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儒道互补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的影响
2021-09-22乌晨雪
儒、道两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士子出世、入世的选择,对中国文人士子的心理与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如此,儒道互补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及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中曾说过:“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有了这种(入世而又出世的)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里也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是由儒家和道家思想同时构成的。在这里,冯先生和李先生所阐释的,其实就是儒道互补思想对我国古代哲学以及文化心理结构形成的指导作用,突出了中国传统儒道互补的文化特征。
一、儒道互补思想的形成过程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变迁中,儒家与道家逐渐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势,两家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吸收、补充,不断融合。正因为儒、道两种文化在不断地融会贯通,于是也就积淀出了中国人内涵丰盈的儒道互补型人格。
儒、道两家思想都是中国本土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两大分支,儒家思想素来以“经世致用”为其主要特征,而道家思想则以“自然无为”为主要特征。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道两家既对立又互为补充,且一直贯穿始终。但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他们都没有完全孤立的存在,而是同时具备了积极入世和超然通达两种状态。
儒家最具代表性的孔孟就曾提出“儒道互补”的观点。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孟子·尽心》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既“学而优则仕”又时刻做好归隐的准备,既想要博取功名又要安贫乐道的互补观念不胜枚举。其实,与儒家相比,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人物也不是完全没有社会责任感,只是他们较多地强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解决方法,从而和孔孟形成了对比。但学者可以在历史和社会选择中发现,无论是儒家的“入世”,还是道家的“出世”,它们都在中国人的性格中各自得到强化,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这种“儒道互补”的民族性格。
孔子和孟子都反复强调过对待“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所持的不同态度。“天下有道”时,社会清明,文人士子积极入仕,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一片祥和;但“天下无道”之时,社会黑暗,文人士子仕途多舛,百姓流离失所,社会混乱不堪,此时,超脱世俗、知足常乐等便成为道家为士人在黑暗现实的人生中提供的自我调节和慰藉的方法。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道家的思想,其实也从另一方面让那些身陷混沌状态的文人士子更加有力量,增强了他们对黑暗现实的接受与适应能力,也使得他们的生命更有韧性。
结合后来的历史来看,中国人以及各个时代的文人士子在选择儒家还是道家思想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由他们所处的环境决定。当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积极投身建功立业之时,多数是因为他们处于顺境之中;当他们一旦处于逆境之时,便转向以道家作为自己的心理调适机制,他们的内心便会无比超然于物外,通透且豁达,也就不会过分地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这样看来,儒道互补的优越性就展现出来了,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无论是积极入世,还是超旷出世,都是文人士子为了实现自己“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所必须经历的。
儒、道两家对“道”的不同看法以及在面临治世与乱世时的解决之“道”,都对儒道互补思想的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孔子主张“人道”,而老子主张“天道”,致使两者在一些观念上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甚至对如何治理乱世也开出了不同的“藥方”。孔子讲“仁爱”,希望统治者能够以“礼”、以“德”来治国,老子则不同,他对现世进行批判,想要以此来达到重建理想社会的目的。由此便可以看出,儒、道两家在理念上和实践上都存在不同的观点,于是就造成了他们之间互补的内容及特征。
儒、道两家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它们均出自我国夏、商、周三代的农业文化。二者表现出的那种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文明特征,是因为其最具代表的孔子与老子几乎生活于同一时代,处在相同的社会背景。如果学者将儒、道两家综合起来考察,便会发现它们是同源的,只不过在方向上有它们各自的选择。
在人生观的选择上,孔子代表的儒家解决的主要是人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且儒家向来都是以“仁”为其思想的核心,十分注重血缘关系为纽带区分远近亲疏,并构建起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秩序。同时儒家以“内圣外王”为士人的最高理想,在“内圣”与“外王”发生冲突之时,儒家便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论,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等人生观践行之法,这使得儒道互补的思想也具有了刚劲弘毅的成分。
