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材管理的降本增效措施
2021-09-23吴云梅
吴云梅
摘 要:本篇论文针对在目前航空形势下,对航材管理的影响,如何进一步降低航材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通过本篇论文可以看到,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科学管理的方式来降低航材成本。
关键词:航材;管理;AOG
1 绪论
2020年初,全球航空业遭受重创。面对国际航线骤减,国内航班恢复缓慢的困局,如何应对变成了各大航空公司的头等大事。航空公司最大的现金流之一就是:航空器材。此时的航材管理部门也在积极思考如何降本增效。
2 航材管理中的降本增效机会
所谓的降本增效,就是在创造更好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投入成本。把降本增效作为管理的机遇,充分发挥好管理优势,将各项成本做到极致,做到向管理要成效,以管理促发展,才能依靠降本达到增效的目的。
航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能有效实现降本增效的是: AOG器材的管理。
AOG:“Aircraft On Ground”,中文译为:“飞机停场”。AOG是飞机维修领域的专业术语,意指飞机在运行中发生了严重的问题或故障导致飞机无法放行而必须停场排故的情况。
面临AOG的航材项目包括:(1)通过远程诊断等方法确定的飞机执行完本次航班后即停场类航材。(2)MEL“A”类航材,或不能再延期的MEL缺件航材。(3)影响定检飞机按时出场的航材等。
3 AOG器材管理的降本增效措施
首先要把航材保障观念从减少飞机停场(AOG)转变到减少资金投入上来。传统上认为不发生AOG、减少保留故障就是航材管理最好的表现。而航材储备量与保障率的关系符合泊松分布正态曲线,在合理库存时要增加保障率将增加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保障率由95%上升到97%时需增加资金投入3倍,因此,为了避免AOG而追求保障率将造成大量的资金积压,直接减少航空公司现金收益。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建立合理的库存,将保障率控制在一定的水平,这必然要导致AOG的出现,因此要承认合理的AOG。从国际上看, AOG已经被认为是航空公司的一种正常现象,不能规避合理的AOG。
其次是着手研究减少和解决AOG的办法:降本增效要得到更好的落实,就要将行动深入到日常工作中,做到细微之处见真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收集生产需求信息,结合库存送修等情况与生产部门协商解决方案,以实现用最小的费用达到需求保障。而不是单一的通过AOG订货或向第三方购买来解决需求(这两类解决方式是费用最高的)。通常在保障适航、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从停场飞机或定检飞机上串件、办理保留等待次日解决、离位修复、紧急催修催货等方式。
第二:将降本增效方式方法思路深入人心:每天早上由专人负责咨询前一个AOG值班同事,是否有节约费用的项目,下班之前会提醒当天AOG同事,落实需求时间,落实航班情况,多采用催修、串件、借新还新等方式解决AOG需求。
第三: “挖”出效益:努力挖掘内部潜力,盘活资源、变废为宝,才能把效益“挖”出来。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将生产需求分为:航线(表1)和定检(表2),分別与生产部门建立共享平台,将需求和处理方式共享,首先便于需求单位根据航材到货情况安排生产。其次也便于计划员监督领用情况,较少库存积压 。
第四、“改”出成效:将价值高,使用频率高的器材,单独分析,与生产、技术沟通,力争通过别的方式解决需求。以下以某航空公司为例(器材件号做了改动)。
经查询历史数据:飞机上的空调盖板组件:2015875-1和2015875-2价值较高,更换频率高,经了解是因为该件上的缓孔扩大,导致无法安装,每次都是将此盖板丢弃,更换新的,考虑到盖板价格较高,与技术工程师一同通过精益项目的开展,自行在翼修复,如图1:修复后,缓孔变小可以直接安装。不需再领用新件,节约了成本,提高利用率。
第五、提高航材共享意识:航材互援能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单方库存,增加整体库存利用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是航空公司之间的互援。更重要的是航空公司内部自己的各大基地或分公司之间的互援,内部之间的航材调配,可以大大减少航材订货,提高航材利用率。
降本增效看似无从下手,实际上触手可及。降本增效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理念,是我们全体员工潜意识里的节约理念。要实现降本增效,就要转变思维,实现由“要我节约”到“我要节约”的根本转变。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形成人人乐于节约、自觉参与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降本增效这项长期性工作中,不仅需要转变航材管理观念,树立航材共享意识,还需要我们从各个环节加强航材成本控制,加强航材管理评估,用科学的态度,以科学的方法,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参考文献:
[1]陈良猷.生产管理系统工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2]吴斌.航材仓储与航空维修企业成本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0(18):90-91.
[3]张素琴.浅谈航空器材标准化管理[J].科技视界,2012(28):1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