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铸就中华民族精神脊梁
2021-09-23王海燕刘锟刘学礼
王海燕 刘锟 刘学礼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大西北茫茫戈壁荒漠上一团巨大火球腾空而起,强烈的冲击波如同飓风般席卷开来。一声惊雷过后,那连天大漠托出一朵硕大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在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有20人是海归科学家,其中有11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冲破重重阻碍归国的。
1950年3月18日,青年物理学家朱光亚牵头起草,与51位留美学生联合发表《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满腔热情地呼吁:“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王淦昌从苏联深造回国,领受研制核武器任务时当即作出“我愿以身许国”的庄严承诺。此后,他化名“王京”,17年没和家人见面,孩子们心目中的父亲,只是一个信箱。一年除夕夜,他与邓稼先在帐篷里相互敬酒,邓稼先对他说:“叫了王京同志十几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他泪流满面。
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科技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危和民族利益,这一事业一开始就受到西方核大国严厉的技术封锁。因此,周恩来多次强调:“搞尖端武器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必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因陋就简。”
1950年5月19日,中国第一个核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初创时,钱三强带领大家自己动手研制仪器。一时间,北京天桥、东单的旧货市场成了他们“淘宝”最多的地方。旧电子元件、廢铜棍钢筒等废旧物资最终在物理所变成有用的科研器材。
1958年初,数以万计的创业者奔赴内蒙古额济纳旗靠近甘肃的酒泉地区,在戈壁滩立下“以场为家,以苦为荣,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豪迈誓言,一锤一镐地创建了我国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导弹和卫星发射场。1959年5月,5万建设大军开进西北边陲戈壁。在罗布泊这方“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的地方,靠铁锹、铁锤、麻袋、竹筐等简陋的劳动工具,在“死亡之海”建起我国唯一的核武器试验基地——马兰基地。
为获得制造原子弹的关键数据,邓稼先领导的计算小组利用手头仅有的几台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甚至是古老的算盘,夜以继日地进行计算研究。那时国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更谈不上蔬菜水果,甚至白糖水都成了研究人员奢侈的美味饮品。经过连续艰苦奋战,邓稼先等人终于攻克原子弹理论设计难题。
中国的航天事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掌握了核技术。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广大科研工作者培育和发扬的“两弹一星”精神,这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两弹一星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