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春之歌》的创作特色
2021-09-22张美琪
【摘要】 “十七年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由于意识形态的需要在创作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它以中国革命历史为题材,主要讲述“革命”起源的故事,讲述革命在经历了曲折过程之后,如何最终走向胜利。通过革命认识历史,对历史进行建构与书写。在革命历史小说中,《青春之歌》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以知识分子的成长史为题材,讲述了在“九一八”至“一二九”这一时代背景下,“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成长为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过程。本文将从革命历史叙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体现、女性话语与革命话语的结合三个方面,结合“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特点,来分析《青春之歌》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青春之歌》;创作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5-0024-02
随着文艺新方向的确立,文学创作的规约性越来越强,明确文学创作要以群众、人民大众为对象,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未来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最高准则。《青春之歌》以知识分子的具体成长历程为主要内容,但其创作也大体符合了“十七年文学”对革命历史小说的要求。它的创作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革命历史叙事
革命历史是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文学艺术活动中的一种宏大叙事,这些作品都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作为叙事的意义旨归 ①,强调党的领导作用以达到教育人民和鼓舞人民的目的。《青春之歌》中以知识分子的成长为主要内容,展开革命历史叙事。
(一)革命成长叙事——知识分子的成长史
革命历史叙事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党在战争中的领导作用。此外还讲述个体生命在革命理想的引导下,完成转变、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知识分子改造是“十七年文学”中的一个关键词,“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必须遵从一种安全的叙事模式——成长叙事。” ②
《青春之歌》的革命历史叙事以知识分子为主角,描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为从苦闷彷徨阶段到追求探索阶段最终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是知识分子的革命成长史。在革命的成长过程也经历了肉体的磨难和精神的打击,在这过程中逐步建构自身崇高信仰,完成自身转变,符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
“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创作方向使得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描写站在了其对立面,要不要描写资产阶级始终存在争论。但《青春之歌》以其革命成长叙事顺应了“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方向,获得了创作权力。
在描写知识分子的成长史中,小说还反映了“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引路”主题。
(二)“引路”主题
在包含有知识分子成长主题的小说中,“革命或者革命的意识形态,会以一个‘引路人’的形象而出现” ③,如《红旗谱》中的贾湘农之于严运涛;《青春之歌》中的卢嘉川、江华之于林道静。在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中,卢嘉川、江华、林红是她的引路人,指引着她的思想改造。在抵抗包办婚姻,毅然走出家门后,卢嘉川引导她接触了革命理论,并促使林道静离开余永泽投身革命;江华的到来无疑使得林道静进一步理解了革命的意义,摆正了阶级观念,与工农相结合,最终实现自己的阶级转变。
林道静在监狱中“念”马克思主义大学,经受住了对革命意志的考验,坚定了无产阶级的崇高理想和信仰,林红功不可没。在共产主义者的不断引导下,林道静逐步克服了身上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完成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最终宣誓入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林道静的成长之路,反映了“十七年文学”中在共产主义者的“引路”下,知识分子的革命成长叙事,反映了革命历史小说创作的主题模式。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体现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历史和具体地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必须与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青春之歌》中在历史观、创作方法、主体改造三方面有所体现。
(一)社会主义历史观
社会主义历史观是构成小说的重要背景。从“九一八”事变到“一 二九”运动,中国一直处于动荡时期,这一时期中的个人活动、生活选择都要放在整个时代背景中去考虑,每个人的选择不尽相同。国家苦难的命运激励着共产主义者为着光明的未来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抗争这一民族救亡的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
《青春之歌》凸显了在时代矛盾的剧烈冲突中,历史对个人决定性影响这一历史观。此外《青春之歌》中也呈现了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苦的奋斗史,每个个体都在努力创造中华民族的历史。
(二)创作方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反复强调对典型人物的塑造,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坚强的革命意志的英雄形象是革命历史小说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
《青春之歌》也通過塑造典型的方法来表现社会主义的历史观。无疑,卢嘉川、江华、林红的形象是那一时期不惧艰险、有着献身精神、能够为党付出全部的人物典型。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得卢嘉川、林红即使在狱中也仍不放弃工作,“共产主义者到任何地方——包括监狱里都要做工作也都可以工作的”“我们要亲眼看到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快乐地迎接这个日子。” ④
此外,作者也塑造了林道静这一知识分子改造的典型。她并不是一个脸谱化的形象,她虽有着因出身带来的小资产阶级情调,但在遇到卢嘉川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后,逐渐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小说中对其思维过程着墨较多,在一次次地与先进的共产党员的谈话之后,在参加实际的革命活动之后,林道静逐渐成了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共产主义者。小说就是通过林道静在事件中、在矛盾中的思想和心理变化,来推动情节发展,表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观的。
(三)主体改造
杨沫在谈到《青春之歌》林道静这个人物形象创作时说:“是想通过她——林道静这个人物从一个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变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来表现党的伟大,党的深入人心,党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 ⑤
览观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党的领导是驾驭结构的叙事轴心,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
在林道静的自我改造中,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的转变是一个关键。在革命理想的引导下,林道静逐步进行思想改造;在卢嘉川、江华等共产党员的领导下,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改变了对工人阶级的认知,摆脱了自身的小资产阶级情调。林道静的主体改造是通过党的领导实现的,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人民群众拼搏奋斗,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使生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也正如洪子诚所说:“只有将个体生命融合、投入到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革命事业中去,他的生命价值可能得到真正地实现。”
三、女性话语与革命话语的结合
“十七年”小说中革命新女性塑造体现出特定年代中女性独特的精神风貌。《青春之歌》中将女性话语与革命话语相结合向人们呈现了革命新女性的形象。继易卜生《娜拉》之后,寻找女性解放之路从未间断。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的讲演中,肯定地给出了娜拉离家出走后可能发生的两种结局:“一为堕落,一为回来。” ⑥陈蔚如因丈夫出轨选择自杀;白莉苹最后放弃革命,《青春之歌》向人们指出女性解放的唯一出路就是要完成社会的变革。
林道静的三段感情经历,在感情线发展的同时也反映了林道静革命思想的变化。受“五四”思想影响,林道静反抗包办婚姻,选择走出家门,与余永泽相爱。卢嘉川的出现,马克思主义知识的汲取使得她最终选择离开余永泽,但这时她的革命思想仍不成熟,直到江華的出现,林道静逐渐成熟并最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革命女性。在讲述林道静爱情的同时,结合着林道静革命思想的转变,体现了女性话语与革命话语的结合。
《青春之歌》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从革命历史叙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体现、女性话语与革命话语的结合三个方面,顺应了“十七年”历史题材小说对创作的要求。
注释:
①郭剑敏:《革命·历史·叙事——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小说(1949-1966)的意义生成》,2005年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3页。
②任晓楠:《在规训中“成长”——建国后十七年长篇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叙事策略》,《当代文坛》2008年第2期,第73页。
③蔡翔:《革命/叙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
④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⑤杨沫:《谈谈林道静的形象》,《人民文学》1959年第7期,第101页。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参考文献:
[1]陈灵强.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与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2]王金双.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D].南开大学,2012.
[3]郭剑敏.革命·历史·叙事——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小说(1949-1966)的意义生成[D].浙江大学,2005.
[4]苏小星.论“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叙事模式[D].西南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张美琪,女,汉族,吉林镇赉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