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皱巴巴的五元钱
2021-09-23梁杏芳
梁杏芳
“妈妈!这里怎么夹有一张旧旧的五元钱呢?”儿子突然问我。
我转过身去,儿子正从相册里拿出一张被压得平整却磨损严重的五元钱。
“别乱动,放回原来的地方,这是妈妈珍藏的东西,留个纪念。”我说。
“为什么?难道留着当古董升值吗?”儿子天真地问。
我被孩子的话逗乐了,思绪回到了12年前。
那一年,我接手了五年级一个寄宿班。刚开学的那一个月,我忙坏了,几十多个学生刚到寄宿班,各种不适应,哭的、闹的、逃的,状况层出不穷,我使出浑身解数,十八般武艺全用上,终于在一个月后,班级各项工作渐渐走上了正轨。
正当我觉得可以松一口气时,又来了一个“空降兵”——插班生小东。他父母从外地回小镇投资开了一个小工厂,平时工作很忙,无暇顾及小东,于是便把他安放到我带的寄宿班。
初次见到小东,他给我的印象并不好。我清晰地记得,那天他穿了一身黑衣服,脚上随意穿着一双拖鞋,头发稍长,还染成了黄色,给人一种“非主流”的印象。一个五年级的学生,这样的装扮着实让我难以接受。当我苦口婆心跟他讲班级纪律的时候,他一脸不屑,我知道这是一个难管的“刺儿头”。在我“不改变装束,不给登记入学就读”的强硬态度下,以及他父母即将动手打他的威逼下,他才不得不同意改造自己的形象。
三天后,他剪了平头,穿上校服,正式插班就读,改造一番后的他才略有学生的模样。思虑再三,我决定安排他跟班长小林同睡一个床铺。小林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男孩子,话不多,很懂事,做事认真,只是家境贫寒,兄弟姐妹多,父母打工收入微薄,而且他们一年到头也没几天在家。这样的孩子总让人心疼几分,也特别让人省心。
事实证明,我的决策是对的。小林在生活、学习上都给了小东很多的帮助,生活上他就像大哥哥一样,带小东去打饭、洗澡,手把手教他洗衣服、晾衣服。小东成绩不好,而且不按时交作业,甚至还会和老师顶嘴,有时上课呼呼大睡,小林也经常劝导他。我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得慢慢磨。
时光飞逝,一晃还有两周就期末考试了。正当我回望这一学期,暗暗慶幸一切还算顺利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是一个星期一的中午,我刚走进办公室,小林就在另一个同学的陪同下,哭着走了进来。
“怎么啦?发生什么事了?”我紧张地询问。
“老师,我昨晚带来的五元钱不见了。”小林带着哭腔说。
“什么时候不见的?你当时放在哪儿?”我问。
“我就放在裤兜里,午睡前我还摸着呢,起床再摸就不见了。”他一边抽泣着一边说。我理解他的伤心,这五元钱对他来说很重要,那是他一周的零用钱,包括周五放学回家坐公交车的车费。
“别难过,老师会帮你找的。”我连连安慰道,“床上和床底都找了吗?”
