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视角下的研学旅行初探

2021-09-22宁丽瑞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甘南研学旅行

【摘 要】研学旅行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话题,地理研学旅行是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融入到旅游活动中,是旅游活动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完美融合,地理研学旅行在丰富地理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基于研学旅行的内涵和理念,分析研学旅行对地理教学的作用,结合甘南藏族自治州实际,梳理了甘南地区的研学旅游资源,设计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研学旅行的典型课程案例,最后提出了对甘南地区推行研学旅行的几点思考,希望能为甘南地区中学地理研学旅行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研学旅行;甘南藏族自治州;研学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8-0091-02

地理学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也是与中学研学旅行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可以在研学旅行中得到锻炼。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在地理研学旅行方面可以说是空白,笔者做了研学旅行的尝试,受各方面影响,也仅局限于气象局、环保局、草原景观的参观,没有发挥出研学旅行的本质作用。

一、内涵及理论分析

(一)研学旅行的含义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1]。广义的研学旅行是指旅行者为提高文化修养、增长见识,到异地开展文化性质的专项旅行活动。狭义的研学旅行则是由学校和教师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的校外体验实践活动,是旅行体验和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2]。

研学旅行与旅游有较大区别,旅游六要素为吃、住、行、游、购、娱,强调情感上的满足感,研学旅行六要素为吃、住、行、研、学、践,强调学习和实践。

(二)地理研学旅行的含义

地理研学旅行是根据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出发,将课本上学过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等内容融入到现实的旅行活动中[3]。它不是传统的、纯粹的地理野外考察,它强调研学旅行活动中能体现地理学科思维,能对接并落实地理学科教学。

二、地理教学中研学旅行的意义

(一)有助于丰富教学形式,补充和巩固课堂教学

本文开篇提到的地理学科的特点与研学旅行所具有的综合实践性的特点是不谋而合的。地理研学旅行的开展能够丰富教学形式,解放学生天性,促使其将地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加深学生对地理专业理论的理解,能对课堂所学知识查漏补缺,促使学生实现理论实践双提升,从而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好后,学生能根据学习目标,了解目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地理景观的成因、演化过程等问题不断思考和探究。在研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旅游过程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对某些现象的产生原因提出疑问,找到基于普遍性原理的特殊个例。整个实践过程能促进学生实践经验与课本知识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且能让学生认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研学旅行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知识素养,还要求教师具备研学活动组织能力。在活动开展前,要提前谋划、精心筹备,如确定研学主题相关内容以及研学过程中的路线规划、行程安全、合作单位等,要具体设计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方案。实施研学旅行不仅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考验,还是对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统筹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理论结合实践能力的考验。

三、甘南藏族自治州地理研学旅游资源的梳理

(一)资源总体概况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有多姿多彩的山水美景、蜚声中外的名胜古迹、浓郁古朴的藏民族风情、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文化,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为主的众多河流、奇特的草原风光、独特的高原气候这些都为地理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甘南地区处于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交通方式单一(目前只有公路运输),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地域组合条件差,研学旅行资源开发不便利。

(二)梳理适宜甘南地区地理研学旅行的旅游资源

本文依据旅游資源的性质和特点,根据对甘南地区的实地考察,梳理出了六个地学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两个地学类人文旅游资源。如表1所示:

四、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为保证研学旅行的高效性,教师必需提前进行课程设计,下文是甘南州卓尼县大峪沟研学课程方案:

(一)课程资源

卓尼县无空气污染,高原日照强烈,紫外线辐射强,早晚温差较大,户外活动时,白天应注意保护皮肤(备好太阳镜、遮阳帽、防晒霜等),夜晚注意保暖。

卓尼县大峪沟景区的天气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迭山最高峰海拔与山底的海拔最大相对高差达2400米,据观察,植被的垂直分布差异很大,主峰雪线以上为裸露基岩,雪线以下从高到低依次为高山草场、原始森林、低山草甸草原、灌木、农家田园等[1],色彩斑斓。

峡谷边缘还有丹霞地貌,一座座鬼斧神工的山峰,视角不同,呈现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和各种动物造型,形态逼真,活灵活现。

大峪沟迭山脚下还有各种泉水,其中有喷泉、有间歇泉、裂隙泉和温泉,各类泉水千姿百态,大都喷涌于峡谷之中,峭壁之上;有的刺破峡谷峭壁,奔泻急流,流珠飞溅;有的形成涓涓细流,恬静幽然。

大峪沟还是甘南地区一座拥有丰富资源的原始生物园。天然乔木有松柏、云杉、冷杉等主要树种,有金露梅、银露梅等一百多种灌木,有一百多种药类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金钱豹、雪豹、苏门羚和梅花鹿等共计二十多种保护动物,有酥油蘑菇、羊肚菌、黑木耳等十多种菌类,山珍野果漫山遍野,俯拾皆是[4]。

(二)研学活动目标

①通过实地考察,能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卓尼县昼夜温差大的原因。②通过实地考察,能说出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原理。③通过实地考察,能分析丹霞地貌的成因。④通过实地考察,能说出容易找泉的地質构造。⑤通过实地观察,理解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三)知识与能力的检测

①分析该地昼夜温差大的原因。②想一想,该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五、甘南藏族自治州地理研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一)资源不足

旅游资源中只有“能用于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地理课程教学相契合,才能成为研学旅行资源。哪些能成为地方特色地理研学旅游资源,需要当地教师挖掘时效性强、研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需要当地教师思考。

(二)缺乏安全保障

安全仍然是学校最关切又最缺乏能力保障的问题,安全方面如交通安全、活动安全、食宿安全等,都关系到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对这个问题,甘南州也不例外。

(三)时间很难保证

虽然研学旅行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但由于面临高考,高中地理课时紧张,学生和学校不愿在选修课上花费太多时间,并且开发和实施研学旅行课程前后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高中地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挑战较大。

(四)经费紧缺

研学旅行经费开支预算有时高达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包括食宿费、交通费、景区的门票费和师生意外险等,解决这笔费用对经济较为落后、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状况较差的甘南地区来说非常不易,需要多方共同承担。

鉴于北京、上海、广东、海南等地的研学旅行成效斐然,各地区也应积极尝试,在政策、学校允许的前提下由小到大,以点带面,由单学科融合多学科,由单群体融合多群体,逐步让研学旅行实践在甘南地区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360百科.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EB/OL].(2016-11-30)[2019-12-18].https://baike.so.com/doc/25760119-26894534.html.

[2]郁琦.地理教学视角下的研学旅行探究——以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J].地理教学,2019(21).

[3]刘亚迪.研学旅行: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思考、体验与创新[J].辽宁教育,2020(7).

[4]百度百科.大峪沟景区[EB/OL].[2019-12-18].https://baike.so.com/doc/25827907-26971181.html.

【作者简介】

宁丽瑞(1990~),女,汉族,甘肃白银人,本科,中学初级教师。

猜你喜欢

甘南研学旅行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甘南记事
色与光
快乐研学之旅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一只镀金打火机
甘南小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