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六定义说”
2021-09-23侯为民
侯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会长。
从理论上来说,什么才是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看似简单,但又充满争议。仔细考察可以发现,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思想史上曾出现过很多标榜马克思主义的学派,尽管他们均自称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但却主张不同,观点殊异。当前,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完整的把握。在这一方面,程恩富教授在其所著《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应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六定义说”,为多层面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全面而又科学的见解。
一、围绕马克思主义定义的不同见解与分歧
围绕一种主义的定义所产生的最初争议,常常与这一思想体系的创立者有关。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但又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西方曾经兴起一股思潮,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相割裂。但通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这种观点不仅经不起推敲,而且也被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说法所否定。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恩格斯作为“第二小提琴手”所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巨大作用如铁一般的事实向人们表明,其工作他人无法替代,其贡献也无法撼动。因此,围绕这一问题所产生的噪音,很快就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不为人们所重视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同样涉及对其创始人思想的态度。在教条主义者和本本主义者看来,“马克思主义”只能局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论述,超越这一范围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按照这一思路,马克思主义只能终止于1883年或1895年,只能陈列于人类思想宝库里供人瞻仰,不能发展,更不能成为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凭着“思想和知识体系的陈列馆”式思维,认为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话才是马克思主义,否则就是非马克思主义,这显然违背了历史的真实。
肢解“马克思主义”和“用马克思来否定马克思主义”,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下定义时最易迷惑人的一个领域。特别是随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表,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热潮,使“马克思主义”被贴上了各种限定性的前缀,或者各种新的时尚标签。诸如“异化论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马克思主义”,乃至“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等,不一而足。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甚至直接断言说:“马克思没有得到人们的统一认识。我们根据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写出的书籍、小册子、论文和书信对他的著述做出什么样的说明,要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利益观点,因此,这些说明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代表‘真正的马克思’。”“人们对马克思的确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每一个研究者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认识马克思。”①按此高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就不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出发,而是取决于这一思想的研究者。由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统一的名词就被肢解了。
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比较容易达成共识的在于方法论层面。诚然,马克思主义首先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科学工具,即方法。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②但就此仅仅将整个马克思主义局限于方法,也是不妥当的。实际上,恩格斯强调方法时仅是着眼于世界观,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宏大理论体系。而从后者来看,世界观仅仅构成理论大厦的一个基石,而非大厦本身。当卢卡奇在《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中提出,衡量是否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准仅仅是方法,即是否坚持唯物辩证法时,他实际上只是指出了“硬币”的一面。而在“硬币”的另一面,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基本出发点。实际上,如果摒弃其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所谓的方法论也无从谈起。
不管怎么说,一个科学、自洽和统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定义,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名词被广泛认可,并化身为宏伟的社会实践,注定了其统一性的存在。海尔布隆纳在《马克思主义:赞成和反对》一书中,就特别强调存在着一种客观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一定存在可识别的同一性。”③他将共同点归结为四条,即对待认识的辩证态度、唯物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的看法,以及对社会主义的信奉,从而为完整地对“马克思主义”下定义提供了借鉴。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列宁曾经提出过一个经典的定义。这一定义是基于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俄国革命的实际需要,从理论斗争的要求出发给出的。应当说,列宁的定义对抵制当时流行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一定義仍然不够全面,而且也无法反映列宁之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继马克思之后,列宁进一步阐释了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新阶段和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而中国则依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探索出了另一条不同的新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转化同样应当归属于马克思主义范畴。这一点很好理解: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属于劳动人民大众的思想体系,必然会在人民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发展,显示出其生命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在21世纪中国的生动展现。如果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现实转化过程摒弃于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之外,只能意味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彻底背离。
二、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六个维度及其相关定义
与以往的定义不同,程恩富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应用研究》一书中,从主体性、学术性、功能性、价值性、立场性和交往性等层面,对如何正确定义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的论证。应当说,程恩富教授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六定义说”,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严密的论证和概括,可以弥补现有定义中存在的不足。
(一)主体性定义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当然离不开它的创立者。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④列宁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当然也包括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这意味着后人不能把自己的虚构、附加和片面解释强加给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体系也意味着它不能简单等同于马克思全部著作或言论的总和。正如儒家学说并不仅限于孔子和孟子,马克思主义并不专属于,也不会终止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而应在其后续者那里得到丰富和发展。
程恩富教授提出,在创新和发展主体层面,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并由后继者日益完善的理论体系。这一定义突破了传统定义的局限,在主体性方面体现了开放性。程恩富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以来,在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领袖和学者的研究、探索和努力下,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同时,各国也结合各自具体国情和世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本国化和時代化创新,尽管存在某些失误,但马克思主义及其各国化理论总体上推进了这一理论体系的拓展、创新和发展。上述过程是通过政界和学界两大主渠道、主平台来实现的,共产党领袖和马克思主义学者均构成马克思主义定义中的创立或创新主体,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就中国而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我国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近年来更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境界。程恩富教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中国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法学、生态文明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是正在发展中的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内马克思主义学者作为后继主体之一,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指引下,也在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干性和基础性学科领域继续积极丰富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
