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双向中继信道最优功率分配算法
2021-09-23叶志远赵子岩倪鹏程
叶志远,赵子岩,赵 峰,倪鹏程,蒲 强,黄 犟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6;2.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94)
0 引 言
在给定功率的情况下,功率分配可以使中继信道获得更高的消息传输速率,缓解信道中的瓶颈效应,对中继信道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功率分配问题,周明月等人提出一种注水算法,对中继信道容量进行计算,约束中继信道总功率,在AF协作方式下分配信道的最优功率,以最小化中断概率为目标,对中继信道的中断概率进行最小化处理,最大限度降低功率分配的能量消耗,得到部分信道的状态信息和统计特性,实现中继信道最优功率的分配[1]。唐小岚等人提出一种物理层功率控制的分配算法,根据传感器能量耗尽的生存时间,判断最大化网络的生命周期,得到中继信道数据传输的能量效率,最小化传输数据包的能量消耗;同时考虑AF和DF两种协作方式,选取中心式和分布式网络,降低功率分配算法的复杂度,得到最佳分配因子的闭式解,计算最小能量消耗的对应功率,进而确定中继信道的最优功率[2]。孙莹莹等人提出一种最优和次最优的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性能接近最优权值匹配算法,采用麦克劳林展开式,迭代求解中继信道的中断概率,基于信道瞬时状态信息,实时更新信道节点的状态信息,将信道误码率作为功率分配的目标,将信道系数的调和平均幅度值作为功率分配的标准,最大化总互信息量,降低信道收发端的最小信噪比,增益信道瞬时状态,实现最优功率分配[3]。但传统算法的信道中断概率较高,针对这一问题,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不对称双向中继信道最优功率分配算法。
1 不对称双向中继信道最优功率分配算法设计
1.1 构建不对称双向中继通信网络模型
采用多中继AF协作通信网络,接入不对称双向中继信道,计算中继信道源端的接收信噪比。首先设置AF协作通信网络协议,使各节点采用基于DCF的MAC层协议,非协作场景则选取CTS帧、RTS帧和ACK帧,在通信网络中接入中继信道[4]。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通信网络的中继信道接入过程
利用参与协作传输的中继节点对RTH帧进行发送,发送多址方式采用OFDMA,利用源节点接收RTH帧,给中继节点发送数据帧,再利用中继节点对其进行功率放大。然后按照分布式空时编码方案,编码转发的数据帧,同时将数据帧同步转发至目的节点[5]。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设置n个中继节点,在节点间配置1根天线,构建不对称双向中继通信网络模型[6]。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不对称双向中继通信网络模型
截取分布式空时编码的信号传输时段,将其分为2个时隙,作为信号传输的符号周期。至此,完成不对称双向中继通信网络模型的构建。
1.2 计算中继信道接收信噪比
模拟模型中各节点的信号处理过程,计算中继信道源端的接收信噪比。设模型中源节点为S,S向中继节点传播第n个子载波。传播过程中,设源节点S在第1时隙的功率为P1,信号向量为,中继节点为m,则m在子载波处的接收信号为:
式中:表示m处的AWGN信号;表示源节点S到中继节点m信道的子载波频率响应。设m到S的距离为d,信道路径损耗指数为α,则Hˉ中各元素方差σ2为:
利用中继节点m处理传播信号,截取信号的循环前缀,对接收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再插入循环前缀,将其转至目的节点。则节点m在第n个子载波的放大信号为:
式中为m在第n个子载波的功率放大系数[7]。信号功率放大后,计算中继节点m的发射功率P2为:
式中N为m处的功率谱密度[8]。使子载波经过所有中继节点m,对网络中各节点的发射功率P2进行求和,得到中继节点在第2时隙的总发射功率,相加P1和总发射功率,将其作为m发射功率的满足式[9]。当发射功率达到标准后,截取信号传输的第2时隙,设置m的符号速率为1,利用分布式空时编码算法,编码放大信号,得到m的转发信号,构造矩阵表示转发信号[10]。则矩阵C的满足公式:
式中:i为矩阵列向量的序号;A i,B i为实常系数矩阵;为矩阵C的第i个列向量的构造矩阵;H表示矩阵共轭转置[11]。利用式(5)对分布式空时编码的构造矩阵进行约束,确保编码前后的信号能量保持不变。使目的节点在第n个子载波接收信号,设目的节点为D,则节点D的接收信号为:
式中:表示中继节点m到目的节点D之间,中继信道的子载波频率响应;为节点D的AWGN信号。忽略目的节点D的自身干扰,根据构造矩阵C,推导出分布式编码在每个子载波的接收信噪比[12]。使与相互独立,则源节点S和目的节点D的瞬时接收信噪比γ1,γ2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中继信道的噪声功率;P3为目的节点D的接收功率[13]。至此,完成中继信道源端接收信噪比的计算。
1.3 计算中继信道最优分配功率
根据接收信噪比γ计算信道总速率,将中继信道平均总速率上界设为目标,对信道功率进行分配。设信道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互信息量分别为I1,I2,计算公式为:
对互信息量I1,I2进行求和,得到中继信道的总速率,再通过数学期望的形式,获取总速率的期望值[14]。设数学期望为E,则信道平均总速率计算公式为:
利用平均总速率的分布函数,求解期望值,得到平均总速率的闭式解。然后将看作关于自变量的凸函数,利用Jensen不等式,得到平均总速率的上界[15]:
由式(10)可知,对Rˉ进行最大化处理,就要最大化E[γ1]E[γ2],设不对称双向中继信道的总发射功率为P,则最优功率分配可转换为:
为了获取中继通信网络中所有通信链路的信道平均功率,设源节点S和目的节点D平均功率分别为Ω1,Ω2,则E[γ1],E[γ2]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