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绩效视角的精准产业扶贫评价研究

2021-09-22李添瑜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产业扶贫绩效精准扶贫

李添瑜

摘 要:精准扶贫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的工作。以当前精准产业扶贫为背景,从绩效视角出发,对精准产业扶贫的现状与绩效评价现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绩效评价的目标导向原则、真实性原则、过程公开结果透明原则、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合理原则。通过对精准产业扶贫绩效评价的研究分析得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等是精准产业扶贫过程中的主要核心影响因素。

关键词:绩效;精准扶贫;产业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5-0034-03

“精准扶贫”是国家对原来的“粗放扶贫”体制机制的完善,需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选择、扶贫资金精准使用、扶贫措施精准制定与实施,从而实现精准脱贫。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精准扶贫”的指示后,“精准扶贫”就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精准扶贫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就精准产业扶贫及其绩效评价提出了新要求如表1所示。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扶贫模式,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是精准脱贫的重要保障。据调查,近年来我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扶贫主导产业,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覆盖面最广、减贫效果最好的扶贫举措。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以上,在偏远的山区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扶贫工作依然十分艰巨,故精准扶贫还是当今工作的一个重点,要通过大力引导和扶持,使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只有提升产业扶贫的精准度,建立产业扶贫的长效评价机制,才能保障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我国精准产业扶贫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精准产业扶贫是让贫困地区真正得到实惠,达到稳定增收的预期目的。但产业扶贫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种了之”“一养了之”,如若缺乏后续的跟踪监管与服务,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要想更好地助力于产业扶贫,就必须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

(一)我国精准产业扶贫现状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也重在精准。自2013年“精准扶贫”政策开始实施,我国各省市在近年来通过多种举措与途径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特别注重发展扶贫特色产业,着力解决龙头产业带动、产销对接、产业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提升产业扶贫质量,保障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序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精准产业扶贫工作成果。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五年来农村累计减贫6 853万人,减贫幅度接近70%。

2.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精准产业扶贫的支持。国家实施脱贫攻坚行动以来,为确保精准产业扶贫成效,政策相继出台了各项扶贫支持政策,如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就提出“十三五”时期,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立了以“六个精准”为原则,大力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工程。这些扶贫政策,为产业扶贫的精准措施制定與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

3.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项目。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在扶贫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很好地带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地区实情,从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种植、环境保护等方面着手,将贫困地区的地方特色、产业、村民居住环境进行了合理有效的规划,在资金投入方面也积极利用了金融行业扶贫项目为整村推进项目引进资金。

4.多举措并行夯实脱贫攻坚根基。各地根据扶贫产业的发展格局,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力的措施。如优化谋划产业扶贫项目、因地制宜选准扶贫产业、加大建设扶贫产业基础设施等,向脱贫攻坚一线聚焦发力,做好精准产业扶贫工作。

(二)我国实施精准产业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扶贫贵在“精准”,针对不同地区的环境、状况来实施具体举措,想要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关键就是要搞好产业扶贫。但在当前精准脱贫攻坚背景下,我国产业扶贫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产业项目落地难。在实际工作中,产业项目的具体实施及落地工作存在困难,有针对性的脱贫计划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且农村贫困户普遍存在缺资金的同时还缺技术、缺服务等问题,农户对于发展一些新的产业项目顾虑较多,参与新型经营主体的意愿不高,导致产业项目难以推动。

2.产业项目后续配套不够完善。农村精准产业项目扶贫,不仅需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还需形成生产服务体系。从项目产品技术的标准、技术的开发与服务、原材料供应、产成品的制作及销售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产业项目的后续配套无法到位且严重不足。

3.产业项目选择及措施制定不精准,项目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只有扶贫项目有质量,产业发展才能有保障。目前,产业项目措施的制定不够精准,大多数的贫困地区在确定扶贫产业项目时,比较注重选择那些开发基础好、发展潜力大、技术成熟可靠、覆盖面广,尤其是贫困群众积极参与,能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的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而把地方特色资源融入一体的精加工、深加工龙头企业较少。且产业扶贫项目回报期长,易受天气、技术、资金等各方因素的制约,贫困地区对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项目发展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二、精准产业扶贫与绩效评价研究述评

学者们对于精准产业扶贫绩效有关的研究始于2015年,2017年开始研究成果增加,与绩效相关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现有研究表明,精准扶贫的根本在于产业发展,绩效评价是保证精准扶贫成效和产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关于精准扶贫绩效评价问题,研究者进行了广泛讨论,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通过如何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框架、如何使精准扶贫项目提质增效以及如何调适精准扶贫政策三大问题加以展开[1]。

猜你喜欢

产业扶贫绩效精准扶贫
广西省产业扶贫探析
践行“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超10倍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浅析迪庆州精准扶贫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