(二)学术内涵定义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习近平同志指出:“实践也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需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内涵。程恩富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仅仅被当作革命理论和意识形态,而要在学术内涵层面作为一种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而存在,这是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任何一种学术都是时代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它都反映着一定的阶级利益诉求。在此意义上说,不仅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为一种革命理论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讨论同一主题时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也蕴藏着其意识形态。不过,作为学术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最博大、最精深的。程恩富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内涵与以往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所持立场、观点和方法均是革命性的。在哲学领域,它体现为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社会存在决定论与社会意识决定论的本质差别;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它体现为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和资本的政治经济学、主张公有制和维护私有制的区别;在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研究领域,它表现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的分野;在文化艺术领域,它表现为无产阶级文化与资产阶级文化之间的对立;等等。
(三)社会功能层面下的马克思主义定义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于其所能激发强大的社会功能。程恩富教授认为,从社会功能层面看,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指导思想体系。它是无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改造旧社会和实现革命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不是无用之学或过时之学。程恩富教授指出,仅从《资本论》来说,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经济形态的论述就有几十处之多,阐述了该经济形态的所有制、按比例发展、经济计划、再生产、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分配制度、各类基金、农业与土地、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以及家庭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均继承和全面系统地拓展了这些思想,尤其是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核心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社会功效。
从社会功能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诞生伊始,就承担着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使命。程恩富教授认为,《资本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运行的概念体系,主要有劳动概念体系、资本概念体系、剩余价值概念体系等。这些概念和范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对如何尽快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资本论》中既包含着只适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理论,如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按资分配占主体导致社会两极分化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的理论等;也有适合任何社会的一般理论,如生产力的多要素及其关系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理论等;也有直接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用理论,如价值规律的基本内涵和实现形式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等;还有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需要拓展的理论,如把单纯市场调节扩展为市场与政府的双重调节理论等。
从社会功能的定义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资本论》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体系、规律体系、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均需要继续运用这一基本方法。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的关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难以适用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计划经济的话,那么,对于我们当前正在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十分精辟的科学论断。
(四)阶级立场维度下的马克思主义定义
马克思主义是服务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从来不讳言自己的阶级性,坚持劳动人民的立场是其鲜明特征。程恩富教授认为,从这一立场出发,马克思主义可以被定义为增强人民福祉、不断改善民生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原则思想体系。
从人民福祉层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目的的理论分不开的。程恩富教授认为,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目的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之一。它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最终的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攫取私人剩余价值或私人利润,获得资本增殖。在全球由少数人凭借利润驱动的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积累财富的同时,也使全世界多数人陷入相对贫困或绝对贫困。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类社会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和商品经济,实行全社会公有制、按需分配和计划经济的共产主义制度,才能彻底脫离非人性的生存竞争的动物界,实现每个人和整个人类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联合发展。
从劳动人民的立场出发,程恩富教授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则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所有人民的物质、精神和生态环境等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直接和最终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利润,生产新价值和公有剩余价值都是服务于生产使用价值,因此体现了民生导向性和“人民主体性”的生产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就是要坚持民生导向型生产目的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立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就是把增进人民福祉、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程恩富教授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定义
任何理论和学说在诞生之初都是研究者个人思想的产物,但同时它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罗伯特·索洛在《经济学中的科学和意识形态》中提出:“不论社会科学家的意愿如何,不论他是否观察到这一切,甚至他力图避免它们,他对研究主体的选择,他提出的问题,他没有提出的问题,他的分析框架,他所使用的语言,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⑤在社会科学领域,任何一种理论体系和方法论都有着强烈的或隐含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同样如此。程恩富教授认为,从价值观念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可以被定义为关于信仰和价值观的文化思想体系。
在人类历史中产生过各种各样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都是与其诞生时代相契合的产物。只有近现代以来,以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或主义作为标志的各种价值观才相继走上历史前台。这些价值观中既包括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宪政观、新自由主义等,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信仰和基本价值观才是科学和先进的。程恩富教授认为,从价值观层面对马克思主义下定义,前提是要摆脱西方社会科学强调“孤立的个人”的做法,坚持从“社会的个人”“全面的个人”和“共同体”观念出发,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美国的宾克莱教授就明确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一种价值学说,认为判断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坚持马克思的道德理想。他说:“马克思对于我们今天的吸引力乃是一个道德的预言,人们如果根据人类价值考察现在社会上的种种事实,然后根据自己的发现而行动,以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一切人都能变成更有创造性和更为自由的地方,这样我们就是忠于马克思。”⑥
从价值观层面看待马克思主义,需要联系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和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研判。程恩富教授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的信仰危机、文化危机和价值观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环境等各种危机的思想根源,这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正义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关于为人民服务和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基本宗旨的人生价值观,一直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正效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多层面性和丰富性,突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和幸福观。
(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性定义
