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媒体融合视角下的纸媒产品创新

2021-09-23梁灿

新闻潮 2021年8期
关键词:纸媒融合创新

梁灿

【摘 要】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新传播方式、新技术革命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媒体创新呈现出新的动向。文章围绕《南国早报》的一系列融媒体创新产品,提出纸媒创新发展思路,为报业的同行提供转型参考。

【关键词】纸媒;创新;融合

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是传统纸媒共同的课题。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南国早报》将“纸媒产品创新”与“媒体融合出彩”结合,开创性地推出报界的一米长卷,使产品呈现、活动创新、整合推广以及线下执行实现“四维立体”整合,充分利用媒体独有优势,通过采编与经营联动,文化创意与技术护航,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产品创新,纸媒自身蝶变

在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盈利模式、商业模式一直是主流媒体在持续探索的主要内容,在向内挖掘潜能上,《南国早报》在广西媒体中先试先行。首先进行了改版,原创质量有了新提高。《南国早报》于2020年2月24日全新改版,实现定位更精准、内容更精彩、版面更精美。同时,对版面做减法,内容做加法,做到每月一个大型策划、每周两三个中小型策划,全年累计策划新闻专题近百个,体现了“广西最大的民生新闻工厂”这个核心竞争力。其次推出不同的纸媒产品。形式上分特刊、长卷、彩色报纸,纸张上从铜版纸到双胶纸和高白纸,打破读者对于传统媒体单一纸张的认知,使报纸成为一种时尚的读物和产品,在市场上形成话题效应。报纸产品将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推出一系列新型文创产品,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特别是进入智媒体时代后,《南国早报》加大创新步伐,将AR等科技元素、先进印刷技术、潮流文案创意进行智慧融合,不断推出领先广西同业的融媒体产品。2020年以来,《南国早报》利用自身特有的平面媒体优势,推出一系列融合AR技术的一米长卷融媒体产品,凭借三个“首先”成为广西报业在深度融合发展中的经典创新案例:广西首创一米长卷,耳目一新的传播形式受到包括读者、客户和行业主管部门在内的社会各方的高度赞扬,还引发读者收藏热潮,“一卷风靡全城”;首度融合“AR+VR”,通过新技术的植入打破报纸的局限,实现平面阅读和立体影像的无界转换;创多个行业首次融合,包括广西金融、物业管理、房地产、文创等在内的多个领域,通过新颖的长卷宣传形式,打破以往的传统传播模式,打造出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群众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产品。

在产品上的创新还体现在色彩与时尚的引领上。《南国早报》开创性地将2020年春尚大典的活动打造成为广西潮流行业的风向标。首先在色系上,选用紫色,整个活动现场布置融入强烈的VI设计元素;其次将活动环节以及客户参与都进行有意识地引导,呈现时尚性、科技感的文化盛会;最后在媒体呈现上,当天特刊采用全紫色轻涂纸印刷,打造了全国首份紫色都市报,轰动广告市场,报纸出街后即售罄,广受读者好评。

二、用好文化DNA,做足创意文章

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媒体可谓具备天生的“文化DNA”。在推出一系列策划活动时,《南国早报》将文化的挖掘、宣传放在了首位,也在各行业创造了数次“首个”。

(一)首个手绘水墨画长卷

2020年5月29日,《南国早报》联合广西保利置业,推出“江山如画 壮美绿城”4连版长卷,呈现了广西首府南宁的新名片——邕江一江两岸的亲水工程建设,关注邕江新面貌、歌颂美好新生活。此外,长卷上还手绘了邕江繁华地段的地标建筑,展示保利在南宁精心打造的3个项目,并以“天赋江山 世界领航”为主题,邀请为城市默默奉献的英雄与市民,乘坐直升机飞跃邕江。这是广西首张双胶纸无接缝一米长卷报纸,既展示了邕江之美,也凸显了品牌文化。精美的一米无接缝长卷,在创新纸媒内容表现形式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纸媒给读者的“老印象”,使读者眼前一亮。同时,《南国早报》还在微信公众号上,以卷轴徐徐展开的新颖方式,在新媒体上发布了这张长卷。“两手掌握不了,一屏都装不下”,这张一米长卷的推出引发读者收藏热情。

(二)首个证券投资期货长卷

2020年6月22日,《南国早报》联合广西证券期货基金业协会,推出“倡导理性投资 护航美好生活”4连版一米长卷,公布广西合法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名录,提醒投资者选择合规投资机构,远离非法证券期货陷阱,并就广西投资者保护和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介绍。这是广西证券行业首次以长卷形式进行投资者保护宣传,获得行业主管部门和投资者高度认可,被业内视为一份值得收藏的“投资宝典”。长卷推出后,被广西所有证券和期货经营机构放在营业厅内展示并供投资者取阅,取得了极好的传播效果。