“全都找遍了,同宿舍的同学也帮他找了个遍,都没找着。”陪他来的同学说。
“谁知道你有钱,又知道你放在哪里呢?”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线索。
“他同床小东啊,午睡的时候我睡不着,看到他的手搭在小林的身上。”陪同小林一起来的同学回答道。
“该不会是他趁小林睡着的时候……”我心想着,心中隐隐不安,因为小东前段时间买了不少零食吃,搞得满地都是垃圾,我曾向他家长反映,让他们有节制地给他零用钱。该不会是他的零用钱被控制了所以就动了邪念?我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我让那位同学去把小东找来。“别难过了,老师会尽量想办法帮你找回来,你先回教室去吧。”我对小林说。
一会儿工夫,小东就被同学从学校的小卖部请到了我的办公室。他的手里正握着五元钱,据说正准备付钱买零食,就被同学给截了回来。
“这钱哪来的?你爸妈不是说暂时不给你零花钱了吗?”我问道。
“我之前攒下来的呗。”他淡定地说。
“那你知道小林丢了五元钱吗?”我问。
“听说了。”他不屑一顾。
“有同学说看见你午休的时候把手搭在他身上了,你不解释一下吗?”我说。
“你这是怀疑我?这五块钱是我的!”他开始发飙了。
“老师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五元钱对你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小林来说,是他一周的零用钱和周末回家的车费,如果真是你拿了,你知错就改,归还给他,老师不会公开批评你,就当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可以吗?”虽然我嘴上不承认,但心里已经认定是他,希望进一步争取他的坦白。
“谁让他爸没本事?五元钱都挣不了,丢了就哭哭啼啼,凭什么你们认为我的钱就是他的?”他说话一点不落下风。
“好吧,既然这样,那我打电话和你爸爸聊聊,了解一下你这五元钱的来历,如果不是你拿的,自然会还你一个清白。老师会给你一节课的时间考虑,想好了再来找我吧,到时候我再决定怎么跟你爸爸聊……”
我的话还没说完,他就冲出了办公室。我很无奈,但此时我也不能跟他死磕,现在这个状况是无法跟他好好沟通的。
接下来是我的课,我不动声色地上课、下课,小东没来找我,我决定再等等。直到第二节课下课,他才低着头,慢吞吞地走进办公室。
“给你!”他极不情愿地从裤兜里掏出五元钱。
“你这是承认错误了,是吗?”我问他。他没说话,只是点点头。“知道自己错在哪了吗?”我继续问。他仍旧没说话,还只是点点头。
“老师念你是初犯,就不公开批评你了,希望你以后注意,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我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育,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进去,他全程一个字没说。当他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回头看了看我,那眼神意味深长,感觉他想说点什么,但又什么都没说,当时我也没多想,觉得这只是小孩子一次简单的犯错。
我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很快一个学期过去了。这天,小林来找我,说想要调换床铺,经过那件事情,我想他和小东之间多少会有些尴尬吧。但调换床位之后,我发现小林仍然心事重重,上课心不在焉,学习也因此受到了影响。莫非寒假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我决定找他聊聊。
“最近你怎么心不在焉的?是因为父母又外出打工了,心中牵挂吗?”我问小林。
他摇摇头。
“那是为什么呢?敞开心扉和老师聊聊吧。”我追问。
“老师,你会怪我吗?”他不安地望着我。
“有什么就说吧,你父母又不在家,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告诉老师。”我说。
这时,他从裤兜里掏出五元钱,皱巴巴的,有些泛白,边角都磨损了,递给我。
“这是怎么回事?”我很吃惊。
“老师,上个学期我们误会小东了。原来我那五元钱不是他偷拿的,而是我自己的原因,当时我的裤兜裂开了一条缝,钱不知怎么就掉进了裤子的内衬,落在了裤脚,我洗衣服时都没发现呢,直到过年时妈妈给我缝裤子才发现的。你说这可怎么办才好?”说完他眼圈红了。
我的心仿佛被什么堵住了,有些恍惚地从他手中接过那五元钱。
“好,老师明白了,我会处理的。你也不用太自责,私底下你去找小东,向他道个歉。”我安慰道。
后来我也找来了小东,从我的钱包里掏出一张崭新的五元钱递给他,和他解释了事情的原委,并真诚地向他道歉,他腼腆地笑着,马上就原谅了我。他还调侃我说,以后不要动不动就找他爸。我问他当时为什么承认拿了钱,他解释说,那钱是他的私房钱,担心被他爸知道后会挨揍,干脆承认了。
可怜的孩子,我居然错怪了他!我摸了摸他的头,拍了拍他的肩膀,谢谢他原谅了我。现在回想他当时走出办公室时那意味深长的眼神,我才恍然大悟,那时候的他心里该多憋屈多伤心啊,而我却什么都没读懂。
值得庆幸的是,这件事后小东和小林又睡在了一个床铺,他们还成了好朋友,后来一起考上了重点高中,之后进入了不同的大学。
孔子与弟子曾有一番对话,翻译成现代文是这样的:“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通过这件事,我深刻理解了孔子的这段话。要了解事情的真相,谈何容易?要认识一个人,更加不容易!
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那张皱巴巴的五元钱,每当我在教育上遇到难题或困惑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看一看,以此告诫自己,教育不能“想当然”,容不得一点马虎。
(责编 蒋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