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二十九)
2021-09-23古北
古北
“带节奏”作为游戏术语,原指有经验的游戏玩家组织队友进行有攻略、有节奏的“征战”。在这种以合理布局、有序调动所形成新的作战形势下,“士卒”似被带到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之中,大有焕然新生之感。这个痛快之辞很快被网友运用到另外的语境,指煽动群众,以使跟风。与原意相通之处是,依然保留其作为某种搏斗所必须具备的一定的“技术含量”。煽动不满,引发连锁反应等行为的得逞,必是施行者深谙心理节奏,明了诱惑的发生、施行以及巩固的结果。这种对是非的掀动,挑拨着流俗隐藏的狂热,使他们无趣的生活迸裂,令平日里焦脆无力的心在搅动“时局”的待命中再次活泛起来。
“带节奏”者与被“带节奏”者正是在对力量的共同迷醉中完美胶合——“带节奏”者俨然有了一呼百应的领袖风采,而被“带节奏”者在奔涌的人群“泥石流”中突然被赋予无坚不摧的勇气。操纵者不可告人的目的并不被疯狂的围观者洞悉,或者说洞悉秘密并不是被“带节奏”者的乐趣所在,当深埋的伤人的刺针的亮出戳破身上的善,四处乱窜开启体验新的模式,暴戾的节奏已宣布带走理智最后的一口气。
在“带节奏”引发滚雪球效应之前,“前奏”并不显得十分骇人,它或许只是挑起一个“吐槽”的端口,直至更多的人自行注销自身的经历,纵身一样的漩流,事态才显现出传染般的难遏。是操纵者的丧心病狂,还是跟从者的附声吠影?欺世路径虽有不同,但挑战禁忌的成就感一样像镀金那般包裹了道德可能的不适,是的,戴上历史峨冠的错觉已为一切感觉异常提供完美的补偿。
精心包装的广告词句将假象拴牢在极其肯定的语气上,“带节奏”者知道最可奏效的,往往是一套不容商讨的辞令。事实反复证明,与其给予理性的严密分析,心绪游移的大众更期待无比坚定的声音对耳朵的冲洗——这种声音以口吻的强硬制服人心的虛弱而显得宝贵且正确。与其说是操控方对以节奏带动群氓涌起稳操胜算,不如说无需证明的“真理在握”已使围观者“在劫难逃”。但这并非一劳永逸,新的训导及时的补给、群体心理的强化、对激愤阈值的观望、被对手揭破伪装后对拥趸注意力的转移等等,是怂恿者一直保持的危机感在线。
而那一厢,人们于鼓着强风的帆布下欣然臣服,在快速壮大的水手队伍中更加坚定地航行,原本所满携的生活的压抑似在波浪的摇漾中得到疏解,蜃楼的引诱唆使他们进一步上缴判断力的存粮……匿名性令人松弛,“搭便车”叫人舒坦,惯性的流量已是浩浩汤汤,哪顾节奏的曲本已被悄悄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