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药联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肺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46例临床观察

2021-09-23万兴富何凤姣杜小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炎症因子肺癌

万兴富 何凤姣 杜小艳

【摘 要】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肺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甲强龙静滴治疗;治疗组加用沙参麦冬汤化裁治疗。观察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咳嗽、咳痰、胸痛、气急)、炎性因子水平(CRP、TNF-α)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有效率89.1%,对照组为7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较显著(P<0.05)。结论:西药联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可有效减轻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沙参麦冬汤;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癌;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1007-8517(2021)17-0107-03

肺癌是胸部高发恶性肿瘤,在全球和我国肿瘤致死原因中均排第一位。放疗是其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患者通过放射线可有效灭活体内癌细胞,但人体肺组织较为敏感,灭活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肺组织也会受到一定剂量的辐射,出现肺泡腔浆液纤维渗出、支气管上皮剥脱、肺组织萎缩等急性炎症性病理改变[1],即并发放射性肺炎。其发病率可达15%~36%[2],临床以3个月为分界点,放疗后3个月内出现的肺损害为急性放射性肺炎,3个月后出现则为晚期放射性肺炎。急性放射性肺炎并发症的出现不仅限制了放射剂量,甚至中断放射治疗,严重降低了肺癌患者的生存率。目前针对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尚无特效疗法。通常予以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但长期效果局限,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耐受度差,整体疗效不理想。中医在本病的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以整体观和辨证理论为指导,个体化灵活应用中药汤剂,多靶点治疗,本研究拟应用西药联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以寻求增强疗效、减轻副作用的新方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博鳌恒大国际医院及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就诊的92例III期不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2~69岁,平均(59.21±5.91)岁;病程6~15 d,平均病程(9.34±2.50)d;腺癌20例,鳞癌26例;TNM分期IIIa期16例,IIIb期18例,IIIc期12例;放射性肺炎III级27例,IV级19例。治疗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3~70岁,平均(60.04±5.45)岁;病程6~16 d,平均病程(9.60±2.17)d;腺癌22例,鳞癌24例;TNM分期IIIa期15例,IIIb19例,IIIc期12例;放射性肺炎III级28例,IV级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参照《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3];中医参照《中医内科学》中肺燥阴伤证的诊断标准[4]。

1.3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III级或IV级急性放射性肺炎;②KPS评分≥60;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放疗禁忌症患者;②合并严重的心脑、肝肾功能不全、血液功能障碍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神志障碍者;④对糖皮质激素药物有禁忌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甲强龙(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H20130301,40 mg/支)8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滴7d,1次/日,后予甲强龙4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滴7d,1次/日。必要时根据药敏情况联合抗生素。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上予基础方(沙参麦冬汤化裁):北沙参30 g,麦冬15 g,玉竹10 g,天花粉12 g,桑叶10 g,鱼腥草10 g,苦杏仁10 g,桔梗10 g,牡丹皮10 g,生地黄15 g,川芎10 g、生甘草10 g。辨证加减:气虚乏力加黄芪15 g、党参10 g;便秘者加火麻仁15 g、桃仁6 g;肺热炽盛者加黄芩10 g、大青叶15 g,石膏10 g;失眠多梦加酸枣仁10 g、合欢皮10 g,生龙骨30 g(先煎);平素脾胃亏虚者可加炒白术12 g,茯苓10 g。日1剂,水煎服,取汁400 mL,早晚温服。总疗程14 d。

1.5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③中医证候积分,记录治疗前后咳嗽、咳痰、胸痛、气急的临床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拟定,分为无、轻、中、重度 4 个等级评分,分别计 0、1、2、3 分。

1.6 疗效评定[5] ①显效: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显著缓解或消失,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阴影减少超过50%;②有效:临床症状、肺部干湿啰音等稍有好转,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大部分阴影减少在20%~50%;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好转,甚则加重,影像学检查提示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7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89.1%,对照组为7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咳嗽、咳痰、气急、胸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较治疗前降低,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 讨论

放射性肺炎属于物理损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病变,是放射线治疗引起的一种毒副作用及后发反应,年龄、放射量、肺功能状况等均可影响疾病的发生,病理改变呈渐进式、动态、不可逆性发展,其病机尚不确切。西医常采取糖皮质激素与抗感染联合对症处理,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肺实质及微血管的受损情况、缓解肺组织渗出,但激素疗法不良反应较多,如二次感染诱发、免疫力下降、血糖升高等,临床长期应用受限,而相关研究[6]表明中药治疗本病在增强疗效、增强免疫、减轻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患者以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故可观察治疗前后症候积分的差异来判断中药的疗效;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发展有多重细胞因子参与,TNF-α与受体结合可致生长因子、转录因子等多细胞表达,从而引起炎症反应,该因子在急性期可以大量分泌,其含量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7]。C反应蛋白由肝脏合成分泌,属急时相蛋白,当机体受损或感染时会应激性地升高,病情好转后又可恢复正常水平[8]。

急性放射性肺炎在中医学上根据症状归为“肺痿”“咳嗽”范畴,射线属火毒,穿透性强,直中肺脏,肺脏娇嫩,寒热不耐,火毒直袭,伤及肺脏,损及阴液,阴损气亏,宣降失司,可见咳嗽、气急,病变日久,热灼肺络,气虚血瘀,凝聚成毒,阻滞络脉,脉络失养,可见胸痛,本病以虚为本,以实为标,急性期以肺燥阴伤证多见,治以清、润、补同施。北沙参、麦冬相须润肺,滋阴润肺以止咳;鱼腥草清肺化痰,牡丹皮、生地黄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天花粉、玉竹两药均为甘,滋阴生津之力较强;苦杏仁止咳平喘,配合桔梗加强宣肺利咽,化痰排脓,可改善机体免疫力和肺纤维化,直接抑制炎症反应[9];桑叶通达肺络、川芎活血行气,两药合用可有效改善胸痛症状,生甘草清热止咳兼调和诸药。上方药物合用,共奏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之功。

综上可知,研究中对照组有效率71.7%,治疗组有效率89.1%,两组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咳嗽等临床证候积分均下降,治疗组降低程度较显著,治疗组咳嗽、气急、胸痛等症状改善明显,同时治疗组相关炎性因子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西药联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可有效改善症候,抑制炎症反应,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中药联合西医的治疗方案可提高肺癌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但由于受限于研究时间及样本数等因素,今后有条件可进一步开展随机、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再次深入研究,以提供更多临床数据。

参考文献

[1]王本念,王蘅,田其中,等.胸部放疗同期结合中医药改善放射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0):54-55.

[2]王洪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32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7,49(2):27-29.

[3]中華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4]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76.

[5]李少林,周琦.实用临床肿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30.

[6]徐小华,章红燕,施亮.清肺合剂内服治疗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6):1317-1319.

[7]王洪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32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7,49(2):27-29.

[8]徐绍娟,胡爱民.细菌性肺炎患者IL-6及IL-8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其意义[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6):702-703,706.

[9]王诗洋,王枭,徐祖清,等.苦杏仁苷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作用[J].现代免疫学,2020,40(6):471-475,481.

(收稿日期:2021-01-15 编辑:徐 雯)

作者简介:万兴富(1988-),男,硕士研究生,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实体肿瘤及呼吸内科。E-mail:289646353@qq.com

猜你喜欢

炎症因子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胸腔镜微创手术对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