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商业圈交通拥堵研究
2021-09-23窦丽莎,赵海龙
窦丽莎,赵海龙
摘 要:全面分析了城市商业圈交通拥堵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的商业圈交通拥堵优化策略,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潍坊市新华路佳乐家商圈的交通组织及交通管理中。
关键词:商业圈;交通拥堵;优化策略;交通组织
0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拥堵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在中心城区区域性交通拥堵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交通枢纽为主的“站圈”,商业密集区为主的“商圈”,医疗结构为主的“医圈”,车流、人流、物流比较集中,交通通行压力超出了道路实际通行能力。商业圈是人民生活活动的重要区域,也是城市交通拥堵的重点区域,解决“商圈”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剖析交通拥堵原因着手,提出了一系列的交通优化策略。
1 商圈区域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1.1 交通需求快速增長
城市不断向外扩张,而城市居民出行活动半径较小,增长幅度低,未随城市的发展建设向外扩散。小汽车的拥有量快速增加,在机动化进程上,汽车保有量级数增长。小汽车的使用频率仍居高不下,居民对小汽车的依赖越来越强,小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加大了交通压力。
1.2 道路网结构不完善
路网级配不合理。城区均质方格路网的结构问题较多,道路体系级配失调,向上缺少快速干道构建骨架,向下层次的次干路少,支路严重不足。由于快速路体系缺失,次干路、支路供应严重不足,内部循环难以打通,路网运转效率低下,跨组团联系通道难以支撑长距离出行,内部道路的车速也难以进一步提升。
1.3 停车供需失衡
备案泊位供给远远不足,总停车泊位缺口量较高,公共停车场建设严重滞后,缺少独立的公共停车场,既有公共开放停车设施也未得到充分利用。另外,大量停车需求只能通过非法停车等途径解决,严重影响道路通行和居民出行安全。
1.4 公共交通难以适应需求
受私家车、公共自行车等方式冲击,公交优先性不足,难以参与竞争,公交不能有效分担出行需求。线网布局的不合理和线路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制约公交服务的提升。公交占用非机动车道上落客,而公交停靠位置又经常被路边停车占用,导致公交车在行车道停靠上落客,而部分非机动车受公交停靠影响,绕行到机动车道,交通秩序混乱,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1.5 慢行交通秩序混乱
非机动车道划线不连续,道路上无划线,且非机动车道被路边停车、公交停靠、出租车上落客等占用,缺少连续性,非机动车经常需要绕行至机动车道,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仅为划线隔离,机非干扰较大。行人过街设施设置不合理,且未设置信号灯,高峰时段行人过街量较大,行人与机动车冲突严重,干扰机动车流的连续通行。
1.6 交通管理不到位
现状城区交通管理还停留在交通工程管理阶段,仅关注对路段和路口的处理,系统性疏堵措施并未形成。干路优先通过能力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支路路网密度和连通度不足,许多背街小巷受封闭小区影响成为内部道路,无法参与城市路网组织。
2 商圈区域交通优化策略
2.1 完善道路网系统
建议利用现有道路空间,打通周边支路,形成完整的指路王,并结合商圈内部道路设置成单向的微循环系统。同时将商圈的出入口设在支路上,降低进出车辆对城市路网的交通影响。远期考虑,加大快速路建设,形成主、次、支道路级配比合理的路网结构。
2.2 停车组织管理策略
商圈按照建筑面积按照要求配建足量停车位,因停车位不足造成的车辆入口占用市政道路排队,给道路正常通行造成较大影响。针对此现象,建议适当增加停车供给,并通过设置合理的停车收费标准来提高车位利用率。增加停车诱导设施,禁止车辆占用虞河路道路空间排队。在商圈选址合适位置,建设立体停车楼,增加车位供给。在保障停车位充足的前提下,还要优化商圈内部交通组织,合理引导交通流,对停车场进行便捷有效的使用。
2.3 公共交通优化策略
空间上的优先,设置公交专用道和公交快速系统建立公共交通多层级系统,满足不同交通需求。商圈周边公交线路较为密集,站点布设多,往往存在站点设置长度不足,导致多辆公交同时进站时形成排队,影响道路通行。公交占用非机动车道上落客,而公交停靠位置又经常被路边停车占用,导致公交车在行车道停靠上落客,而部分非机动车受公交停靠影响,绕行到机动车道,交通秩序混乱,存在极大安全隐患。采用“小站点密布局”的方式,解决公交车集中停靠造成交通拥堵问题。
2.4 慢行交通优化策略
在交通发展的同时,应注重慢行出行者的出行体验,即突出街道的价值,利用建筑退界和道路公共空间整合,服务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整合等精细化设计,促进道路交通空间向公共活动空间转变,实现交通元素与城市空间、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将单一的交通与多元的公共设施结合,形成多元化的开放街道,并通过增强公共场所,提升城市魅力和激发经济活力,提高交通整体出行的服务质量,提升交通运输的服务品质,适应城市品质提升的要求。
2.5 交通组织优化策略
在核心地区与主要道路上,内部的交通压力需要进一步缓解,应建立单行系统,充分挖掘路网空间,增加地区整体的通行能力。通过渠化交叉口,增加节点通行能力;划定限行区域,缓解内部交通压力等,都能有效提升路网通畅度。
3 新华路佳乐家商圈案例分析
3.1 现状问题分析
(1)佳乐家三个机动车进出口分别在新华路占用非机动车道设桩用于进停车场车辆排队致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通行;(2)因机动车排队与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通行,导致公交车无法进站而占用中间机动车道上下客,单向三机动车道仅剩一条车道供机动车通行;(3)人行过街与机动车冲突严重,严重影响新华路的道路通行能力;(4)人行横道、公交站点、机动车进出口相隔太近导致相互干扰。
3.2 优化改善措施
(1)建立地下非机动车专用停车场或将非机动车停车场迁至院内,改造门前广场,进出地下停车场车辆在广场排队;(2)建设新华路过街行人设施,减少行人与车辆冲突;(3)建设立体停车库,满足停车需求;(4)强化交通管理,新华路(东风东街-胜利东街段)路测一律禁止停车;建立停车诱导系统,将车辆引导至附近公共停车场;加强执法力度,提高非现场执法水平,重点针对路边停车、占用公交港湾等。
4 结语
解决城市商圈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商圈特点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力求有效改善交通状况。结合新华路佳乐家商圈,对研究成果进行运用。
参考文献:
[1]郑斌斌.逆行影响下的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7.
[2]李涛.城市中小学门前道路交通拥堵对策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20(5):117-119+122.
[3]李量.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综合交通改善方案的研究——以四川南充市核心城区交通改善为例[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2):88-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