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沉浸式阅读促进初中英语有效表达的实践研究
2021-09-22王明杰
【摘 要】沉浸式阅读是深度阅读的基本形式之一。初中生英语阅读中较缺乏的就是沉浸式阅读。通过沉浸式阅读,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篇章,更全面地把握文章内涵,更准确地感受阅读文本中的知识应用方法和应用场景。文章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视角出发,探讨如何通过良好的沉浸式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英语有效表达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沉浸式阅读;初中英语;有效表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8-0119-02
初中英语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还为了通过这一学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其终身成长奠定基础,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沉浸式学习能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和认识英语,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沉浸式阅读提高英语学习水平,还要重视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真正让学生借助沉浸式阅读促进学生英语有效表达。
一、目前初中英语沉浸式阅读的现状
实践是语言学习和深入提高的重要途径,沉浸式英语阅读环境能让学生在环境中对所学语言随时使用、频繁使用、正确使用。由于沉浸式英语阅读环境的缺乏,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英语的语言思维、用语习惯、语义理解、语感培养等方面難以得到更自如、充分的锻炼,学校的英语课堂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沉浸式阅读教学的开展受到阻碍[1]。因而,教师要注重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环境的营造,并与课外知识相结合丰富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发挥英语教学的综合效应,让学生实现沉浸式阅读。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也会影响沉浸式阅读教学的有序开展。
如一些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习惯使用中文思维,限制了英语思维的养成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改变。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创新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沉浸式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以沉浸式阅读促进初中生英语有效表达的作用
(一)转变阅读视角,加深阅读理解
沉浸式阅读意味着学生要自主、全情投入到对文本的学习、理解和解读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鞭策、被催促地完成应付式的阅读,而是化被动阅读为主动的知识探索和学习。沉浸式阅读中,阅读视角的转变增强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学生愿意配合教师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理解和分析,也能更丰富、更深入地习得语言知识、能力、方法等,其阅读理解水平和能力也能相应地水涨船高。
(二)丰富阅读体验,提升表达欲望
学生通过沉浸式阅读能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自然也能通过文本阅读、听说读写训练、情境实践等不同形式,实现对各类知识的应用。学生在环境中能对获得的丰富阅读体验实现无意识向有意识的输出,并在输出中不断深化语言的习得,且不断强化。这一过程既能满足学生的表达欲、表现欲,也能帮助学生发展现语言应用能力和养成英语思维习惯。
(三)营造语言环境,培养表达习惯
沉浸式阅读需要学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在较稳定的语言环境中,保持全情投入的一种阅读状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能让其学习更高效,并在不断的习得与表达中强化和发展自身的英语思维、表达习惯,最终让学生能脱口而出地进行流畅、准确的英语表达。
三、以沉浸式阅读促进初中生英语有效表达的实践探索
(一)丰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表达
开展沉浸式阅读,教师应当从最直接、最能影响学生英语阅读的教学形式出发,结合先进的教学技术,以满足学生客观发展需要为前提,与时俱进地创新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元素丰富的课堂环境,有效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其主动表达的动力。
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Section B 2b的阅读,结合本单元一般过去时态表达了主人公的假期旅行经历。旅行、大自然、运动,都是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尽可能用英文表达与之有关的生活经历,将课外生活与课内学习有效连结,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感,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时,教师还可借助网络资源将文本内容以图片、音频、课文(作为旁白字幕)结合的视频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从纸面阅读转变为观看视频的阅读方式,增强教学趣味性,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观看视频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总结和描述,同时借助思维导图启发学生梳理文章线索,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在课件中融入课文中的“paragliding”,“Weld Quay”等与运动及景点有关的课外趣闻介绍,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英文表达,增长见识。这一教学能改变学生埋头读课文、教师讲解的单一形式,通过课件、视频、思维导图等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式引导下,有效增强阅读的探究动力和表达欲望,强化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沉浸式阅读体验。
(二)重视创设语言情景,鼓励学生合作表达
语言情景的创设是一种有效的语言学习环境营造方式,能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和实践突破文字的单一限制,在多样元素影响下对阅读内容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并在多方作用下实现快速有效的语言学习、应用。为激励学生自然地开口或动笔表达自己,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多创设与教学相适应的英语语言情景,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2]。
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3“Is this yourpencil”Section A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要能够识别、理解并掌握包括“This/That is my...”,“These/Those are my...”等重点词句及单复数形式变化规律,还要掌握人称代词主格、宾格的单复数变化等语法知识。对许多小学英语基础不牢固,不自信,不敢开口的七年级学生而言,要做到流畅、勇敢开口表达并实现知识的内化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可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阅读、理解、应用。如学生可先结合家庭情况运用单数基础句型如“That/This is my...”进行练习,而后再逐渐转为对应的复数句型练习。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小组成员互相帮助、耐心倾听和交流讨论,实现不同水平学生的相互促进,提高小组整体的参与度。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绘画、文字描述、角色扮演等形式来介绍家庭情况,以增强代入感。教师从旁指导时,也应扮演一定的角色,避免影响学生的体验。
语言情景不仅能从环境上让学生更投入学习,减缓紧张感,还能帮助学生在团队中获得安全感。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良好的沉浸式阅读状态,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水平。
(三)重视课后阅读延续,深化提高表达水平
在教学中,往往存在学生正乐在其中而由于下课铃声、教学安排等被迫中断学习状态的问题,这不仅会打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沉浸式阅读状态的保持和深入。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课后阅读的延续性,通过设计有效的课后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延续沉浸式阅读状态[3]。如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设计为语言情景下的作业形式,将英语知识的记忆转化为对应主题、语法的情境对话或模仿造句;让学生课后观看课堂阅读内容拓展的趣味视频,归纳总结更多的知识,并在下次课前进行自主展示;鼓励学生选择课堂阅读时感兴趣的要素,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以英文为主来呈现读后感、改编成果等,以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动力,让学生的沉浸式阅读状态得以延续和强化。
英语学习需克服的一个问题就是许多学生无法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处处用英语、时时用英语。可以说,沉浸式阅读的重点在于语言环境的营造,通过环境的作用配合多种形式的教学法,发挥综合效应,引导学生自然、自主地深入理解文本并应用文本,加快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效率,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秦洁荣,李洁.沉浸式语言教学法与初中英语教学改革[A].四川大学出版社.《外国语文论丛》第6辑——初中英语教学专辑[C].《外国语文论丛》编辑部,2012:7.
[2]赵福英.沉浸式英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2).
[3]傅向萍.沉浸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J].校园英语,2019(12).
【作者简介】
王明杰(1985~),男,汉族,甘肃天水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