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视域下高职软件专业课程内容构建问题思考

2021-09-22方俊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方俊

摘  要:教学内容的重构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在素质教育视域下,专业课不仅要承担专业知识传授的任务,还应该包含专业技能的培养、职业习惯的养成、专业人文素质等职业素质培育的任务。由于高职软件专业没有统一的专业规范,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没有统一标准,有些课程内容选取稍显随意,没有从专业课程体系的角度通盘考虑,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非常不利。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课程体系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根据目标思考如何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的课程内容,并基于工作过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非常必要。本文以分析和建模课程为例,具体讨论了如何确定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以及如何合理进行课程设计,这些方法对于其他专业课程同样有效。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职教育  课程内容构建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6(a)-0119-03

Though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of Software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y education

FANG Jun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4 China)

Abstract: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y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s should not only undertake the task of impart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include the task of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skills, professional habits and professional humanistic quality. Because there is no unified professional standard for software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re is no unified standard for the setting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some course contents are selected at random, without overall consid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is very unfavorabl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hink about how to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content suitable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s, and reasonably organ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Taking the course of analysis and model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determine the course objectives, determine the course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objectives and how to design the course reasonably. These methods are also effective for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 Words: Quality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reform

1  素質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素质教育的理念最初是为了打破应试教育的禁锢而提出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从用人单位来看,考量毕业生的要素除掌握必须的专业知识外,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职业素养是职业岗位所需的一系列关键职业能力、必备职业情操与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集合,其内涵包括思想道德品质、专业技能、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多个方面。目前,各校都在开展的课程思政教育就是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职业教育过程,另外还开设有心理辅导类的课程,这些都属于素质教育范畴,但这些还不能涵盖素质教育的全部。职业素质的培养涉及面非常广,包括思想品德、身心、人文、专业等多个方面,专业技能相关的职业素质培养因为与专业相关,没有一门共性课程可以开设,一般采用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方式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

专业课不仅仅承担专业知识传授的任务,还应该包含专业技能的培养、职业习惯的养成、专业人文素质等职业素质培育的任务。要做好这些,需要专业课教师不断地进行专业课教学改革,将专业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这些改革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教学条件的建设、教材内容的构建、教学方法的革新等方面。

2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构建

2.1 基于课程体系及课程性质思考课程教学目标

高职软件专业课程体系没有统一的规范可循,各校都是根据自身情况构建,但各校的课程体系大同小异。按课程功能分类,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程序设计、数据库、软件工程相关知识等几大块。从课时安排上看,重点都放在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模块,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在软件工程教育方面课程安排相对较少,一般只开设软件工程、软件分析和建模、软件测试3门课程,有些学校前两门课只开设其中一门课。这样设置主要是考虑到高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学年少的因素。而在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中,设置了多门课程进行工程能力的培养,包括需求、设计、软件过程、质量控制、项目管理等。对比本科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高职软件专业课程体系在软件工程方面的课程安排明显偏少。这类课程偏少使得高职学生在软件工程职业素质培养上存在不足,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体现非常明显,部分学生缺乏独立分析设计软件系统的基本能力,有些学生甚至软件需求描述都写不好。

软件行业从业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一个合格的软件开发人员除了具备良好编程能力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对复杂系统分析建模的能力、软件设计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分析和建模课程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复杂软件系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高职软件专业,因相关课程设置较少,分析与建模课程担负了培养学生对复杂系统认知、抽象、分析、设计能力的重任,应该受到重视。因此,应根据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情况,合理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其真正肩负起培养高职软件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的重担。另外,分析与建模课程应以软件工程为前导课程,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软件工程知识。但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开设软件工程课程,如笔者任教的专业,就没有开设软件工程课,因此在设计分析和建模课程时,还应该考虑在课程中加入适当的软件工程的内容。

综上所述,高职软件专业软件分析与建模课程应根据课程体系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基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需求获取能力、需求分析能力、根据需求构造系统的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的能力、软件逻辑设计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及使用可视化建模工具构造各类模型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在课程中注意传授学生软件开发过程知识以及软件工程相关的基础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2.2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思考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应围绕课程目标构建,坚持理论够用就行,重点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质。

目前,软件分析与建模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以UML为主线,主要教学生学会各种UML图形和其在件开发各阶段作用,是以教学生会读UML为主要目标,使用UML进行系统建模为次要目标,在使用工具对系统进行分析和建模的能力培养上做的不够。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显然与前述教学目标存在差异,应该进行重构。

首先,在内容选取上应考虑课程体系中软件工程相关课程设置较少的特点,尽量将一些软件工程思想教育方面的课程内容引入。根据《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在软件工程本科课程设置中分析与建模课程的具体的知识点分类包括需求基础、模型分类、分析基础、需求基础、需求获取、需求规约与文档、需求确认等。这些知识并非一门课程全部涵盖,其涉及多个课程,包括软件工程导论、软件构造、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详细设计、软件过程与管理等。这些课程在高职软件专业基本都没有开设。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及课时安排,不可能在一门课中将所有这些知识都覆盖,应基于教学目标对知识点做相应取舍,理论性的东西尽量裁剪,够用就行。基于这一指导思想,结合职业素质培养需要,制定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

其次,在具体内容构建方面,应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念。理论知识尽量简单描述清楚就行,重在动手实践,在实践教学中以促成学生职业习惯养成为抓手,使学生形成先建模后代码的理念,这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2.3 基于工作过程思考课程设计

分析和建模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构建和理解复杂系统的各类模型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基于软件开发过程组织教学内容。课程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学生熟知的软件项目的建模任务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典型建模工作流程,包括业务建模、需求、分析、设计等几个建模工作流程。通过讲解这几个工作流程的任务目标和完成任务目标所需的建模知识,并带领学生实际完成工作流程的任务,使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既学习了建模知识,又充分理解模型在软件开发中的具体作用。这种方式还非常有助于学生的职业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形成要开发软件必先构建软件模型的共识和习惯。基于建模工作流程组织课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3  结语

教学内容的重构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由于高职软件专业没有统一的专业规范,有些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稍显随意,并且没有按照专业课程体系做通盘考虑,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非常不利。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课程体系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根据目标思考如何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的课程内容,并基于工作过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潘加宇.软件方法(上):业务建模和需求[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2] 张国有,白尚旺,郭银章,等.基于计算思维的软件分析与建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8(2): 54-58.

[3] 李芳玲,王同娟.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方向及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设计[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9(16):112-117.

[4] 刘永昌,白延泉,杨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策略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1): 113-115.

[5] 胡敏兰,史玉民.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0(3):84-87.

[6] 魏红伟,袁江,田杰.“双创”背景下高職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1-23.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