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南京云锦数字博物馆设计研究

2021-09-23肖瑱陈嘉钟梦茹

西部皮革 2021年17期
关键词:云锦南京博物馆

肖瑱,陈嘉,钟梦茹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1200)

1 “互联网+”与南京云锦

1.1 “互联网+”的概述

所谓的“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随着科学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整合,将其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吸收互联网的优势,创造出新的发展机会。“互联网+”可以通过本身的优势,给传统行业提供优化转型的方向,让传统行业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如今我国的科技水平与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互联网平台的普及与智能移动产品的开发,都使“互联网+”的概念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非物质资源的传播提供了新途径[1]。

1.2 南京云锦的简介

有诗云:“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这句诗描述的就是南京云锦。由于其所用材料考究、织工精细,且图案色彩典雅富丽,瑰丽如彩云,绚烂如云霞,故称“云锦”,因为只有在南京生产,故称之为“南京云锦”,被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2]。南京云锦作为中国古代传统丝织工艺的集大成者,一直以来保持着的提花木机织造技术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地位,这种人工编织的传统手工艺技术至今仍然无法用现代机器的生产方式来替代。南京云锦迄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是非遗中的重点保护对象,早在2006 年就列入了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因此十几年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相关资料。非遗保护的目的是在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实现活化传承,数字技术的运用成功地让非遗从静态的单方面的传递,转向了动态的可以双向交互的互动传播,让非遗不再只是一个单调的、枯燥的历史,而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密切接触的文化。采用互联网数字化手段传播非遗已成为非遗传承的一种趋势,在非遗传承的过程中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通过这些可行的手段对非遗项目进行创新性改造,提高南京云锦这类非遗项目的知名度与国民化程度。

2 南京云锦的发展现状

2.1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南京云锦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2009 年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但是,“申遗”只是一种手段,传承和保护才是其根本目的。云锦的发展一直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因其材料及工艺的高端性,决定了云锦的价格高昂,也就意味着产品的受众范围较小,市场空间狭隘,也无法深入普通民众的生活;普通民众想要了解,也会因为资料稀少,博物馆偏远等等原因无从下手。南京云锦是宝贵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活态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应该采用动态的保护方式,既要保留好传统的文化内涵,也要将时代的生命力赋予其中。

2.2 现有的保护与传播实践

十几年来,南京本地对于云锦的传承做出许多努力,南京云锦研究所在2004 年成立了南京云锦博物馆,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品牌活动,致力于南京云锦本土的高端品牌建设。南京云锦研究所产生的“吉祥”品牌获得过国家认证与嘉奖,但在大众中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大部分人只听说过“南京云锦”的名号,而并没有了解的欲望。

对于南京云锦这一类具有市场需求及前景的非遗项目,产品销售固然重要,但首要目标并不是商业效益,而是引起人们对于云锦本身的兴趣,了解云锦的前世今生,从而提升购买欲望。故宫文创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例子,通过活化文化形象IP,在互联网平台传播,吸引人们的目光,借助IP 了解背后的传统文化,最终达成产品的畅销。对于云锦,也应该尝试运用新方法,推广创新,动态保护。南京云锦研究所有限公司就整合了南京云锦研究所、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等研究机构,建立了数字宣传平台,构建了数字保护体系,积极推进了南京云锦的保护传承和发展[4]。

2.3 数字宣传平台的现状

南京云锦虽然技术研究上获得了成功的进展,但大众中对南京云锦有所了解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人只闻其名,不解其意。南京云锦的官方互联网宣传平台——中国南京云锦网给了人们一个了解云锦的场所,它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数字化方式展现了南京云锦的高超工艺和瑰丽的艺术效果。但是官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网站老旧,更新速度慢,信息滞后;单纯的理论知识和鉴赏的内容占大多数,缺失互动性;色彩冗杂,导航不清晰等等。想要成为人们了解南京云锦的根据地,云锦网之类的数字宣传平台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建设[4]。

这类数字宣传平台对于云锦的介绍,大多停留在其表面的起源、用途等常规介绍上,更为系统细致的讲解不足,难以引起民众的兴趣。正因如此,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全面数字系统亟需建立,南京云锦优秀作品的各种信息,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采用影像、VR 展示等技术,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能够全面快捷地了解南京云锦。

3 南京云锦数字博物馆的设计构思

3.1 数字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的数字博物馆呈现出一种总量扩张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是政府积极提倡非遗保护的政策。数字博物馆是随着技术发展新兴的展示方式,通过实景模拟、立体展现、沉浸体验等形式,把线下实体博物馆“搬”到互联网上来,让用户只需运用互联网就可以身临其境地欣赏珍贵典藏,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相关知识。南京云锦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制度,但是由于时空的限制,有兴趣的人也无法亲临线下博物馆进行参观,而线下博物馆的宣传手段也较少,导致其无法符合更大的传播作用。而数字博物馆的出现,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

3.2 人性化的交互框架

大部分设计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人性化的交互是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核心,在设计的交互中要把人的各种感官融合为一体,使用户拥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南京云锦数字博物馆应该是一个双向交互的参与型展示平台,在设计中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南京云锦数字博物馆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为了满足非遗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所以应该要从人性化交互的角度去完成数字博物馆的建构设计[5]。

南京云锦数字博物馆的配套App 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线上信息平台,储存着南京云锦相关的数字资料,对云锦展品进行图文简介,为用户提供快捷的信息检索方式;提供南京云锦购买方式、云锦研究所及博物馆地址等等。“南京云锦”App 信息架构分为首页、导览、服务、我的这四个模块(如图1 所示)。

图1 信息框架

3.3 信息可视化的展示手段

在数字博物馆设计中的每一个可以被用户所看见的部分,都要注意视觉上的展示效果。在信息介绍方面,要对南京云锦展品进行全方位的图文展示,还可以增加视频等方式,让用户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在交互环节,可以通过全景虚拟技术,沉浸式地在数字博物馆中游览,展示云锦织机等工具的实物模型,可以动画还原织造过程,让用户更加深入地体会;在数字博物馆整体的界面设计上,统一色彩风格,根据云锦特色设计独特的主题样式,提供给移动端用户。整个数字博物馆的设计都应该遵循信息可视化的原则,让用户轻松地接收与搜索到想要的信息。

数字博物馆囊括了许多信息,包括藏品资料的展示、云锦的历史渊源、云锦的图案与色彩、织造工艺的说明、云锦传承者的介绍等等,这些信息有文字、图片、音频、影像、动画等多种形式,要在可视化的原则下,运用现代化手段,对其进行整理加工,让信息资源能够有效地保存、传播、共享,为南京云锦非遗传承做出贡献。

4 结语

南京云锦的数字博物馆设计,应该根植于对云锦本身的文化推广上,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进行非遗活化,充分运用互联网数字平台等无地域性、无时间限制等优势。在数字博物馆等设计构建中,不仅要通过充足的数字资源对南京云锦进行全面详尽的介绍,还要运用通俗的手段提高人们对于南京云锦的了解,引起对南京云锦的兴趣,这就离不开人性化的交互体验和信息高度可视化的展示方式。南京云锦数字博物馆设计,利用好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将珍贵的非遗文化用现代的数字、信息化途径,加以快速便捷、形象生动的展示,希望通过本次设计研究,能够给非遗文化传承提供一个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

云锦南京博物馆
《金陵四景》(之一) 金文云锦作品
“南京不会忘记”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天工云锦继梦涟漪佳地
博物馆
南京·九间堂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露天博物馆
南京、南京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