要集中于滨海城市群[29]、滨海经济区[30-31]等的研究,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对滨海城市的针对性研究尚不多见.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举办第七场学术对话的议题是“人居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已经成为人居环境发展的新方向.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海洋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保障和前提.本文以环渤海地区17个滨海城市为例对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各省市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数据,运用熵权法、相关分析等方法,为促进中国滨海人居环境协同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滨海城市经济带有较强现实意义.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

数据来源于2013—2018年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等.部分缺失的数据依据统计科学进行了适当调整.指标体系是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基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19,22,32],构建符合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2 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正向指标:

(1)

负向指标:

(2)

其中,Xi、Xj为正、负向指标数据处理后的结果,xi、xj为原始数据,xmin、xmax为原始数据中的最小、最大值.

1.3 研究方法

熵权法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权重:

(3)

(2)确定指标的熵值:

(4)

k=1/lnm,ej∈[0,1].

(3)差异性系数:

gj=1-ej.

(5)

(4)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

(6)

2 结果分析

运用熵权法计算得出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得分,如表1所示.对环渤海滨海城市人居环境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表1 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得分

2.1 时间特征

2.1.1 总体阶段性特征

(1)2012—2017年环渤海地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呈现阶段性上升趋势,城市间差异呈缩小的趋势.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得分的平均值由2012年的0.448 6上升到2017年的0.476 7,在2014年出现一个低值点0.449 0,标准差由0.146 0降低到0.128 0.

拐点出现原因:2014年出现最低值点的原因是大部分城市在2014年附近人居环境得分波动剧烈.具体表现:大连、盘锦、沧州、滨州、东营、潍坊、烟台7个城市在2014年均出现极小值,呈先减后增的“√”型变化;日照、天津、秦皇岛2014—2015年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得分增加值大于2013—2014年的得分增加值;而营口、锦州、葫芦岛2014-2015年得分减少值均小于2013—2014年的减小值.

(2)阶段特征:根据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得分的平均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2—2014年)人居环境质量呈稳定状态,极小幅度波动;第二阶段(2014—2017年)人居环境质量呈加速增长趋势,变化幅度大,总体数值由0.448 6上升至0.476 7,如图2所示.

图2 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平均值及标准差

机制分析:第一阶段总体稳定,各个城市得分在2012—2014年间差异较大,城市之间的增加值与减小值相差不大可相互抵消,导致得分的平均值呈稳定状态.原因主要从国家政策支持与经济发展水平两方面分析.近年来,国家先后开始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2009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11年)、批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11年)、成立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对环渤海地区滨海支持力度加大.各省市积极作出响应,调整各自滨海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处于探索阶段.第二阶段加速增长,是因为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各个滨海城市找到适合各自发展的模式,使其人居环境的各大系统逐渐向较高水平发展,进一步改善了滨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因此该阶段加速增长.

(3)离散特征:第一阶段稳定,数值变化不大,标准差在2013年达到极小值为0.136 1,略有波动,表明这一阶段内区域差异较稳定;第二阶段加速增长,标准差在2015年达到最大值0.156 7,随后连续下降,说明2015年环渤海地区滨海17个市之间的差距最大,随后17个市人居环境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

2.1.2 区域时间演变特征

将环渤海地区的滨海城市按其地理位置划分为3个区域:辽东湾区、渤海湾区和莱州湾区.2012—2017年3个湾区的人居环境得分均波动上升,其中,莱州湾区高质量发展,渤海湾区、辽东湾区的得分上升趋势较显著,如图3所示.2012—2014年辽东湾人居环境得分高于渤海湾,且两地区差距逐渐缩小,2015年得分几乎相等,随后2015—2017年辽东湾与渤海湾呈现同步增长.莱州湾区的人居环境保持稳定,略有提高,从2012年的3.601上升至2017年的3.665,其间略有波动.6 a间,莱州湾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明显高于渤海湾区和辽东湾区.辽东湾区和渤海湾区城市人居环境得分稳定在数值2.0附近,而莱州湾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得分稳定于3.5~4.0之间.主要原因:莱州湾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5大系统较为完善,特别是社会系统、支撑系统优势显著,遥遥领先,且环境系统优势逐渐明显.而辽东湾区和渤海湾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5大系统普遍较低,还有待完善.

