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的英语视听说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及可行性分析

2021-09-22高磊许丹凌袁月红丁坤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导向英语教学

高磊 许丹凌 袁月红 丁坤敏

摘  要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了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优化。依托雨课堂智慧学习平台,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视角,进行英语视听说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探讨其在地方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地方医学院校;雨课堂;英语视听说;混合式教学;产出导向法

中图分類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1-0025-03

0  引言

“互联网+教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1],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2]。“互联网+教育”呼唤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育教学,从实践层面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思路。2018年初,教育部正式提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指出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应体现三大基本原则:一是突出学生中心;二是突出产出导向;三是突出持续改进[3]。由此确定了国家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培养方针。大学英语也应突出这三大基本原则,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团队研究与探索的产出导向法充分体现了新“国标”的三大基本原则。

2016年4月,清华大学推出基于微信平台开发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其性能便捷,并可随时随地使用,为英语课程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路径。笔者以雨课堂平台为依托,从产出导向法的视角,进行英语视听说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并探讨其应用可行性。

1  地方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近年来,地方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从理念、内容、模式、师资队伍、教学评价到硬件均实现改革创新,但受学校规模与生源、学生自身能力与意识等因素制约,学生的输出能力依然薄弱,人文素养不足,思辨意识欠缺,不敢开口说英语的现象依然普遍。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医学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医学专业知识+熟练的英语交际能力)日益加强的需求进一步明晰了医学生英语培养目标。从明确教学目标到优化教学效果是一个不断探索并修正与完善的过程,医学生英语输出能力的培养与英语教学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2  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以牡丹江医学院2018级临床专业1~3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6人,实验教学安排在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进行,依托雨课堂智慧平台,依据产出导向法,整合线上线下学习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

2.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依托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医学英语视听说》第二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进行,并添加丰富的与单元产出任务关联的多种媒体资源。

2.2  教学设计

基于产出导向法理念,根据其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产出评估教学流程,充分利用雨课堂的材料推送、课件同步、弹幕等功能,结合课上、课下和课后三个阶段进行教学设计。其中输入驱动和输出促成部分如图1、图2所示。产出评估除教师即时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外增加了数据驱动,覆盖教学全过程,如图3所示。

3  应用可行性分析

3.1  雨课堂利于产出导向法教学优势的充分体现

产出导向法设计教学环节及任务时,关注到学生能学到什么,教师要搭建脚手架,并随着学生产出能力的增强,适时拆除脚手架[4]。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的功能掌握学生产出能力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如平台的幻灯片同步与“不懂”反馈功能可以异步统计学生的真实状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节奏并就相关问题予以重点讲解;“手机课件”推送功能中,学生学习后可以利用“报告老师”功能向教师反馈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教师获得许多有用的学生学习数据;“弹幕式”课堂讨论,能促使学生更为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全班学生集体的“并行讨论”,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学生个体的想法。雨课堂自动采集混合式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生的所有学习行为,并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将帮助教师量化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能够精准选择材料并不断调整,搭建最为适合学生产出的脚手架,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听说产出能力。

3.2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利于医学型复合型人才目标的实现

雨课堂实现了双通道教学,即教学过程中建立起“同步(Synchronous)”和“异步(Asynchronous)”两条师生交流的通道,教学内容及形式可以选择最适宜的通道开展。如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看幻灯片的节奏不需要“同步”,一些简单问题的讨论也可通过弹幕“异步”完成,但是,课堂上难点的深度研讨、价值观的引领、进阶内容与问题的思辨与讨论则需要集中精力“同步”进行。雨课堂能够将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将专业英语与通识英语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双通道教学并获取全景式记录的教学大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与国家对于医学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吻合的,与医学生英语教学培养方向是一致的。

3.3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期末对学生进行关于混合式教学满意度(见表1)和混合式教学能否促进教学效果(见表2)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6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

由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可见,学生对于该教学模式是满意的,表示满意与非常满意为77人(占72.64%);

学生对于雨课堂的功能在教学中的使用是满意的,占比均超过50%。

表2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教学结果符合预期。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否促进听力理解、口语表达及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是认可的,占比均超过50%。因此,基于雨课堂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4  结语

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整合,要求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也能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自助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的教与学方式[5]。基于雨课堂的英语听说混合式教学设计,利用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促进学生听说产出能力的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培养,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并对同类医学院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优化使用雨课堂智慧学习平台,仍是需要不断思考并逐步完善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2016(10):46-51.

[2]潘懋元,陈斌.“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J].重庆高教研究,2017(1):3-8.

[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关情况介绍[EB/OL].[2018-01-30].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130/sfcl/201801/t20180130_325921.html.

[4]邱琳.“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的辩证研究[J].现代外语,2019(5):407-418.

[5]邱能生,邱晓琴.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效果评估及改进方法之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4):74-77.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导向英语教学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