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红、林海音、迟子建作品的文化精神探究

2021-09-22秦燕南

牡丹 2021年14期
关键词:林海音佛家迟子建

秦燕南

20世纪的女性作家关注人类的精神困惑、生存处境和现实生活,用女性细腻、柔软的笔触描述了精神之痛、生存之难,用超现实的手法描述了女性的困境,也用温暖、爱影响着女性。本文从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精神两个层面,探讨萧红、林海音、迟子建作品的文化精神。

萧红、林海音、迟子建是20世纪颇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她们深受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影响,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精神,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传统文化精神的渗透

文化是绵延不断的。20世纪的作家在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同时,也保留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两种文化的影响下,她们的审美方式、心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下,她们寻求解脱,渴望抚慰心灵创伤,成功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方法。尽管三位作家都吸收了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创作中,但是却有着显著差别。

(一)萧红作品的佛家意识

佛家哲学蕴含着对于宇宙、人生的洞察与思考。20世纪的作家对佛家哲学非常认同,也从中汲取了力量。萧红师从鲁迅,她继承了鲁迅的思想。另外,坎坷的经历也让萧红对佛家哲学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为作品赋予了更多的虚无和空寂。

佛家哲学认为,世间万物都生活在苦海中,任何欲望都可能成为悲哀与痛苦,要走出困境,必须要做到顿悟和虚无。因此,萧红作品中的主人翁在面对苦难、坎坷时,都报以超然态度。例如,被折磨致死的小团圆媳妇、美丽又哀伤的翠姨、空有梦想的耿大先生……在萧红来看,人生是悲剧。萧红作品中的人物尽管命运悲惨,但是都有超脱生命的禅意。在关于生命归途的研究中,萧红作品中蕴含着佛家哲学中的虚无意识,例如,小团圆媳妇死后变成了一只大白兔,在桥下整夜整夜地哭泣。

佛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对于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萧红将自己对佛教思想的参悟融入作品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反映了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存状态,有着超越人生的感悟。

(二)林海音作品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从日常现实角度来思考问题,倡导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在世俗生活中获得幸福和安宁。林海音在经历了人生困境后,体会到人的渺小和无奈,并获得了内心的和谐和宁静,因此,她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儒家思想。林海音自小生活在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父亲逝世后,林海音承担着家庭重任,后来,又嫁入了大家庭,她的前半生目睹了封建家庭的历史演变,这给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之自觉回归儒家传统。

林海音的作品中充满着对安居乐业的眷恋,其作品多是描写家庭,作品中的女性人物都将亲情作为生命。林海音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大多是知书达理的,为了家庭,她们忍耐、顺从,用从容的心态来对待逆境。当然,林海音的作品中也有大量悲剧式婚姻。

(三)迟子建作品的道家超然态度

迟子建作品中有很多美丽的场景,她书写了大量原始的自然景色,其作品中蕴含着对于自然本性的追求。道家思想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自然是宇宙万物的存在本源,有着至高地位。道家思想要求尊重自然,一切都要从自然出发,以实现天人合一。迟子建的作品自然神秘而美丽,人与天能够互相感应;在面对死亡时,人物能够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当老人死去后,人们并没有太多的悲伤。这是因为在道家思想中,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外一种开始。在道家思想中,天地万物都有密切联系,现代人在出现精神困境后,只有找到生命的存在意义,才能走出精神困境。迟子建的作品关注了人性、生存、心灵,充分体现了道家哲学。

二、对家园精神的思考

(一)难忘的童年

人对于过去总是有着难忘的记忆,这也是作家宝贵的人生财富,当作家将这些人生感悟表达出来的时候,就是精神财富的共享。萧红、林海音、迟子建的作品中都有关于童年的叙述。

童年对人的一生有深刻的影响,也是作家的创作源头,直接影响着作家的想象力、感知力和艺术追求。萧红的《呼兰河传》描述了记忆中的童年生活,后花园中玩耍、储藏室内寻宝、被窝里学诗、赶鸭子下井等,这些场景生动有趣,一直让她魂牵梦萦。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萧红尝尽了悲哀与痛楚,内心有很多的恐惧和孤独难以排解,只有在呼兰河的美好生活才让她有归属感。

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用纪实的写作手法记录了亲人的相处和大自然的变化。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描述了主人翁小英子的童年往事,童年的小英子遇到了很多可爱的人、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尽管时间在不断流逝,童年的美好却得到了保存。作家通过对童年的怀念找到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精神家园,尽管她已经长大成人,但是对童年的记忆依然深刻。

(二)对家的热爱

对于家的热爱是萧红、林海音与迟子建作品文化精神的一种。人都是恋家的,这是人类文化的特殊情感因素,对于个体的思维方式、情感取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对于家的感情更加深厚,家是人们的安身之所。在作者眼中,家是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萧红曾经在作品中描述了童年时的家,尽管她的家十分冷漠,但是在叙述中,读者依然可以感受到家的柔情似水、温馨趣味。对于家的回忆浇灌着萧红成年后的孤寂心灵。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将她的家塑造成理想的精神家园,令人感到温暖。

(三)对爱的渴望

爱是人类的一种情感活动。在萧红、林海音与迟子建的作品中,处处可见对爱的渴望。在《呼兰河传》中,萧红回忆了自己的祖父,祖父宽和、仁爱,十分喜欢孩子,又善解人意。在萧红看来,祖父代表着爱和温暖。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爱的渴求,她描写了家人之间的爱,也描述了学校、社会中的爱。迟子建在《重温草莓》中描述了梦中父亲的身影,父亲去世后,放心不下女儿的前程,运用自己的能量为女儿照亮了象征希望的草莓,情感十分真挚。

同时,作家的作品中也描写了关于家的残缺与爱的缺失,这是作家陷入创作困境的重要原因。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多次说“我的家是荒凉的”,写出了她心中的苦涩,从小没有享受过完整的家庭关爱,祖母寡情、父母冷漠,只有祖父能给她少许的温暖。

对于爱的渴望是林海音创作的着力点,她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从大陆到台湾的家庭的沉浮。在《晚晴》中,姚亚德从大陆迁至台湾,家庭破碎,妻离子散,他渴望能够迅速在新环境中建立新家,但是现实却又给了他新的打击。

迟子建的作品中经常流露出对亲人的怀念。在《白雪的墓园》中,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新年,家庭被笼罩在巨大的悲哀中,母亲、孩子都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这个新年,家庭的破裂让情感变得残缺。

三、结语

萧红、林海音、迟子建是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她们非常关注文化精神世界的构建。她们将真挚、纯真的情感融入对人生的思考中,让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与魅力。

(黄河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林海音佛家迟子建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秋的气味
那些回不去的城南旧事——读林海音《城南旧事》有感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试论迟子建新作《群山之巅》的诗性呼唤
迟子建:为何能长期保持高水准的创作?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林海音与琦君
谦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