图3 环渤海区域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得分

2.1.3 市域时间演变特征

图4 2012—2017年环渤海地区滨海17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得分

2.2 空间特征

2.2.1 区域分异性特征

在研究时段内,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呈现出“东优于西,南优于北”鲜明的区域分异性特征.环渤海地区城市人居环境共计分为4类:①人居环境质量得分高值区,主要包括东营、威海,得分大于0.700的城市,为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的优质区;②人居环境得分较高地区,主要包括青岛、烟台等城市,得分介于0.500~0.700之间,为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良好区;③人居环境得分较低地区,主要包括大连、丹东、秦皇岛等城市,得分在0.300~0.500之间,为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的过渡区;④人居环境得分低值区,主要包括葫芦岛,得分小于0.300,为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起步区.莱州湾区滨海人居环境普遍较高,人居环境质量优良的城市大都分布在这个地区;辽东湾西部与渤海湾北部之间的滨海城市人居环境相对较差,该地区由多数处于“差”水平的城市构成;渤海湾区的滨海城市人居环境差异明显,且差距较大,大致体现为以天津为中心向两侧逐渐递减的规律;辽东湾区人居环境东西分异明显,东部滨海城市人居环境整体高于西部滨海城市,如图5所示.

图5 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差异

2.2.2 “双峰”式空间结构特征

整体“大双峰”与区域“小双峰”并存的空间格局.“大双峰”是指山东为“主峰”、辽宁为“高峰”的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典型区,“小双峰”是指在3个湾区内都存在与整体相似的双峰式的典型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城市.

(1)“大双峰”的空间特征

“大双峰”的“主峰”较陡,山东省滨海城市人居环境整体处于高水平,“高峰”在向内陆延伸的方向呈现出较缓特征;辽宁省滨海城市人居环境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中部的城市处于过渡地带,表现为中部向两侧逐渐递增的空间结构特征,且靠近山东一侧得分偏高.2012—2017年大连市稳居“高峰”的峰顶,然而“主峰”的峰顶向东偏移由东营市变为威海市,东优于西的空间分布特点更突出.

(2)区域呈现“小双峰”

莱州湾区:莱州湾区是环渤海地区人居环境的核心区.莱州湾滨海城市人居环境呈现东营、威海为“双峰”的分布特点.东营和威海是莱州湾的核心城市,不论在系统层的自然、社会、支撑方面,还是在各个系统具体指标上都具有明显优势.

辽东湾区:辽东湾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的东西分异明显,该地区大部分滨海城市人居环境处于中等水平,集中于东部,西部以葫芦岛为代表的城市人居环境较差.辽东湾区的“双峰”较密集,大连、盘锦为峰顶,其中,主峰为大连.

渤海湾区:渤海湾区滨海城市之间人居环境差距较大,空间分布特点呈现 “峰”与“谷”相间分布规律,主要以滨州、天津为“双峰”.天津是直辖市,在社会系统和支撑系统方面优势显著,人居环境较相邻滨海城市好,是渤海湾的核心城市.滨州毗邻人居环境优良的东营市,受到东营的辐射带动,成为渤海湾区优质人居环境的代表.河北省的滨海城市人居环境处于较低水平.

2.2.3 系统高质量发展多样化特征

依据城市具有不同的优势系统,可分为4种高质量发展类型:人口优势型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支撑保障型城市、空间基础型城市.滨海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优势区,具有较大的人口承载能力,因而人口优势显著,形成以人口优势型城市为主导的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格局.人口优势型城市包括丹东、大连、营口等9个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以秦皇岛、唐山、沧州、潍坊、日照为代表,这类城市各系统中环境系统呈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型城市的典型城市为东营,支撑系统较完善,优势突出.空间基础型城市包括天津、威海,为人口提供的居住空间充裕,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大.

