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歌中的“盛唐气象”探究
2021-09-22赵蕊
“气象”范畴自唐代进入文论中,其适用范围逐渐扩大,由最初的本体论逐渐扩展到创作论和鉴赏论;其内涵也随之改变,由原本品评作家作品转向表现宏伟、浑然一体的时代精神,“盛唐气象”是这一时代精神的重要表现。
“气象”最早出现在皎然《诗式》中,用来形容作品的气势。作品的气势通过诗文的结构布局来凸显体现,只有使诗文富于变化,才能呈现出氤氲的“气象”。皎然对此进行了描述:“高手述作,如登荆、巫,觌三湘、鄢、郢之盛,萦回盘礡,千变万态……或极天高峙,崒焉不群,气盛势飞,合沓相属。”这里的“盛”意思是富于变化,是气势的重要特点,诗歌正因为气势之盛才能显示出宏大、壮阔的“气象”。
一、“盛唐气象”之内涵
对于诗歌创作来说,杜甫在《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中写道:“赋诗分气象,佳句莫频频。”杜甫认为“气象”比优美的字句更加重要。严羽的《沧浪诗话》写道:“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这是明确将“气象”作为诗歌创作的重要方法之一。陶明濬将严氏五法与人体相联系,“气象如人之仪容,必须庄重”这一说法侧重气象之“象”,也就是说,诗歌展现的风貌犹如人的第一印象,是诗歌的外在表现。
严羽认为“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他最为推崇的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陶渊明的诗歌具有自然且无须过分雕饰的“气象”,这是“气象”浑然一体的表现。在诗歌鉴赏方面,晏殊把诗歌创作与“气象”相联系,主张诗歌要表现“富贵气象”。《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二载:“公(晏殊)每言富贵,不及金玉锦绣,惟说其气象。”这说明“气象”在诗歌方面的运用已十分广泛。
“盛唐气象”的概念产生于严羽所说的“盛唐诸公之诗……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盛唐气象”的提出始于林庚的《唐诗综论》,其认为“盛唐气象”主要通过盛唐诗歌表现出来,指诗歌表现出的蓬勃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这一蓬勃向上的“气象”只有盛唐才具备,因此,“盛唐气象”代表盛唐的时代风貌。
此外,林庚在书中明确区分了“诗歌盛唐”与“时代盛唐”的关系,虽然二者有部分重合,但“诗歌盛唐”不是完全按照时间划分的,其成为诗歌创作顶峰既与社会大环境有关,又与诗歌自身的积淀有关。“盛唐气象”在时代精神上表现为朝气蓬勃;在个人精神状态上表现为乐观豪迈,追求理想;在诗歌上,则表现为雄浑的诗风。
“盛唐气象”的形成有多种因素,“时代盛唐”是主要原因,包括唐代的社会环境、政策、民众精神状态等。
一方面,政治盛唐为“诗歌盛唐”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政治盛唐为唐玄宗开元元年(713)至天宝十四年(755)。
首先,此时的唐朝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治开明,科举制度使大批士人获得出仕的机会。除朝廷设科取士外,各级地方官员也注意招纳贤才。在这种环境下,许多有才能的士人在政治上怀抱宏愿,对前途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相信自己的才能必有施展的机会。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曾说:“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虽然这一说法稍显偏颇,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唐朝对科举制度、诗词歌赋的重视。
其次,唐朝疆域辽阔,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长安(今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大城市的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人们漫游各地,有的还亲历边塞,接触到许多事物。盛唐士人(包括不少诗人)看到国家的辽阔广大,心胸自然开阔,便形成了情绪积极、抱负宏大、气魄豪迈、胸襟开阔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因此,诗人往往选取雄伟的景象、壮阔的境界,如边塞奇险的风光、沙场紧张的战斗、祖国壮丽的山川等进行创作,这些景象有利于抒发他们的豪情壮志,寄托他们的思想感情。他们不喜欢那种绮靡柔弱、雕章琢句的文风,而追求清新刚健、浑然天成的优良风格。
另一方面,建安风骨在唐代得到继承与发展。盛唐以前,诗人理想的诗歌时代为建安时期。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评》写道:“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汉魏古诗,气象混沌”。严羽认为魏晋诗歌特点为浑然一体,胡应麟也说“章法浑成,句意联属,通篇高妙”。建安诗风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诗歌创作。与盛唐时期不同,建安时期社会动荡,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人们对于国家安定、统一的期盼,由此形成的“建安风骨”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有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此时的诗歌以“三曹”“建安七子”为代表,例如,曹操的《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因此,刘勰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此外,建安时期是文学走向自觉的时代,表达诗人个性的诗歌开始产生,例如,曹操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种以诗言志的方式为盛唐时期李白以诗展现个人情怀提供了范例。
