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河流绿色生态航道探索
2021-09-23何先贵
何先贵
摘 要:我国福源辽阔,山区河流资源丰富,山区河流是指流经山区或者是丘陵地带河流,河流往往面积较广,深入到山区内部,具有很丰富的现实价值,包括矿产资源、林木资源等,同时,交通水运具有低费用、大运量、高环保等优点,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因此对山区河道进行整治,提高运力,提倡绿色原则,促进绿色交通出行,有利于我国国民稳定生活,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航运发展也能促进我国交通进步,提高生产力,使得山区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本人作为水运行业从业人员,对山区河流绿色生态航道进行探索,对航道日常养护工作中如何做好绿色生态进行探讨,指导今后工作。
关键词:山区河流;航道绿色生态;探索
0 引言
水运交通具有高环保、低费用、大运量的优点,特别是山区河流,在陆路交通不够发达的年代,投资少、发展快的水运交通成了首选。因为山区河流地形复杂,水流量变化大,不同水流条件会影响山区河流航道设置,在整治时要考虑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相关要素,包括洪水、泥石流、淤沙等自然变化,以及人为破坏所产生变化,航道水流惡化会对整体航道产生破坏,要定期对航道维护尺度和航道演变进行检测,及时掌握航道演变情况,以便及时对航道进行有效整治。随着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山区河流航道事业发展面临变革,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前提下,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红线,在航道日常养护工作中探索发展绿色生态航道,达到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满足环保要求的目标。
1 山区河流航道整治原则
1.1 绿色生态
山区河流绿色生态航道发展要遵循相应原则,遵循生态原则,符合河流动力学,对于不同航道性质选择适当措施,根据流速和流量来设置航道,科学择优航道,避免出现河段水流恶化情况。稳定的航道,是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生态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能为区域内动植物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经济活动对生态的影响,进行整治过程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整治和生态有机结合,逐步发展绿色生态航道。
1.2 可持续发展
当前航道绿色生态发展的工作重点是在不改变航道维护尺度和水文条件的前提下,对不满足航道发展的区域进行整治,在统筹规划时要考虑航道可持续发展,涉及多个部门的,应做好协调工作,保证航道整治后效益能够提升,既符合当前经济发展规律,又满足绿色生态发展要求,发挥航道优势,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2 山区河流绿色生态航道探索
2.1 明确生态目标
首先是防洪防冲目标。进行航道治理措施时要进行防洪防冲,确保满足航道维护尺度要求,同时不影响航道生态环境。整治建筑物结构安全稳定,既确保航道安全,也确保周边生态稳定,不至于被洪水破坏。其次是水土保持目标。一些山区中小河流航道养护,特别是航道应急抢通时,会造成水土流失,危害当地生态环境,因此水土保持目标是重中之重,在目标计划中,要促进动植物丰富性,保证植物多样性,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同时因特殊情况航道需要改道时,要对当地植被也要加以保护,不可在河岸两侧进行农田种植,避免出现水土流失,保证实现水土保持目标。再次是水生物多样性目标。航道整治建筑物所形成区域,会影响部分水生物的生活和繁殖,同时也为部分水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繁殖地,因此,该区域尽量不封闭,保证进出通道,与原有地形地貌相似,保证水生物的多样性。最后是景观休闲目标。景观休闲目标设立可以有利于当地经济不断发展,自然资源是大自然宝贵财富,可以用来进行盈利,在进行河道设施时可以根据当地风光建造人文景观,利用丰富水资源,在维护生态性原则条件之下,设置旅游资源,实现景观休闲目标,既满足人类亲近大自然需求,又实现绿色生态发展。
2.2 维持原有河势
为了符合航道绿色生态理念,航道养护时最大限度保持原有河势,是最简单有效的措施。维持原有河势,能因势利导,卸掉洪水冲击力,降低对整治建筑物的破坏,减小对航道内生态影响。自然状态也能够保持完善,河道蜿蜒曲折,以往总是采取裁弯取直方法,会使水流状态发生变化,导致某些河道部分出现过急或者过缓情况,不利于航道运行,也影响水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保持河道原有态势,最大限度保证大自然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维持原有生态系统。
3 整治建筑物养护措施
3.1 叠砌大块石护岸
山区资源丰富,叠砌大块石护岸能够为生物提供生活和繁殖条件,采用叠堆护岸有很多优点如造价较低、工程速度快,有利于河岸河道体系整体维护,在水下进行施工时,也可以进行堆砌大块石护岸,价格较低,河流和大地之间水循环能够继续维持,有利于提供动植物生长环境,河道体系保护可以采取粘土直接堆砌,也可以采用低渗透率进行堆砌,可以保证水透气性,同时加固方法较为简便。航道疏浚作业主要在枯水期河道水流较浅时进行,作业面基本无水,河床为砾石地基,承载力较大,以便施工机械进入河床作业,通过机械进行河道疏浚和扩建,为保证后通道旱地的疏通和排水,沿河道排水口纵向填筑,引导水流通过外侧,为机械化建设创造条件。
3.2 格宾石笼护岸
在进行山区河流绿色生态航道开发过程之中,为了加固整治建筑物,可以采用格宾石笼进行治理,高渗透率和绿色环保原材料,有利于生态景观监护,同时降低工程所消耗资金,护岸具有不易断裂特点,可以利于生物栖息,不会破坏当地环境,同时在设计时可以应用的范围较为广阔,可以用于护脚、护坡等部分,水下施工也较为简单,柔韧性较高,可以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辅相融,维护绿色发展原则,适应地基变形力,利于生物栖息,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之中采取此种方法。在航道整治中,格宾石笼用于支撑施工。施工必须遵循以下安装原则:形状规则,实心平直,垂直面板的所有上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保证盖板的边缘能与面板的上水平边缘磨光。填石要遵循以填石必须密实,倾斜平顺原则。
3.3 干砌石整治建筑物
干砌石整治建筑物工艺成熟较早,因施工技术简便,原材料取材方便,维修简便等优点,被广泛使用。这种方法施工操作人员掌握较快,对整个河流生态环境也不会造成过大影响,能够维持当地生态环境,利于草木植物生长,同时河流自净能力能有一定程度提升,在水生态维持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取材也可以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就地取材,避免搬运工程,降低运输成本,经济价值极高。整治建筑物的存在,会形成坝田或相对静止的水域,对植物的生长和水生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环境,生态价值也能够得到体现。部分对生态功能存在明显缺陷的地方也方便进行功能性修复和局部改善,对航道和生态影响较小。做好工后管理和保护工作,作为中小河流治理的薄弱环节,管理人员要积极争取养护资金,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确保整治建筑物满足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保障中小河流航道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山区河流航道进行绿色生态发展时,保证航道养护更加符合绿色生态原则,在设计阶段要考虑绿色生态功能,在恢复河流生态环境前提下,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整治建筑物维修时,在保持原有功能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生态功能,保障生物多样性和考虑水生物的特殊生活环境,就近取材,因地制宜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养护措施,才能够真正使山区河流绿色生态航道取得更大突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必伟.生态型防洪治理技术在山区河道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16):118-119.
[2]吉同毅.粤北山区大田头水治理工程的生态景观设计[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142-144.
[3]刘枝华,郝军.浅谈济南南部山区生态保护现状与规划建设[J].山东林业科技,2018(1):111-113.
[4]于坤烁.山区河道生态治理体系的建设思路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9):71-73.
[5]JTS/T 320-6-2021,内河航道绿色养护技术指南[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