(三)首个物业龙头企业长卷

2020年7月31日,《南国早报》联合广西建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推出广西物业管理行业首张一米长卷,结合AR技术展示广西物业龙头企业风采,记录建凯物业深耕广西十五载中,在十七城打造的一个又一个精品力作,同时也弘扬了南宁“能帮就帮”的城市精神。在这份长卷中,读者通过AR扫描,可以观看建凯物业15周年庆典视频。插上AR的翅膀,动起来的报纸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趣味性。

(四)首个国潮风手绘长卷

2020年6月,《南国早报》为展现新时期邕江的新景致新气象,启动“江山如画 秀美邕江”大型人文策划活动,以古诗词文化代表“风”“雅”“颂”三部曲为序列,追溯千年邕江灿烂文明,重新挖掘邕江水系经济价值和人文典范。整个策划,《南国早报》组织了“坐游轮看邕江巨变”大型公益活动,特邀旅游规划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体验邕城之美,邕江之魅。策划退休公务员“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参观考察行,让昔日的政府一方要员现场感受邕江巨变——曾经人们手挑肩扛御洪水,如今铜墙铁壁卫家园,充满了强烈的今昔对比和浓郁的人文情怀。

2020年10月16日,作为系列报道的高潮,《南国早报》创新性推出了“手绘一米长卷”,首次同时应用“AR+VR”技术,打破二维与三维的界限,实现平面阅读和立体影像的无界转换,让报纸轻松与移动端屏幕形成联动,创造了纸媒表达的更多可能性。为了对南宁母亲河——邕江进行多维的立体展现,策划小组联合电影《哪吒》的南宁本土插画师,创作了以南宁地标和邕江美景为主要场景的国潮风手绘长卷,并使用手机AR技术,将多个视频插入画面的南宁地标中,手机扫描地标图可观看视频,动态领略南寧地标魅力。同时,派出摄像人员高空俯拍包括邕江源头在内的11个场景,融合新媒体VR技术,人们可720度高空俯瞰邕江沿江美景。长卷面市之后,新媒体进行二度创作,制成微信和客户端推文,拍摄成短视频,在《南国早报》客户端、官方微信、朋友圈、视频号等《南国早报》全媒体矩阵立体传播。本次邕江专题活动走出了“平面”和“屏面”,直接参与人员约600人次,通过观看现场播报和微信推文间接参与人数达到约30万人次,受众的参与感、体验感和互动感极强。

(五)首个通信运营商长卷

为庆祝2021年“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南国早报》推出主题为“5G绘新篇 出彩看移动”的一米长卷。长卷正面以“向光而行——智绘广西、智绘网络、智绘生活、智绘百业、智绘未来”五大板块,全面展示广西移动的各项5G硬实力;背面则以“5G绘新篇 出彩看移动”一米形象画面,大气磅礴地呈现企业作为行业领导者的品牌形象。

这是通信运营商在广西推出的首个一米长卷。移动长卷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长卷AR、短视频的配套服务,也为长卷宣传提供了不少助力,得到了委托方的极大认可。

三、技術亮点,打造融媒体“样板工程”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南国早报》的一米长卷属于纸媒呈现方式的创新产品,它不但在内容叙述和表达方式上大胆创新,在呈现上也加入了新媒体技术创新因子,是融媒体技术创新的产品,成为《南国早报》2020年、2021年较受读者和市场客户欢迎的创新产品之一。一米长卷在技术上的创新主要有三大亮点。

(一)“平屏互动”无界限

《南国早报》一米长卷与腾讯公司合作,长卷植入创新的AR技术,实现纸媒到新媒体的“平屏互动”。例如,2020年7月31日发行的《广西建凯物业15周年一米长卷》,就植入了AR技术,读者拿到长卷后,打开手机QQ扫码,选取AR技术功能,扫一扫长卷版面上的制订区域,手机即跳出建凯物业庆祝15周年的视频画面;《南国早报》与广西北部湾银行联合发布的一米长卷也采用了AR技术,读者只要扫一扫广西北部湾银行在中国—东盟金融城的总部建筑,手机就会跳出建筑的航拍视频。AR技术的采用,在一定程度弥补了纸媒只有文字和图片的呆板,迎合了市场上的短视频风口,丰富了纸媒的呈现手段,对读者和客户都是一种新的阅读体验。

(二)纸媒长卷和微信长卷的相互辉映

《南国早报》发行一米长卷的时候,为了打造立体传播效果,在微信上也开发了微信的一米长卷技术。一米长卷纸质版发行当天,《南国早报》官方微信同步呼应,头条微信推送电子版的一米长卷。官微粉丝只要点击微信推送内容中的长卷按钮,一米长卷的电子卷轴在手机屏幕上徐徐打开,呈现更加生动的电子版长卷内容。这样一种纸媒版面与电子媒体版面的相互呼应,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传播的是同样的内容,迎合不同领域的读者,达到了一种融合的立体传播效果。

