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翻转课堂 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2021-09-22周福红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翻转课堂

【摘 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要想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不错的选择。本文以《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为例,探讨翻转课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翻转课堂;《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1-1270(2021)18-0107-02

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创设自主性更强的翻转阅读课堂,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享受者,能与作者像挚友一样进行深入的“交谈”。

一、翻转课堂运用于语文教学的价值分析

翻转课堂模式运用于高中语文教学有重要价值:其一,翻转课堂模式满足了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当前新课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关注学生本位,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其二,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可以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能以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形成更加健康的高中语文教学生态。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立足知识内化,引导学生深度阅读

翻转课堂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其构建的知识传递机制可以将课内与课外关联起来,使课堂的有限时间得到更有效的配置,让学生能更好地完成知识内化,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1]。

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笔者专门设定了导入环节,在导入中融入当时的社会背景知识,介绍作者及刘和珍的事迹,然后再进入课文的基础知识教学。此前在其他课文的导入中,笔者为讲述清楚文章创作背景,花费了15分钟,教学节奏受到严重影响。为避免“事故”再次出现,导入《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课时,笔者就以翻转课堂的模式来进行,将没有难度、只需要单向传递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上传到微课平台,让学生在预习时观看,这样课堂上就有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内化的任务。所以课堂中,教师要有准确的教学目标,让师生间、学生间的讨论朝着更加充实的方向发展。这样的优化处理,可以使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的探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2]。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还需要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

如《记念刘和珍君》的课文中,作者有这样的表述“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与作者在文章前面说的“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这是否存在前后矛盾呢?教师引导学生对这样的细节进行鉴赏。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深度思考的格局得以构建。教师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微课视频,有详细版本的,有正常版本的,有简要版本的,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可以观看不同版本的微课。详细版本将课本基础知识、必会内容作为详细讲解内容;正常版本将重点放在对文章语言的精细化分析上;简要版本将重点放在熏陶学生精神上,倡导以对比分析和举例子的方式学习文章。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情况选择对应的微课,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随时暂停,以使课前预习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实际翻转课堂优化设计中,教师要懂得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依照学情进行分层设计。虽然分层次教学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但教学效果是显著的[4]。

(三)强调知识的拓展,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新视野

翻转课堂可以使学生在课下就夯实基础知识,让教师可以更好地做好课堂时间的优化布局,让与核心问题相关的知识内化任务都在课堂上进行。依靠翻转课堂模式,教师可以拓展知识为节点,增强课堂内与课堂外素材之间的关联,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使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

课堂上学习完《记念刘和珍君》的文本后,教师可以引入更多关于作者鲁迅的名人轶事,让学生去寻找同一时期同一背景下,其他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评价,对比分析鲁迅与其他作者的不同,开展鉴赏活动。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选择一定角度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使知识的拓展进入更加理想的状态。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因此进入阅读的新视野[5]。

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作家写的文章开展比较阅读活动,如同一时期林语堂的《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林语堂的这篇文章,让学生分析两个作者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分别对两位作者笔下刘和珍的形象进行提炼,由此慢慢过渡到文章鉴赏的状态,思考两篇文章相同的主题是什么,在写法上有什么差异,在内容侧重点上有何不同。鲁迅的文章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手法,林语堂的文章以记叙为主导;前者侧重于描写“三一八”惨案,后者侧重于赞扬为国捐躯的进步青年,表现出作者的悲愤之情和抗议之情。在这样的拓展阅读活动中,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也会更深入。

(四)建立反馈机制,设计针对性作业

翻转课堂中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主体地位的呈现,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将翻转课堂模式融入阅读教学中,还需要建立对应的反馈机制,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反馈的信息,应成为新的学情,教师需要迅速判定,然后依照新的学情,设计出更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这也是后续微课设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如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时,不少学生对如下问题的理解不是很到位:课文第四、五两部分主要追叙爱国青年遇害时的情景,思考这两部分写法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什么?学生的反馈大都比较粗浅,难以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教师针对这样的问题,积极设计了重读细节的微课,并以此为主导,引导学生进入精细化的鉴赏环节,要求学生将此作为课外作业来完成。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对课文进行更深的解读,并慢慢理解到:先写事件概况,再写事件细节。以如山铁证,揭露敌人的暴虐、阴险、卑鄙、无耻的丑恶嘴脸,表达作者的强烈愤慨和无比哀痛之情。也就是说,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能成为后续微课设计的重要依据,这样就可以使整个翻转课堂的系统得以构建,由此更好地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效用[6]。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观,以此为目标和追求,实现课堂的翻转,确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能够不断完善,以应对多变的学情,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时,要注重树立设计意识,尊重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渗透进去,增强教学的交互性,深挖教材,构建精细化的自主探究格局,使信息技术成为服务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李杭媛.高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初探——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阅读”课教学实践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2).

[2]张建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

[3]田洁.“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22).

[4]涂芳.利用翻转课堂培育语文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

[5]陈杰.借助翻转课堂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实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

[6]柳春焘.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9).

【作者简介】

周福红(1974~),男,汉族,甘肃平凉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翻转课堂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云模型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