再看道家,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然本真的状态,讲究自然无为,注重人与自然之间是否和谐,似乎将人生观更加直接地指向了人的价值本身,个体的追求不因群体发生变化。因为在道家看来,人本身就是其存在的全部理由。儒、道两家一阳一阴、一刚一柔,日益积淀成了人们儒道互补的人格,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性格,当然这也成了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赖以生存活动的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永续相传、不曾中断的重要原因。
二、儒道互补思想在文人作品中的体现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说过:“所有的中国人在成功时都是儒家,失败时则是道家。我们中的儒家建设、奋斗,道家旁观、微笑。”需要指出的是,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投身社会、名垂青史成为士人理想的人生模式,儒家也是他们首先致力的方向,而道家的功能则主要在调节。可见,虽说是“儒道互补”,实际上在士大夫知识分子阶层中,主要是“以道补儒”,文人首先是士人。因此,文人的心理结构可以大体总结为“外儒内道”。
(一)陶渊明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至南宋初期,这一时期时代背景尤其复杂,国家尚处于分裂的状态,没有得到完整的统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太多的有志之士都不能施展自己的宏图抱负,为此也是愤懑不已,陶渊明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本来想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从《杂诗·其五》便可看出他的理想抱负:“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但在此期间,他在官宦与田园之间游荡10多年,三番两次出仕、辞官、又出仕,他既想施展宏图抱负,又想念舒适的田园生活,经历了纠结的心理斗争之后,最终厌恶了官场的黑暗,于是放弃了进入仕途,一心追求安逸的田园生活。《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这里,陶渊明避开了达官贵人的车马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道家那种恬静自然的生活。
用《周易》中的思想来说,儒家的入世主张阳刚,而道家的出世则强调阴柔,两者之间是理想与现实相矛盾的结果,但二者每一次的互补与融合都对铸就民族文化精神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陶渊明每一次入仕都怀着一颗济世之心,而当他的理想无法实现之时,他便选择归隐。在陶渊明身上,儒、道两种文化是融为一体的。儒家与道家两种不同的情感成就了陶渊明,同时也印证了儒道互补对于中国儒家传统重理性认知的道德情感和道家重感性体验的文人的深远影响。
(二)李白
唐朝在最鼎盛之时政治非常开明、开放。一旦社会环境宽松了,那么人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无论是个人还是各种流派,思想会变得自由,每个人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于文学创作而言,就很有利。唐朝时期诗人辈出,诗作也层出不穷,诗歌创作丰富多彩,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诗就是这个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李白作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见证者,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自认不言而喻。
李白的诗歌气象万千,和这个时代是分不开的。李白的身上兼备儒、道两家的特质,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抒发了儒家思想中那份傲岸与坚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以及道家思想中那种想要远离俗世过归隐生活的愿望:“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可见,他既接受儒家那种兼济天下的思想,也接受道家那种遗世独立的思想,这也完全取决于他在政治上是否得志。得志时,想要建功立业;不得志时,想要寄情山水,寻仙问道。李白身上同时可以看到儒、道两种思想的外化。儒家思想表现为李白的“入世”思想。他身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他不是没有实践过,他也曾几次三番投身官场,他的人生理想也是想要入世并一展宏图抱负。而他的道家思想则表现为他的“出世”思想。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让李白对道家思想有了自己的思考,并在自己的内心中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思想蓝图。因此,即使他在官场失意之时,依然能让自己得以解脫,他的山水诗中便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李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够找到儒、道之间那种微妙的平衡点,且他能够兼顾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儒道互补思想在李白身上也有着充分的体现。
(三)苏轼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这个内忧外患的时代,当时正处王安石变法,这一变法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政治危机为目的。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愤怒之余排挤苏轼,苏轼便请求出京任职,又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哲宗亲政,新党得势,他又被一贬再贬,一直远放到儋州。苏轼的仕途上三起三落,经历了大喜大悲,人们很难想象他的生活,但他依然能够在沉浮不定、变幻无穷的人生面前独立不惧、潇洒自适。