南朝时期的诗文逐渐缺失了风骨,诗风走向颓靡。陈子昂倡导诗歌革新,唐初的統治者反对南朝浮艳文风,唐太宗曾说:“朕戏作艳诗”,这明确了唐代诗歌风骨的继承。诗歌改革是“盛唐气象”形成的重要契机,自此以后,“诗歌盛唐”走向顶峰。
二、诗歌中的“盛唐气象”——陈子昂与李白的诗歌
李泽厚强调的“盛唐气象”是一种充满青春活力与朝气的精神。“盛唐气象”是通过诗歌表现出来的,盛唐时期的诗歌有其他时代无法超越的“气象”,在诗风上表现为雄壮、浑厚。学界对于“盛唐气象”的代表人物,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盛唐诗歌的代表诗人是陈子昂和李白,二人分别是盛唐诗歌的开端与高潮。学界对于“盛唐气象”的结束时间没有异议,即晚唐诗风的转变代表着“盛唐气象”的消逝。
以陈子昂为“盛唐气象”的开端是因为从历代唐诗的评论看,盛唐诗歌的主要美学特征是“风骨”与“兴象”,而陈子昂的美学主张主要为“风骨”与“兴寄”,两者多有契合。“风骨”来自刘勰的《文心雕龙》。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风骨”是要求作品具有充沛、感人的思想内容,并要求运用精当的修辞和语句准确表达,这样一来,诗歌的内容就与形式浑然一体,且有充沛的内在精神支撑。
陈子昂的“风骨”不仅仅指诗歌的写作手法,更追求诗歌“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艺术境界。陈子昂追求的是慷慨激越、刚健清爽、苍凉悲壮的魏晋风骨,其目的是矫正齐梁以来“彩丽竞繁”的柔弱诗风,这使得唐诗气象为之一变。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已初步显示出宏大的气魄、深沉的感情、沉郁的风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具有悠长的哲理。自陈子昂后,唐诗的风格已初步走向盛大、雄壮。
“兴寄”是陈子昂的另一个美学思想,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写道:“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兴寄”主要是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以达到言志的目的。在《感遇》第三十四首中,陈子昂写道:“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这是陈子昂借“幽燕客”之口倾诉自己的忧愁和苦闷。
相比南朝时期的赠答诗、应景式的记游诗,“兴寄”的提出使得唐诗内容走向真实、动人,推动了盛唐时期诗歌内容与情感浑然一体的进程。“兴”的观念经陈子昂等诗人的提倡和力行,成为唐代诗人尤其是盛唐诗人的共识。《度荆门望楚》中的“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既体现了“兴寄”,又展现了“盛唐气象”。
李白是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诗人。明代的王世贞认为李白的诗“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气”是李白身上特有的浪漫之气、慷慨之气,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命力,“自然”不仅指李白的诗歌继承、发扬了陈子昂“兴寄”的传统,而且说明了其诗歌语言与情感的浑然一体。李白年轻时游历祖国山川,将国家繁荣兴盛的景象尽收眼底,诗歌《峨眉山月歌》《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灞陵行送别》《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蜀道难》等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渡荆门送别》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展现了壮丽的景象和诗人宽广的胸怀。李白创作的边塞诗是盛唐时期边塞诗的代表,雄浑这一特点尤为明显。例如,《关山月》中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一句与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相比,多了豪气与高亢。李白创作的边塞诗《从军行》《司马将军歌》《送张秀才从军》等倾注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塞下曲·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首诗赞扬了边关将士的豪迈与无私无畏,诗中的“气象”表现出盛唐时代不断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
李白的政治生涯大起大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代表了他作为盛唐时期知识分子的傲岸与抱负。《行路难》真实地表现了李白仕途的艰难,暗含无限惆怅之意,“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然而,即使仕途失意,李白仍对未来抱有期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仅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而且代表着盛唐时期特有的精神状态,是任何其他时代都为无法模仿的蓬勃、昂扬的“气象”。
李白的诗歌是时代精神的直接表现。“盛唐气象”不仅是诗论的范畴,而且也代表着盛唐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后来的诗人虽也有雄壮、豪迈诗风的作品,但诗歌的内在“风骨”不及盛唐。
三、结语
“盛唐气象”作为“气象”范畴的衍生范畴,不仅指代盛唐时期诗歌表现的蓬勃、昂扬向上的艺术特点,也指代盛唐时期特有的时代风貌。自唐以后,以“气象”表现作品风骨或时代特点的方式成为文论的普遍现象。
(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赵蕊(1996-),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