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备课岁月”
2021-09-23赵礼明
赵礼明
2000年8月,我带着一身书生气息走出了大学校园,又走进了家乡的一所乡镇高中。学校领导对我们这批本科生还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在此之前,全日制本科毕业的老师只有寥寥数人,我们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校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领导专门开会对我们这批新教师表示欢迎,同时勉励我们谦虚谨慎,尽快完成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换。
工作之初每个人都充满了激情,我们不约而同地早出晚归,对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很快,一个月过去了,学校组织了一次月考,我雄心勃勃地认为自己应该在同科教师中名列前茅,但现实给了我沉重的一击——除了一个班略好之外,我任教的其他两个班级的平均分分列级部的后两名。我又苦恼又困惑,跟同科的老教师交流时,他们委婉地指出了我存在的问题:课堂上只重视“教”,而忽略了“落实”;很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脱节,等等。
跟学生熟悉之后,我也感到他們对我的认可度不高。也曾找过一些学生交流,可当面给老师指出缺点或不足是一件需要很大勇气的事情,我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还是无意中得知了一些信息,那天我在语文组办公室和几个同事交流,发现了我任教班级学生的周记本。学生在周记中这样评价:“他居然要拿着备课本讲课,天哪,我初中的化学老师,上课从来都是连课本都不带,一支粉笔,一张嘴,那个潇洒劲儿……”原来问题就在于我对教材和授课内容不够熟练,学生缺乏最基本的信任感!
怎样尽快熟悉教材呢?在现阶段,只能从备课上多下功夫。此后的每一个晚上,我都会找一个无人的教室,一遍又一遍温习着第二天甚至下一周的授课内容,很多环节在多遍重复之后豁然开朗,许多问题找到了更合适的切入点。有时,值班的领导准备锁门了,敲敲教室的门,我都浑然不觉。
也许正是这备课生涯给我带来了收效,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坚持着自己的做法,教学成绩一路高歌,成为学校成长较快的青年教师之一。
20年过去了,我终于也可以像学生所说的那样“信手拈来、口若悬河”,只是,经常还会想起:寒夜、孤灯,空旷的教室里,那段或枯坐或独吟的懵懂岁月。或许,生命的年轮正是因此才变得更加晶亮而厚实。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第五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