苏轼在政治上连遭打击之时,他的进取精神仍未被完全磨灭,在屡遭贬谪的晚年,他写下了批判现实的《荔枝叹》,怀着“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的极大愤慨,对官吏的恶意奉承、宫廷的穷奢极欲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表达了“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的政治主张。这里就表达了他骨子里那种对国家、社会、人民有责任感的儒家思想,以及对理想、抱负的追求。经历了宦海浮沉和人生折辱后的苏轼,当想到自己功业未成之时,不由感叹“人生如梦”。《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他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奈:“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和《行香子·述怀》中的“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都反映出他的退隐之心。
苏轼在儒家的入世与有为影响下,热爱生活与人生;在道家的出世与无为的影响下,淡泊名利,面对困境从容不迫;而佛家思想使他更加圆融与豁达。苏轼在儒家的原则之下“济天下”,在佛老的原则下“善其身”,因此他才会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更加洒脱、睿智且豁达。在苏轼的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个天真且自然的灵魂,也看到了一个如此热爱生活的词人和他“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子之心。在苏轼身上,人们不是只看到了儒、道之间的互补,而是有机的融合。
三、儒道互补思想对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影响
通过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儒、道两家在影响文人士子的性格、创作、为人处世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儒道互补思想对文人士子的影响只是其重要作用中的一部分,其对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形成影响更甚。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的许多核心成分都体现了浓厚的儒家色彩,如仁爱思想、忠恕思想、中庸思想、和为贵思想等。由此可见,儒家文化的典型特征是重伦理道德。
和儒家相比,道家思想对我国文化、哲学思想的产生影响更大,因为道家的哲学本体论、宇宙论是具有其独特的人文底蕴和思辨视角的,如天人合一思想、辩证统一思想、逍遥无为思想,以及不尚武力、不好争端等。其中,不尚武力、不好争端这一点和儒家所倡导的“以和为贵”思想如出一辙。由此可见,道家思想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塑造同样深刻。
儒、道两家并非各自单独地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产生影响,他们两家都受到另一家思想的影响,这也就是儒、道互补的原因。在儒家思想中,向来都是以“善”为基调来看待一切的人和物,例如“人性本善”或“人性向善”之说,“善”成为儒家思想中人性论的核心成分。而道家思想的核心向来有“自然本真”或“去伪存真”之说,而道家思想中人性论的核心成分是“真”。但归根结底,无论是儒家的“善”,还是道家的“真”,还有人们常说的“美”,它们三者是统一的。
《周易·系辞上传》也说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意思是说:发扬光大以开创万物的人,就被认为是“善”的人;而柔顺贞守以孕育万物的,是本然的东西,是“真”的,也就是“性”。因此,无论是“善”,还是“真”,均为“性”,那么它们之间也就有机结合并统一了起来。
儒家所崇尚的社会责任,以及它所要求的人们要负责、合作和从众,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它起到了联合、保存和持续的作用。但道家思想更推崇自然,更关注个体及个体的自由。道家思想代表了一种自由精神——我行我素,不在意社会的反应和自身行为可能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正如《老子·第三十八章》中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在老子看来,“德”“仁”“义”“礼”“法律”的出现无一不是“大道”被废弃后才有的不良社会现象,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祸乱的开端。天下若有“道”,就不会出现这些现象,若出现,就表示“道”已经被抛弃了,才用它们来当作替代品。因此,这里所指的道家是有教养的中国人所拥有的一種微妙而持久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哲学态度,甚至是一种唯美的性情。
道家思想体现个体自由意志,总是导致异议和分歧,儒、道的确大相径庭。然而,正如生活中的许多悖论那样,对立面常常并存。儒、道两种思想在一种文化中,还有在一个人身上的综合体现,在很多方面来看都不无裨益,它们提供了中国人生活中的正面和负面因素。它们一阴一阳,互为补充,辩证地引导生活走出时时出现的僵局;正因为有了它们,中国人才没有很偏执,中国才不那么单调。
四、结语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道两家相互融合与发展,虽然两家的人生态度、人格理想、审美趣味各不相同,但二者真正做到了兼容并蓄,不仅为古人指明了人生的方向,也深深地融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为中国人民形成正确的“三观”提供了很好地基础性作用。国人要真正做到儒道互补,就必须学会儒家的积极入世,但切忌急于求成,这时就需要人们结合道家出世的态度,镇静从容,以退为进。因此,人们在理论上需要将儒、道融合,在社会政治中要让儒、道并行,在人格修养上则要儒、道双修,以此来积蓄力量,为更好地前进做好前期准备。
(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简介:乌晨雪(1994-),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