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培养工作探析
2021-09-22金丽
金丽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满足人们的需要。
笔者所在学校坐落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街道。香山之名,缘起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曾有组织在此地的山岭间遍栽香草,史称“阖闾种香”。学校秉承“种香传馨”之校训,让生命“各成其香”。
学校为2017年新建启用,截止到本学期共有一至五年级45个班,教师人数共计120人,其中35周岁以下105人,占总人数的87.5%。新教师本科率100%,更有多人为研究生学历,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接受新事物快,工作热情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个性鲜明,有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但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缺乏教学和管理经验,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对课堂生成性学习的把控能力不足,“模仿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然而,每一位新教师就犹如“香草”的种子,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发展因素,每个人都有自身积极因素,要帮助他们找到适切的发展目标和成长路径。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制度,建设适应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一、研发新教师专业发展“助推器”
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再到成熟型教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激发教师内驱力,不断学习、积累、反思,将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古代哲学家王充认为,“人生莫不有力”,就深刻体现出每个人都是有发展潜力的。
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我认为关键是唤醒、是激励,激发新教师自主发展、主动发展,而不是强制。因为教师是独立的个体,外在的管理带来的仅仅是服从,只有自主投入才能促进主动进步,进而专精。因此,作为管理者,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找到自我,让新教师感受不一样的自己
通过个体剖析,规划个人年度发展蓝图到团队互评、领导点评,再到开展“我心中的好老师”寻访活动,引发教师思考:你在团队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在团队中是否不可替代?引导每一位教师寻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找到唯一的、独特的自我。与此同时,可以为每一位新教师建立“专业成长袋”。学校激励加上新教师奋发向上的内驱力会促使他们走得更稳更快。
(二)搭建平台,为新教师寻找不一样的精彩
由于我校新教师70%以上为苏州大市以外的教师,学校利用传统节日,如教师节、青年节、妇女节、端午节等时机,开展包粽子、个人才艺秀、美文诵读、欢乐迎新等活动,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平台、定制舞台,提供适合自己展示的舞台,让每一位教师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真正体现学校教育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美好境界。
(三)多样评价,让新教师体会不一样的幸福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学校定期开展“教育小故事”宣讲会、“感动你我他”典型事迹分享、“香山好人”优秀事迹介绍,再到每学期校级“七认真先进个人”“香山杯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正副班主任”“教科研先进个人”的评选,使教师在个体评价和团队展示中体会职业满足感和幸福感。
不管何种方式,只有真正做到唤起教师重视自我实现的发展,新教师发展的内驱力才会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为专业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打造新教师专业发展“加油站”
参加工作的第二到第五年,是新入职教师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学校积极探索将教研、科研、培训紧密结合的“研训一体化”模式,建构研修课程体系,锻造教学基本功,强化专业发展引领,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点亮教师成长的高光时刻。
(一)用制度保障新教师专业发展
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写道,“一种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坏人做好事。”可见,制度对于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如笔者所在的新学校而言,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制度,在制订过程中就要充分体现民主性,教师、行政共同参与研究,充分關注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如我校制订的新教师理论学习制度: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科目自学各科新课程标准,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教改前沿的理论文章,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按照教科室要求,定期完成学习任务。每学期由师导处检查、考核教师学习情况,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以基本功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
作为教师,娴熟的基本功是基础。我们通过组织青年教师“三个一”基本功竞赛,以赛促练,让教师在各种比赛活动中展示自我。同时,通过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业务活动,全方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学习、进修和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坚持校外“三请”:邀请教育教学专家来校做讲座、辅导,拓宽教师教育教学视野;邀请市区教研员经常来校指导课堂教学,并指导教学“七认真”工作;邀请兄弟学校领导与名师来校介绍教育教学经验。
(三)以教学研究提升新教师专业水平
教育科研是每个教师身体力行的事,我们要引领新教师从自身课堂困惑中发掘素材,通过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同行请教等方式解决问题。比如,小学数学同伴合作学习提高成绩的实验研究,就可以通过课堂,关注同伴合作使用的频率,用了几次?用了多久?整个一堂课,教师占用多长时间?学生占用了多长时间?学生成绩有无提升?工作中,要充分鼓励和指导新教师积极参与微型课题研究,根据学科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以课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三、构建新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教育原本就是一种传承。转变教师独立行走方式,构建新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通过合作对话、交流共享、共同发展的方式,激活彼此的智慧,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在学习研究、合作分享中实现共融、共练、共润、共赢。
(一)师徒结对
师徒结对是有目标、有计划、阶段性、系统性的经验传授过程,更是师徒双方互动、互赢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学校以双向选择为方式,进行“师徒结对”,为每位新教师配置一位专业指导教师和一位德育指导教师,谦逊从师,耐心为师,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班级管理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使青年教师能较快地适应教育岗位的基本要求,在上课、备课、反思,以及班级常规管理、教育教研等方面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共同体教研
开展共同体教研活动,以“磨课”“上课”“评课”等系列活动促使青年站稳讲台、站好讲台。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舞台、成长机会,利用兄弟学校教研、区联盟组教研、校本联片培训等方式,让青年教师全面接受检阅,增强其胆魄,锤炼其技能。从教案到练习,从目标到反思,集体教研,以老扶新,智慧共享。
(三)集体研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教师需要“终身学习”。读书是教师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每一位教师成为“读书人”,是一种职业召唤,一种义务,一种责任。学校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偏好与同事组建学习研究共同体,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精读学校推荐的共读书目,如《教育的细节》《致青年教师》《教育,让梦想成真》《映照课堂的教育科研》等,并举办阅读分享会、線上读书会等,引发青年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深度思考。我们采用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要求3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完成一份《教师阅读记录》,每学期做一次阅读交流、撰写一份读书心得,从而加快新教师的成长步伐。
心中有理想,前行有力量。对于新入职的教师,激发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对学校的认同是第一任务。
心中有规划,前进有方向。学校领导、导师团与新教师一对一沟通,引导他们从特长、兴趣出发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与方向。
学习有计划,发展看得见。学校有计划地组织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活动策划等专项培训,帮助新教师“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练好内功、抓好活动、发展自己”。以笔者所在学校2018年新入职的22名新教师为例,两年来,在学校系统的新教师培养机制下,共获省市区级荣誉表彰23次、4人在区级及以上教学竞赛中获一二等奖、16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区级及以上奖项,更有4人所主持的微型课题获得区级立项。
每一位新教师都是一粒独一无二的种子,学校要像农业生产一样,遵从“种子”的生长规律,用心血去耕作、栽培,预约每一份独一无二的成长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