马克思主义是第一个提出科学的社会交往学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学说系统地阐释了生产社会化导致的人类社会从民族共同体向世界共同体的演进,同时也强调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理念。基于这一思想,程恩富教授在国际交往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世界和平发展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思想体系。他指出,马克思对剥削社会的“虚假的共同体”观念进行了批判,对以不平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进行了有力的鞭挞。与一切资产阶级的社会交往理论不同,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自由人联合体”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共同体”的社会交往主张。
在交往层面上,过去存在一个普遍的误解,即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主张暴力革命。程恩富教授认为这是一种理论上的谬误。他指出,依马克思所见,和平方式和暴力革命方式都是处理国内和国际关系的手段和途径,应视不同的情况而灵活运用,并以和平方式为首选,而永久和平则是进步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当代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倡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构筑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交往和全球化思想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球治理、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它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着眼于推动建立新的文明秩序,超越了狭隘的民族国家视野,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类发展观和世界发展观的新贡献。
三、马克思主义的“六定义说”澄清了若干理论是非
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定义应当既能全貌性地反映其理论的体系化,也能体现其时代化气息和开放性活力。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广阔、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程恩富教授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六个定义,避免了以往定义中局限于某一领域的不足,能促进人们在理论的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认识。
以往人们在谈论当代马克思主义时,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只有共产党领袖的理论创新才属于马克思主义范畴,西方国家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则体现为学者的观点,国内学者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贡献则容易被忽略。程恩富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领袖使用的许多马克思主义新名词和新理论不断地被马克思主义学者所吸收,而国内学者的许多马克思主义新名词和新理论也不断地被领袖和党的文件所吸收。例如:1979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于祖尧研究员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1979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光研究员最早提出“缩小指令性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取向改革”的观点;1983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许涤新研究员最早提出“要重视环境和构建生态经济学”的观点;1984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杨圣明研究员最早提出“把效率和平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观点;1984年,复旦大学张薰华教授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中地租的必然性和土地有偿使用”的观点;198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最早提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运行和实现形式”的观点等,⑦均是如此。这种互动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
有人认为,中国不存在作为学术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只存在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这种观点显然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功能和作为政治教育的功能相混淆了,不利于人们发掘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真正学术价值。同时,它也易导致马克思主义退出一些重要的学术领域,在相关学科中失踪,在学术研究中失语和失声。为此,程恩富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客观上是由共产党领袖群体和广大马克思主义学者群体分别进行研究和发展的,两大群体研究的方法、特点和内容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前者可以指导而非替代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及其他社会科学相关学科,而后者既有独立的学术价值,也可以为前者提供学理支撑,二者互相探讨、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共同为繁荣作为一个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贡献各自的智慧。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只要一说到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只联想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种片面观点显然易于导致马克思主义在历史、文学、政治、法律、艺术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中失去应有的指导地位。为此,程恩富教授指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的划分,是因应杜林在三个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发起的批评和挑战,并为列宁所沿用。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绝不只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恩格斯依据马克思写的《路易斯·享·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执行马克思的写作遗嘱而撰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便是标准的人类学和民族学著作。该书和斯大林的《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相关经典论著,客观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学和民族学。此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或集中或分散的论述,已经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伦理学、法学、军事学、国际关系学等基础理论,这些均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范畴体系、话语体系和方法体系建设,对学科设置、教材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中,有一种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务虚而不实用的理论,只能进行宏大叙事而不能应用于指导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太远,与创业就业、收入分配、住房居家、社保福利、婚姻家庭等民生和福祉问题无关。程恩富教授将对人民福祉的追求纳入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中,纠正了在这一问题上的谬误和歧见。他指出,所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产党领袖,以及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民生和福祉问题上均有前后继承、与时俱进的大量理论性和方针政策性的论述,并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我国当前现实中,其突出体现就是“中国梦”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善民生就是发展”以及共同富裕原则的确立,具体化来说就是我国在扶贫、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休闲、安全、分配等民生提升方面的成效。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民主、博爱、自由、法治、人权等概念本身是历史的阶段性产物,最初只是被资产阶级作为反对旧宗教、封建旧势力的工具,并具有资产阶级所特定的内涵。但一些人却将其视为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程恩富教授为此指出,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学者也不会承认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法治、自由、人权,与奴隶制、封建制的性质和特征是共同的。立足于程恩富教授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层面定义,可以看出上述观点完全遮蔽了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等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主义中,其实质和内涵的巨大差异或对立。将这些范畴普遍化、永恒化实质上服务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需要,而无益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最后,关于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只需要发展好自己的事业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更多地承担无产阶级的国际义务。针对这种观点,程恩富教授认为,当代世界还存在着两种制度的激烈竞争,为了世界无产阶级的事业,当前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应加强交流、合作和互鉴,而不应“唯我独马”,轻易互相指责或公开论战,进而影响学际和党际关系。即使涉及某些马克思主义还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大是大非理论,也应加强内部讨论或争论,而不宜公开进行党际论战。这一观点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探索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注释:
① 赖特·米尔斯:《马克思主义者》,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1页。
③ 马伯特·L.海尔布隆纳:《马克思主义:赞成和反对》,马林梅译,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
④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80页。
⑤ R.M.Slow, Science and Ideology in Economics, The Public Interest,no.21,1970(fall):94-107.
⑥ 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马元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6页。
⑦ 程恩富:《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2009年第1期。
(责任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