人口优势型城市中包含系统间差距最大和最小的城市.锦州市人类主体优势虽然较强,但是空间基础、生态环境较差,具体表现为人类系统的得分最高为0.561 9,环境系统和居住系统次之得分为0.335 2和0.308 2,社会经济与支撑设施的状况最差,是系统间差距最大的城市,极差高达0.391 1.个别系统高质量发展,整体发展不均衡,应充分发挥优势、补齐劣势,实现高质量发展.青岛市的5大系统发展均衡,是人居环境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是系统间差距最小的城市,极差仅为0.099 3,各系统得分均值为0.549 5,处于较高水平.威海市是人居环境系统得分均值最高的城市,极差为0.296 5.虽然系统间差距较大,但各系统得分均较高,优势系统显著,全面高质量发展,如图6所示.

图6 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各个系统年均得分

2.3 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分析各项人居环境指标与其高质量得分的关系,基于 SPSSAU的相关分析,探究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将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主要受社会经济、居住空间、文化环境、医疗水平、生态环境、沟通交流的便利程度、就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以下从社会经济、生态与文化环境、沟通交流的便利程度与就业等方面具体分析.

(1)社会经济是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反映社会经济水平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人居环境高质量得分之间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并且6 a间相关系数最小值为0.826,因而说明人居环境高质量得分与该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加强滨海城市的经济承载力,是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宜居滨海城市的重要前提.

(2)生态与文化环境是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生态方面的指标绿化覆盖情况、公园绿地面积与人居环境高质量得分之间呈现出0.01或0.05水平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建设高质量城市生态系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义.人居环境高质量得分与人均教育支出之间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并且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799.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营造更加和谐的人居环境.

(3)沟通交流的便利程度与就业是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互联网、邮电、道路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其中,万人均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与人居环境高质量得分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相关系数呈逐年递增趋势.而人均邮电业务总量、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与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关性正在逐年减弱.互联网正在逐渐占据人们的生活,使沟通交流更便利.作为民生之本,就业能够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发展,人居环境高质量得分与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之间呈现0.01水平的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并且相关系数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 论

运用熵权法、相关回归等研究方法,计算了2012—2017年环渤海地区17个滨海城市的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得分,通过对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时间特征.从整体上看,2012—2017年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城市间差异呈缩小的趋势,第一阶段(2012—2014年)极小幅度波动,第二阶段(2014—2017年)加速增长大幅变化;从区域范围看,2012—2017年3个湾区的人居环境得分均波动上升,其中,莱州湾区是保持高质量发展典型,渤海湾区的得分上升趋势较显著;从城市范围看,沿海开放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特征较为显著,并对相邻滨海城市起到较强带动作用.

(2)空间特征.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区域分异性明显,表现出东优于西、南优于北的特征.整体“大双峰”与区域“小双峰”并存.“大双峰”是指整体上的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处于极值的“主峰”与“高峰”,“小双峰”是指在湾区内的“主峰”和“高峰”,是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城市.依据不同的优势系统,滨海城市分为4种高质量发展类型:人口优势型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支撑保障型城市、空间基础型城市.

(3)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主要受社会经济、居住空间、文化环境、医疗水平、生态环境、沟通交流的便利程度、就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加强滨海城市的经济承载力,是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宜居滨海城市的重要前提.建设高质量城市生态系统、文化环境,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沟通交流的便利程度与就业是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3.2 讨 论

本文运用熵权法、相关分析等对2012—2017年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机制进行了探究,对环渤海地区沿海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选取的指标以客观指标为主,尚缺乏反映人的主观情感的指标.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现实层面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在拟态层面的高质量有待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双峰滨海人居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双峰映辉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滨海白首乌
江苏滨海:让农民工吃下定“薪”丸
灵 山
滨海顶层公寓
Artist Prints Charms of West Lake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
滨海,中国航天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