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实施定期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
2021-09-23徐玲芳张迎迎
徐玲芳,张迎迎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0)
临床中,针对错颌畸形多选择口腔正畸固定矫治,从而确保牙颌稳定性、提高牙颌美观度与功能等,相关固定矫治器与附件可通过正畸治疗力量达到预期矫正效果,但在应用固定矫治器期间可引发口腔相关并发症,比如牙龈出血、牙龈红肿及慢性外周牙龈炎等,这对患者治疗自信心及机体舒适度等方面均有不利影响,予以其口腔护理干预非常重要,可规避相关风险因素,确保口腔洁净度,提高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治疗效果[1]。因此,本文就针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开展不同护理对策,分析口腔护理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2 至2021-2 我院120 例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2 个小组,比对组60例:男性患者32 例,女性患者28 例,最小年龄11 岁,最大年龄21 岁,平均年龄(16.22±0.34)岁;最短病程12 个月,最长病程36 个月,平均病程(24.21±1.05)个月;探析组45 例:男性患者31 例,女性患者29 例,最小年龄12 岁,最大年龄22岁,平均年龄(16.57±0.40)岁;最短病程13 个月,最长病程35个月,平均病程(24.18±1.00)个月;两组上述基线数据接近(P>0.05),齐同可比。选入标准:①均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②患者本人或家属对本次调研完全知情同意;③临床资料完整;剔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或不接受护理方案者;②听力障碍、语言沟通障碍者;③严重传染性疾病;④并发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⑤存在精神方面疾病。
1.2 方法
比对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讲解关于口腔卫生方面的医学知识,督促患者定期复诊,保持正确的饮食,对于患者疑问进行全面解答,对于其合理需求尽可能满足。
探析组:开展口腔护理模式;成立口腔护理小组:挑选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组员,护士长为组织,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治疗流程认知度,明白口腔护理要点,最后开展考核,成绩优异者方可参与本次调研。
矫治前:告知患者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流程、目的、预后及相关注意事宜,并在沟通期间对患者情绪进行观察与评估,若存在负性情绪及时进行疏导,讲解相关治疗成功的案例,消除患者内心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而减低应激反应发生,提高治疗自信心。针对患者关于口腔正畸固定治疗及护理方案的疑问进行全面解答,对于其合理需求尽可能满足,务必保证患者心理状态良好,从而可保证治疗顺利性,减低应激反应发生。
矫治时:护理人员遵医嘱实施相关护理操作,全程无菌操作,确保将四手操作落实到安装操作的每一步中,在安装过程中消除患者持续分泌的唾液,并及时清除。同时,安抚患者的情绪,告知其下一步骤,确保患者治疗配合度。
矫治后:辅助患者选择正确的漱口液进行漱口,督促患者早晚刷牙、餐前餐后漱口,应用温盐水对口腔进行清理,定期复查患者口腔状况。护理人员留取患者电话方式,告知其护理人员可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让其注意聆听电话。
跟踪随访:对患者开展随访,每周至少电话随访2-3 次,询问患者口腔状况,是否有异常情况等相关内容,督促患者进食前、后漱口,确保口腔洁净度,预防相关不良反应出现,定期复诊,对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若病情较为严重者可增加随访频率,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期间,患者机体是否有相关不良反应出现,并对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让其对本次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技巧、护理舒适度方面开展评价,每一项均为100 分,所得分值越高,则说明护理满意度越高。同时,应用焦虑评分量表与抑郁评分量表对护理前、后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两项评分均为100 分,所得分值越低,则说明心理情绪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探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4%低于比对组的16.67%,互比,存在差异性,(P<0.05)。具体见表1。
表1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2.2 比较组间护理满意度
探析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技巧、护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比对组,互比,存在差异性(P<0.05)。具体见表2。
表2 比较组间护理满意度(±s,分)
表2 比较组间护理满意度(±s,分)
组别比对组探析组n 60 60 tP服务态度85.51±3.50 92.54±5.32 4.585<0.05沟通能力85.55±3.52 92.54±5.35 4.685<0.05护理技巧85.60±3.55 92.54±5.35 4.751<0.05护理舒适度85.65±3.58 92.55±5.36 4.775<0.05
2.3 比较组间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互比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探析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比对组,互比,存在差异性(P<0.05)。具体见表3。
表3 比较组间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s,分)
表3 比较组间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s,分)
组别比对组探析组n 焦虑评分抑郁评分60 60 tP护理前35.36±3.25 35.40±3.26 1.254>0.05护理后22.54±2.40 15.14±1.25 4.521<0.05护理前35.37±3.28 35.38±2.30 1.254>0.05护理后21.51±2.12 15.00±1.12 4.526<0.05
3 讨论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在临床有着较高的应用率,特别是针对各种错颌畸形,可改善患者口颌系统功能,确保牙齿美观度,深获患者认可与满意[2]。但,随着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在临床应用率逐步提升,相关不良反应也随之出现,这对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有着严重不利影响。此外,患者长期佩戴矫正器,对患者个人形象美观度与社交能力均有所不利影响[3]。所以,予以患者口腔护理模式非常重要,有助于增强患者认知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与配合度,从而提升矫治效果[4-5]。
口腔护理干预在治疗前、治疗时与治疗后三方面开展,可有效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明白治疗流程与目的,从而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保持正确的口腔卫生,定期复诊,从而提升自我日常生活水平。成立口腔护理小组可确保护理水平一致性。治疗前护理,有助于患者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治疗效果、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有全面的认知,明白护理重要性,从而消除自身疑虑,保持良好的治疗态度与积极性,而且治疗前护理多以疾病宣教、心理疏导为主,可进一步减低应激反应发生,有效规避相关风险因素,确保治疗顺利性与安全性。治疗时有护理人员陪同,可对患者达到安抚、鼓励作用,而且护理人员可督促医师做好无菌操作,确保每项治疗环节处于无菌状态,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此外,在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紧张、焦虑及害怕等情绪,护理人员可及时进行安抚,并告知其下一步操作,提前予以患者心理建设,从而消除其负性情绪,保证治疗配合度。治疗后,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管理意识,早晚刷牙、餐前餐后漱口,并选择温盐水对口腔进行清理,可达到消炎目的,进一步保证口腔卫生洁净度。跟踪随访可达到延续性护理目的,也是口腔护理特色与优势性,定期对患者电话随访,询问其口腔状况,并及时对其错误的行为进行纠正,对于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增加随访次数,从而达到个性化护理目的与价值。口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可减低细菌滋生,进而降低机体感染机率,指导患者遵医嘱,不可自行药物剂量,以免摄入药物剂量过多而加重机体不良反应,摄入药物剂量过少而达不到治疗目的,全面提高患者对口腔卫生管理重视度,可有效减低相关并发症出现,还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
通过本次研究所得结果为:开展定期口腔护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4%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的16.67%;开展定期口腔护理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技巧、护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互比无差异性;护理后,开展定期口腔护理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干预;这可充分突出口腔护理干预临床应用优势性与价值。此外,为持续性提高口腔护理效果,建议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为其提供到其他院校学习机会,掌握新型护理技能,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这不仅可予以临床患者更全面、优质护理服务,还可持续性改善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患者认可度与满意度。
综上所述:口腔护理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可达到理想的干预效果,不仅可控制相关不良反应出现,还可获得较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