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文化”与拜关公
2021-09-23
关羽因“诚信一生”“千里寻兄”“义释曹操”等义举成为人们共同敬仰的楷模。人们磕头结拜一定要跪在关公像或是牌位前,才能成为“神明可鉴”的正规仪式。人们为了避讳,关羽也被尊称为关公,成为中国人崇信的英雄图腾。
在中国层出不穷的历史名人之中,被后世不断地戴上炫目光环并尊之为“圣人”者,有两位。一位是被尊称为“文圣”的孔子,另一位就是被尊称为“武圣”的关公。
关公的事迹在《三国志》中仅有900余字,人们大多是从《三国演义》小说中认识了这位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最后战死疆场的三国名将。
一千多年来,不论是朝代更迭,还是不同的民族统治中原,大多数帝王都对他顶礼膜拜,争相敕封。一千多年来,供奉关羽的庙宇不仅盖到了州、府、市、县,甚至达到了“村村有武庙”的程度。
关羽,这位三国名将,是如何成为“神”的?
《三国演义》成为关羽传说的基础
史书中对关羽的家世没有描述,只说他“亡命走涿郡”,意为因不得已的原因离开家乡,可能是背负了杀人的命案。在涿州,他遇见了刘备和张飞,并与张飞一起担任了刘备的武将。刘备后来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关张二人对刘备的态度始终非常恭敬。在以后艰难的岁月里,他们也始终如一地跟随刘备。而刘备对关羽也非常信任。
缔造魏国政权的曹操曾抓到关羽,因为欣赏他的能力,拜他为偏将军,让他为自己工作。但关羽始终惦念刘备,在报了曹操恩惠之后又去投奔刘备。关羽在刘备麾下屡立战功,但最后被后来成为吴国皇帝的孙权派人杀死。
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有“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义释曹操”等关于关羽的很多故事,将他塑造为忠勇双全的义将。为了突出关羽的光辉形象,书中对不少历史细节做了修改。这些不实之处可能并不是作者罗贯中一人的创作,而是他根据当时的民间故事改编的,其中反映了民间对关羽的看法。故事虽然不是完全真实的,但是成为了后世关羽传说的基础,通过戏曲、小说、绘画等广为流传。
为了激励武将,从唐朝开始,不少皇帝给关羽加封号,为他修庙。明朝万历年间,皇帝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这是将关羽称帝的开始。自此他成为无上尊神。
集民间诸神之功能于一身
如今,关公崇拜早已走进了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深刻地影响着民族价值观和待人处世的风格。因其忠心耿耿,被尊为“忠义”之神;因其勇猛果敢,被尊为“勇武”之神;因其信义俱全,被尊为“善财”之神……关公已成为中国传统信仰体系中仅有的触角伸及各个领域的神。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关公扮演了惩恶扬善、驱邪除魔、主持正义的保护神的角色。民间年画中的天地诸神、三界诸神或三教诸神画像中,关公像常常置于正中,图像比玉帝还要大,或者与玉帝同样大小,说明关公在民间的信仰神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民间还流传着关公显圣传说及关公的各种故事,大多是在渲染关公忠孝节义、扶危济困、行侠仗义、救民于水火的高尚品格,这既符合百姓对于关公忠义品格及神性的想象,也反映了旧时代弱势群体生存的无奈,在孤立无援的恶劣环境之中,心理上自然渴望有一个保护神。于是,关公便集民间诸神之多种功能于一身,成了万能之神。这正是关公信仰在民间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义”文化的起源与流行
有学者从当时的客观历史背景分析认为,关公崇拜是在唐朝末年开放茶禁,出现以茶叶和食盐采购、运输为主的流动社会而自发涌现的,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
从夏商到汉唐,中国经历了几千年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乡里社会。在一乡一村的社会环境中,宗族和邻里之间多为亲友和熟人,相互间知己知彼,和睦相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甚至有“父母在不远游”之说。很多人都是固守田园,终老一生。
但是,茶禁一开,许多人在利益的驱使下,要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的陌生环境中去买茶、贩茶。唐诗中“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就是描述这样的情景。同样,江南的茶农对这些远道而来的商人也是一无所知,在陌生的地方见到陌生人,一切都改变了。
这时人们才发现,出来混,就得有朋友。于是,原本是乡里社会的“义”便走进了流动的陌生社会。“对人以义”,莫过于使双方互为“兄弟”,于是“结义”成为异姓兄弟就成为流行方式。史书记载,“结义金兰”始于汉末,兴于唐宋,大致无误。
除了形式上的“结义”,还要找到“义”的效仿榜样,于是东汉末年“涿州曾有三大贤,刘关张结义在桃园”,这句古老的唱词说明了人们对结义的推崇。特别是关羽因“诚信一生”“千里寻兄”“义释曹操”等义举便成为共同敬仰的楷模。人们磕头结拜一定要跪在关公像或是牌位前,才能成为“神明可鉴”的正规仪式。人们为了避讳,关羽也被尊稱为关公,成为中国人崇信的英雄图腾。
以刘关张结义为例:关羽是一个逃犯,数年过着贫贱的逃亡生活,刘备虽是贵胄,却以织席贩履维生,张飞是个屠夫。正是这些社会底层的人,才会觉得势孤力单,才需要相互支援和帮助。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有他们心中才会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向往。
结义的流行改变了流动社会的人际关系,结义兄弟可以肝胆相照,也可以两肋插刀,人与人之间不再是相互提防而是相互照应,这样的氛围促进了茶马古道日渐繁荣和流动社会扩大。可以说,“义”字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之一,也是关公崇拜不断深入人心的一个文化因素。
(《中国经营报》 修莱荣/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