(三)线下时尚元素与纸媒产品的技术融合

普通人印象中,纸媒在新媒体高歌猛进的时代,已经成为一种守成的存在。《南国早报》一米长卷的出版,坚决打破这种老旧的印象。在长卷出街当天,由《南国早报》形象代言人或者时尚模特,拿着一米长卷在商场、地铁、风景区各种场合拍摄时尚大片(图片和视频),然后通过纸媒版面、微信推送、朋友圈、视频号广泛传播,传统媒体与时尚元素的结合,不一样的融合呈现,让人眼前一亮。

2021年6月24日,《南国早报》与融创中国联合发行的《世界旅游城 欢乐甲天下》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一米长卷,在拍摄视频的时候就别具心思:模特在街头拿着纸质长卷阅读,走过斑马线上,镜头从南宁“穿越”到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现场,通过视频拍摄技术呈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阅读享受,纸媒产品在这种延伸传播过程中,成为一种时尚元素的传播工具,从纸上跳跃到现实,这种视频技术呈现带来了更生动的二次传播效应。

从2020年5月开始发布第一张一米长卷,到2021年6月,总共发布了9张一米长卷,《南国早报》一米长卷产品实现了文化创意、内容和广告营收的多赢,归根于它是一种坚持纸媒面孔,采用新媒体技术,结合线上时尚发布的融媒体产品,取得了立体传播、全媒体传播、文化传播的极佳效果,是融媒体产品的一种技术创新。

四、纸媒产品创新的策略

在《南国早报》的融媒体实践中,大胆创新的一米长卷产品在各行业客户群中深受好评,但是也同样面临了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首先,随着纸张成本的不断上涨,采用80克双胶纸印刷的长卷,面临着成本的压力。发行越多,成本压力越大。其次,为了兼顾广告客户需求,追求硬广的直白,造成内容的缺失,弱化了长卷的创意“生命”。

在实践中,南国早报尝试了多种办法加强创新,延伸长卷产品的生命力。

(一)通过定点发行来精准获客

一米长卷的纸张成本比一般新闻纸高,为了降低纸张的成本,在一些行业的长卷产品发行中,《南国早报》通过减少无效发行,利用积累的读者数据和受众特点,针对特定区域或者特定群体,进行定点发行,达到精准传播,让客户能够精准获客。例如,在个别地产行业长卷,针对高端楼盘需要获取的客户群体,在特定的青秀区、五象新区等相对高端的社区定点发行,精准到位,效果更好,也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二)不拘一格大胆突破纸张“边界”

在长卷产品推广的实践中,可以发现一米长卷的长度和宽度有着比较好的阅读体验,因此《南国早报》多张长卷中一直坚持使用这个长宽规格。但一些客户由于产品的特殊性,为了追求更方便地阅读,呈现更真实的产品,需要更大更宽的版面。例如,在与南宁市青秀区合作的创意生活节推广中,《南国早报》原计划使用一米长卷浓缩青秀区主要的景区手绘图,给市民提供一幅打卡青秀的出游长卷。但在创作过程中发现,一米长卷无法准确容纳青秀出游地图。最后经过权衡,改为使用日报格式的“加宽加厚”长卷产品来呈现,大胆突破纸媒纸张的限制的做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最终的产品获得了客户认可,青秀区旅游打卡地图长卷产品在创意生活节中大受游客好评。

(三)产品设计强调内容为王

更新内容创新形式,利用更新颖的创作方式去革新长卷内容,让长卷内容更出彩,使传播中具备文化内涵气质,让长卷有“面子”也有“里子”。例如,2020年5月29日联合广西保利出版的《江山如画  壮美绿城》,就是联合知名画家将邕江两岸山水胜境以水墨画的形式泼墨呈现;10月16日发行的《江山如画 秀美邕江》邕江一米手绘长卷,是年轻手绘师的手绘作品在长卷上的呈现;2020年12月5日《南国早报》出版的青秀旅游打卡地图,采用的是漫画形式充实长卷内容,呈现方式也别具一格。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长卷以摄影、绘画、卡通呈现等各类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展现,长卷内容更好看,更精彩,同时更具备了收藏价值。

(四)未来发展加速技术迭代

目前长卷大部分使用的QQ-AR技术,是手机QQ基于AR技术,用新的交互方式将线上(虚拟世界)与线下(现实世界)无缝连接的技术,用户通过打开手机QQ,对识别图进行“扫一扫”就能体验到QQ-AR的功能。在几大媒体形态中,纸媒的平面实物性质,使其具有更易接入、使用AR技术的优势。但是,手机QQ不具备微信“扫一扫”的快捷功能,而便利性是增加新用户黏性的最有效手段,因此,新的技术迭代必然会助推长卷呈现方式的“更新换代”。

五、结语

报纸长卷是纸媒在融媒体大潮中提升传播价值出现的一种创新产品。随着融媒体技术的革新发展,纸媒的产品创新之路会不断延伸,未来必然会助力融媒体“出圈、出彩”。同时,伴随着传统纸媒的转型升级,长卷也将会成为读者阅读体验中的“奢侈品”,附加更多的文化属性和收藏价值,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黄康温)

猜你喜欢

纸媒融合创新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保持开放心态,探索新媒体营销新形式
我国纸媒转型突破方案
纸媒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