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轨道交通工程风险控制浅析

2021-09-23程晨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施工工程风险分析轨道交通

程晨

摘 要:风险管理是定义、识别、评估和控制建设项目的风险。大多数铁路运输项目是地下项目。因此,有必要确保员工的安全,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将各种施工危害造成的损害,影响和损失降低到可持续的水平。但是,随着中国铁路运输的起步较晚,仍然存在各种风险。因此,加强风险控制是确保轨道交通项目顺利利用的基本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铁路交通工程的风险管理分析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轨道交通;施工工程;风险分析

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风险管理问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刚刚起步,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风险管理方面。例如,项目早期阶段的不完整设计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许多返工现象,有些问题并未在施工项目中揭示出来,而是出现在以后的工作中。但是,这些问题很以后再处理。另外,施工过程中的程序划分不明确,给施工过程中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不便。豆腐渣工程不断涌现,给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2 我国城市铁路建设的问题和成因

2.1 地质调查不足

我国有许多城市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工作,特别是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地质特征是地层边界不清晰,变化复杂,分层沉积物厚度大,地层粘度和密度不稳定。建造城市轨道时,通常选择用于设计的土壤层是低于地面4.5 m的部分,不少于22 m,这恰好是东部地区地质结构中最复杂的部分。在一个区域中可以有多个地层,并伴有潜水,死水,甚至是承压水。然而,由于复杂的环境和缺乏条件,目前我国目前的城市交通地质调查通常不能完全通过岩土进行调查。

2.2 施工引起的交通干扰

城市轨道建设是缓解交通拥堵的便捷手段,但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建设期间交通运输的整体运行。而且,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周期较长,一条路线通常为4至5年或更长。铁路运输网络将覆盖整个城市,尤其是市区。这给城市交通和市民的日常旅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 轨道交通工程风险控制策略

3.1 建立适合本地区的风险指数管理系统

目前,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才刚刚开始,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参与单位要参考各行业和各地区的相关法规和规范。但是,每个城市的地质和环境条件都非常不同,市区周围的环境也很复杂。当前监测指标的值很可能与每个城市的实际情况不符。这会导致控制错误并增加施工成本。制定通用指标控制值也是不可能的。应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和项目本身的实际情况,对所有监测指标值进行综合评估和制定。地表本身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和地质特征。因此,通过结合该地区的地质和环境条件以及从实际测量中获得的数据,可以对类似的区域项目的力和变形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可以提出并确定监测指标值并将其应用于未来项目。

3.2 注意主要风险源的管理与控制

为了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风险管理要求,必须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并且必须科学合理地预测项目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风险来源,并制定可行的管理和控制计划。项目对主要风险源进行专门的管理,分析和控制,对每个主要风险源进行专门的设计工作,并成立一个由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专门工作组,对主要风险源进行高密度和全面的管理。加强管理,对项目可能出现的检查进行定位和目标检查,建立相关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计划,严格监控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风险发生,并严格控制项目风险的发生。

3.3 明确各方责任,做好项目管理

为了顺利完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项目风险管理中需要建筑企业和设计监督机构的共同努力。其中,施工方应是轨道交通业务施工现场的工程风险第一负责人,并在发生风险問题后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和有效的风险管理计划。监理人员必须根据应急计划和风险管理计划的内容建立有效的监理规则,同时,建筑企业必须积极执行所有条约。应急计划;作为设计师,必须积极提供现场服务,以便每个高风险项目或关键过程的建设获得有效的技术支持,即审查施工计划并同时提出有效的建议,以应对现场变更问题等等。作为业主,必须仔细地审查建筑企业和参与企业制定的应急计划和风险管理策略,同时监督参与企业切实执行风险管理计划并有效执行应急计划。

3.4 建立综合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项目的集成风险管理系统通常可以包括子系统,例如项目风险评估,项目风险识别,项目风险响应和项目风险监控。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是对铁路运输项目过程中各个子系统的筛选,方法是通过该系统识别子系统中的风险,以找到相关的风险信息,并预测和评估风险的存在。在有效地掌握了风险因素的存在并分析了相关的定量和定性系统方法之后,可以通过识别风险的破坏程度,通过系统的综合分析,找到解决风险的系统评价模型和对策。对有风险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项目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项目执行计划,有效规避项目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建设的整体效率。

3.5 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基于城市共享和集成的标准电子地图,构建轨道交通风险管理和紧急指挥决策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同时更新动态,并建立完整的风险评估和紧急指挥数据库。将不断建立和完善。建立各种事故隐患和风险项目的监测数据,建立应急决策专家数据库和应急预案数据库,并及时更新数据,以确保数据质量和确保应急处理。定位和分析决策支持可以预先可视化。消防、安全、卫生等有关部门要与轨道交通风险通力合作,建立动态数据库,对机构和部门的资源分布有扎实的了解,提高应对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的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应急处理。结合了国家确定的方法,具有专家系统的基础数据和基于案例的方法。安全风险管理系统也是一种实用,可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整个城市轨道风险管理系统必须向相关政府部门进行预订。是一个接口,用于及时处理与地方政府部门的紧急事件处理相关的风险,并将其汇总为城市风险管理,紧急事件处理和综合命令的一部分,将其转变为模块的有机组合。

3.6 加强建材和机械设施管理

建筑材料和设备占建筑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因此有必要在施工前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监督,以确保符合适用的标准。必须在材料收据上签名,并必须验证其用法,以防止浪费材料并提高材料利用率。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制定使用设备的规章制度,以防止非专业人员的随意工作对设备造成损害。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对资源分配进行了优化,以确保每个单元都处于最大值。对材料和设备进行有效管理,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而且可以减少建设成本投资,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3.7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在管理体系中,有必要建立赔偿与处罚制度,加强安全施工培训,将规范施工与安全施工相结合,使施工人员能够注意事故中的安全问题。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可以预防和预防安全事故,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安全。为了确保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的完整实施,有必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建设单位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定期组织学习施工人员,树立良好的素质。只有开展项目管理工作,提高安全责任意识,才能有效地管理现场安全问题,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总体而言,参与轨道交通建设的建筑企业要实施相关的项目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系,应根据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实际管理要求,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管理水平。人力资源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将实现轨道交通建设的科学有效管理,并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素红,刘凯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安全控制方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1-3.

[2]吴敬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150.

[3]黄根辉.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8):1648.

猜你喜欢

施工工程风险分析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仪表自动化工程的质量控制分析
配电网工程的过程管控系统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