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2021-09-22许晓鹤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作用,探讨有效的护理模式,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的86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将其纳入A组(43例)与B组(43例),A组施行常规护理,B组施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AS评分、SDS评分)、诊疗依从性(及时复诊、口腔卫生良好、保持矫正装置)、并发症发生率(牙龈增生、牙龈炎症、牙周脓肿)、随访情况(治疗时间、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47.38±3.19分、46.60±3.65分)均低于A组(58.54±3.55分、57.54±3.87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时复诊、口腔卫生良好、保持矫正装置的依从率(86.05%、88.37%、93.02%)均高于A组(65.12%、60.47%、69.7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A组(20.9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治疗时间、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16.26±4.84个月、1.39±0.44分、1.44±0.60分)均少于A组(25.40±5.36个月、2.16±0.76分、2.13±0.72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A组(88.3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作用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诊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牙龈健康状况,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心理状态;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5-0103-03

口腔正畸治疗是临床治疗口腔错颌畸形的主要手段,效果确切,能促进患者口颌系统形态和功能尽快恢复[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不断增多。但是,口腔正畸治疗的时间较长,通常需要1~2年的时间,且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与医生的紧密配合,方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2]。然而,青少年的自控能力较差,配合依从性低,多次复诊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继而影响了治疗效果[3]。因此,临床针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必须加强护理干预。鉴于此,本研究就我科86例患者的两种护理模式及效果展开对照分析,旨在探讨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见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的86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将其纳入A组(43例)与B组(43例)。A组:男18例、女25例;年龄11~16岁,平均年龄(14.63±1.56)岁。B组:男19例、女24例;年龄11~16岁,平均年龄(14.60±1.5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历资料真实、完整;②年龄11~16岁;③经相关检查证实,符合各疾病诊断标准;④使用固定矫正器进行正畸治疗;⑤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晓且同意。排除标准:①主要脏器严重疾病;②血液系统疾病;③免疫系统疾病;④恶性肿瘤;⑤精神疾病。

1.3方法 A组:施行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等基础护理措施。B组:施行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初诊时:通过视频、健康宣传册、知识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知识与口腔正畸治疗知识;帮助患者分析病因,告知疾病的危害性及口腔正畸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告知口腔正畸治疗可提高牙齿美观度,且可改善咬合功能;及时、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告知治疗前的准备事宜与注意事项,让患者心中有数,以减轻紧张、害怕等不良心理。②正畸治疗时:为患者佩戴牙齿矫正器,向其推荐专用牙刷及具有保健功能的牙膏,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式,倾斜式刷牙可提高牙齿表明清洁度,刷牙时注意对牙齿各面与托槽四周进行全面清洁,以减少牙菌斑,预防牙龈炎。指导患者正确清理托槽与带环,预防脱落与食物残留。提醒患者治疗期间禁喝碳酸饮料,禁食坚果等坚硬食物以及粘性食物,少吃甜食,可多吃新鲜蔬果与谷类食物。禁食后注意刷牙与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③正畸保持期: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告知坚持佩戴矫正装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醒患者正畸保持期应以氯己定溶液漱口,不可自行调节正畸力量;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口腔的自我观察,刷牙后若出现出血、牙龈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复诊。

1.4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运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临界分是50、53分,得分越低提示心理状态越好[4]。②诊疗依从性:统计患者及时复诊、口腔卫生良好、保持矫正装置的依从率。③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牙龈增生、牙龈炎症、牙周脓肿。④随访情况:随访36个月,记录患者的治疗时间,并进行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數评估。牙龈指数[5]:评分为0~3分,0分为牙龈无异常,1分为牙龈略水肿,有炎症,探诊未出血,2分为牙龈呈鲜红色,探诊后出血,且略有炎症,3分为牙龈溃疡,自主出血,且伴有明显红肿、炎症。牙菌斑指数:评分为0~3分,0分为无牙菌斑,1分为肉眼难以识别牙面薄菌斑,2分为龈缘有中等量菌斑,3分为龈缘有大量软垢。⑤护理满意度:对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评价选项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n×100%。

1.5数据处理 运用SPSS19.0软件,计数、计量资料以%、_x±s表示,行c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心理状态对比 B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优于A组(P<0.05),详见表1。

2.2诊疗依从性对比 B组的诊疗依从性优于A组(P<0.05),详见表2。

2.3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详见表3。

2.4随访情况对比 B组的随访情况优于A组(P<0.05),详见表4。

2.5护理满意度对比 B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详见表5。

3 讨论

青少年是口腔正畸治疗的主要人群,其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牙齿美观,而对治疗过程与风险的了解通常不够[6]。临床实践表明,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前出现牙周炎、龋齿的概率较高,分析原因,与治疗期间患者的口腔自我护理意识较弱导致口腔卫生降低有关[7]。而口腔正畸治疗的周期较长,矫正装置佩戴时间短则半年,长则3年,治疗过程中因为牙齿与牙龈受到矫正装置的影响,导致牙齿间隙增大,不仅增加了牙齿的清洁难度,也易出现食物残留,因此导致牙龈炎、牙周脓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8]。

患者的良好配合是保证口腔正畸治疗效果的基本前提,而临床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与配合度均具有显著效果[9]。常规护理以基础护理为主,缺乏全面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导致其应用效果不佳。护理干预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基于常规护理衍生出来的,在保证常规护理措施的前提,针对临床护理需求实施相应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更能够满足临床治疗及患者的护理需求[10]。

我科针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实行护理干预,通过初诊时、正畸治疗时以及正畸保持期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指导等措施,明显提高了患者对口腔正畸治疗的正确认识,也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诊疗依从性得到提高,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本研究对比结果显示,B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诊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A组,提示B组的护理效果优于A组,即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作用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诊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牙龈健康状况,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韩佳南, 张丽丽, 刘鑫, 等. 循证护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患儿治疗依从性和预后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 2019, 28(2): 147-149.

[2] 杨园园. 细致化护理对正畸治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口腔健康状态的影响[J]. 医学美学美容, 2020, 29(2): 171-172.

[3] 王帅, 林森. 个体化定制3D打印联合心理护理在正畸治疗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J]. 中华养生保健, 2020, 38(4): 132-133.

[4] 吴素静. 心理护理在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3): 485-486.

[5] 管静霞, 任国琴. 阶段性强化教育用于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对口腔清洁度及护理满意度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 25(12): 1924-1927.

[6] 丁伟丽, 宋怡, 张玲. 探討循证护理对口腔正畸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 2019, 6(28): 12-14.

[7] 张培苗, 孙莉莉, 吕自愿, 等. 图文结合式健康教育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20, 32(4): 140-141, 144.

作者简介:许晓鹤(1985.04-),女,汉族,河南省许昌市人,本科学历,毕业于郑州大学,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前牙美学修复。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护理干预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