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1-09-22付永春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应用策略

【摘 要】读写结合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把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绩,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法。本文就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策略展开探讨,希望能促进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8-0079-02

语文是教育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以适应语文教学的新要求,而初中语文的教学如果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强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对学生学习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改革手段。将阅读和写作以一种巧妙的方式结合可以使学生的交流水平、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均有所提升。

一、理清读写关系,树立读写结合目标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過程,写作则是学生输出知识的过程,阅读与写作能相互促进,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尤为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教师要先厘清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这对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开展尤为重要。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将阅读与写作看作两个独立的个体,认为两者关联性不大,并且更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与阅读能力直接相关。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教师要先树立正确的观念,将以读促写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引导学生把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想法写出来[1]。如在学习《春》时,教师便可以从文字和生活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首先让学生从文中的语言中感受作者对春天花草树木的描写。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受生机勃勃的春天,从而深刻体会文本描写的内容,积累关于写景的素材、手法等。

另外,为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在学习《月亮上的足迹》《看云识天气》后,便可以设计以发现月亮为主题的写作活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自己在月球中遨游会做些什么,会发生哪些神奇的事情,让学生通过想象具化内容,创新写作思维,实现个性化写作。

二、寻找读写结合切入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而写作则是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写作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运用,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生经常出现不知道写什么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学生写作素材匮乏,没有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从目前初中生写作实际来看,一些学生写出的内容逻辑性不强,文字繁冗,缺少对事物准确细致的描写。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采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开展语文教学,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2]。如在学习《斑羚飞渡》时,笔者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学生的不同观点为切入点,让学生尝试改写文本内容。由于学生阅读文本后产生的想法不同,笔者让学生带着不同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斑羚不同命运的看法,在写作练习中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再如讲解完《昆虫记》后,笔者设置了写心得体会和读后感的课后作业,使学生在全面阅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识分析和解读文本,在这一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有效开展读写结合,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找准二者的结合点。

三、模仿式训练,培养读写结合的意识

学生只有具备了读写结合的意识,才能重视读写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融入到情境中,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并思考其内涵,帮助学生从词语、语句、段落等各方面感受文章的意蕴,还可以让学生仿写文章,把阅读文本的仿写作为写作的重要内容[3]。

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方式有很多,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许多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这些句子值得反复品味。对学生来说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能够获得更深刻的感悟。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关于家乡的情境,使学生沉浸在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之中,主动进行作文的撰写,让学生模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语言表达描述家乡的美好,在仿写的基础上锻炼写作技巧。

四、开展创意读写训练,提升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将阅读学习和思维锻炼相融合,有利于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内涵,体会和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主题相似的文章,理解词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阅读时将一些情节性、抒情性的文章加以理解,而后将这种感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前人和今人的情感是相通的,如《乡愁》中作者对母亲和故乡的思念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孝顺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感是一致的,这种情感同样能够影响到初中生。教师可以开展“圆我中国之梦”的主题写作活动,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感情,体会文本深层次的意义,展开思维的翅膀,通过自己的写作表情达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不必一次性写出整篇文章,而是分层次、多段落书写,最后整理出完整文章。这是一种能够将文章中的精髓内化到自己心中的做法,有助于学生感受文学大家之所长。

五、主题式速写训练,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独立的主题,而初中生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够以主题式阅读打开思维,那么就可以在写作手法、写作结构、创作思路、情感内容等各个方面汲取这些文章的精华。教师可以先把同类型的文章整合到一起,让学生在阅读全文时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在了解系列文章内涵的同时,对阅读文本的不同表达和深层感悟加以赏析,此时学生就可以理解多篇文章的共同主题[4]。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学生在阅读时能体会到不同的情感。如教学《故乡》这篇文章时,结合思乡感情,教师可以列举出其他相关的古诗词和文章,也可以影视作品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思念故土、思念家乡的情感。在实现主题式阅读之后,让学生假想自己如果是一名游子,那么对家乡的情感是什么样的。要特别注意的是,同类文章中的描写内容和修辞手法可能会有类似之处,但语言描写却可能“花样翻新”,表现不一样的内容,教师可与学生一起体验并思考围绕同一主题应怎样进行写作创新,实现主题的拓展和延伸。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是对新课程改革的响应。写作能体现阅读的效果,阅读能指导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推进读写结合,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重要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辉东.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思考[J].学周刊,2021(1).

[2]岳毅.初中语文如何有效进行读写结合教学[J].考试周刊,2020(95).

[3]杨玉林.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法漫谈[J].成才之路,2020(33).

[4]蒋息芳.初中语文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浅议[J].读写算,2020(32).

【作者简介】

付永春(1970~),男,汉族,甘肃宕昌人,大专,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应用策略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