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林智能:41200针,中国人自己的核心提花技术!
2021-09-23墨影
墨影
2020年,一定是孙善林这辈子最难忘的一年。
孙善林是浙江慧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因公司提花机海外业务拓展需要,过去几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印度。而2020年趕上了疫情,他被“困”在了国内,却因此借机“酿”出了慧林智能的新机。
41200针意味着什么?
“现在随便一块背景墙的高端墙布都得一两万元,我曾在红星美凯龙看到过,仅仅一个床头背景墙墙布都要两万多元。”墙布是提花机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自然也是孙善林格外关注的。
孙善林2020年连续在上海、深圳参加了几场人气超旺的高端软装墙布展会,全国十大墙布品牌他都曾走访参观过,高端墙布的市场潜力和附加值让他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更有信心了。
据了解,由于当前提花技术的局限,目前市场上的高端墙布还都是采用提花+绣花的方式,以绣花来弥补提花所不能实现的清晰度,效率也不高。可如果采用孙善林的高集成电子提花选针机构的专利技术(CN201922036673.3),提花机最大针数可以达到41200针,效果则会完全不同。
“现在市场上有2万多针的国外提花机在应用,但我们推出的S8-41200提花机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像素足足提高了1倍!”孙善林说,慧林智能的高集成电子提花选针机构使单体最大针数提花机和宽幅独花高经密提花织造成为了可能,这就意味着可以用更高清的方式来表现更丰富的巨幅图案。
据孙善林透露,现在已经有多家高端品牌墙布企业看好这一装备的市场价值,正在积极对接订购。
中国人的核心提花技术,提气!
其实,对于孙善林而言,除了市场潜力可期之外,慧林智能S8-41200提花机更大的价值与意义在于:这是中国人自己开发出来的技术。
“我记得有一年在米兰纺机展上,看到国外同行推出了两万多针的提花机,当时觉得人家怎么这么厉害!”对那次参观带来的冲击,孙善林到现在记忆犹新,研发中国自己的提花技术的意识也从那时开始萌芽。
早在几年前,孙善林发现市场上有一些客户迫切需要大针数的提花机,但是按照现有的技术路线,势必要把机器做成很大的体积。“2万针的机器就得七八米长,如果做到4万针不得十几米吗?但又不能做得太宽,否则没办法修理,无法推广!”想突破创新确实没有那么容易。
孙善林是技术出身,企业创立之初也是生产、销售提花机的组件,这是慧林智能独有的优势。对电磁学、表面处理等各种技术的熟知,多年的客户服务经验和市场阅历积累,让他慢慢找到了突破的方向——在核心部件上用更精巧的设计来解决问题,实现完美运行。
2017年在印度时,孙善林就已经设计好了高集成电子提花选针机构的图纸,但碍于企业运营的各种事务,并未持续推进。但2020年的疫情,让主打海外市场的慧林智能订单寥寥,于是,他干脆静下来推进S8-41200提花机的研发与测试。“正好在慧林公司内我们自己有模具配套,做东西也很快,从出图纸到零件成型,最快一周就可以实现。”孙善林很感谢疫情带来的空档期,让他完成了这一颇具价值的“执念”。
孙善林告诉记者,目前提花机市场上两大核心技术是Staubli(瑞士)和Bonas(英国),Staubli技术省电节能,维护简单方便,市场占有率最高,单机体最大针数为18000-20000针,单机体最大机身尺寸为6.2×1.7×1米,单针能耗为0.41瓦特;Bonas最新推出单体最大针数3万针LJ技术提花机,机身尺寸大约为6×2×1.8米,单针能耗为约0.65瓦特。而现在慧林智能可以生产制造的提花机是单体最大针数S8系列41200针,机身总尺寸为6.2×1.7×1.3米,基本跟织机尺寸相当,不仅符合稳定织造生产条件,单针能耗也仅为0.35瓦特。
此中的关键技术就在于其具有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集成电子提花选针机构。据介绍,该机构在单针占位面积(105.2平方毫米)很小的情况下,实现了16针的选针机构排列,是目前占位面积最小的电子提花机选针机构(Staubli单针占位面积是210.4平方毫米;Bonas是155平方毫米)。
这意味着什么?懂行的人自然懂得其中价值。
做让客户用一辈子的机器
2020年让孙善林难忘,除了新产品的高效研发、测试运转之外,还在于2020年是慧林智能提花机整机的“内销元年”。
从2014年组件扩展做提花机主机开始,一直到2019年底,慧林智能的提花机全部出口,其市场覆盖到印度各大纺织区域。但2020年,受疫情之困,海外订单受阻,孙善林迅速将目光转移到了国内市场,并凭借其过硬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在年前的环太湖遮光布协会会议上,有不少用户前来与孙善林交流,称赞慧林智能的设备运行平稳,使用感受颇为满意,这给了孙善林极大的鼓舞。“我们企业本身就是做组件出身,不仅具有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更有成本优势,那我干脆就把这块儿的福利做到机械上让给客户,对设备的排风系统、润滑方式、传动受力部件等方面进行了完善提升。”正如孙善林所说,慧林智能是技术型企业,他也是“技术性格”,对外也没有太多华丽的市场销售措辞,他的理念就是“做一台机器就让人家放心用一辈子”,这是他的追求。
逐渐树立起来的国内市场口碑,给慧林智能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客户,孙善林却始终在理性接单,“我们目前产能有限,少做一点不怕,但一定要保证每一台设备的品质,这是对客户起码的尊重。”
对技术心怀敬畏,对客户保持尊重,对慧林智能而言,这41200针的技术突破只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