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2021-09-22周启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欣赏教学初中音乐实施策略

【摘 要】有效性是指在课堂上教师用尽量少的时间投入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技能和审美素养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多媒体资源的利用,给学生营造多元化的音乐欣赏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对音乐作品的全方位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实现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8-0035-02

音乐欣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教师必须加强对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视,探索并创新教学的形式与方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来提升学生的欣赏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欣赏活动,最终促进他们音乐素养的发

展[1]。笔者结合初中生发展的总体特点,提出了几点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广大音乐教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欣赏

(一)引导学生参与旋律演唱

初中音乐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旋律演唱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不同的音乐作品有不同的主题和旋律,选入音乐教材的作品大多非常经典且具有动听的旋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演唱来感知作品的旋律,背唱歌曲,从而轻松地记住所学的音乐作品,以提高音乐欣赏的有效性[2]。

(二)引导学生参与节奏律动

除了让学生用耳朵聆听音乐,用嘴巴演唱歌曲,教师还要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让学生的肢体也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参与节奏律动,如声势律动(拍手、拍桌子等)、演奏打击乐器,参与节奏律动可以让学生对音乐的节奏产生整体的感知,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同时让以往枯燥、沉闷的音樂教学“活”起来,有利于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如在欣赏《校园的早晨》时,因为这首歌曲是变换拍子,学生极容易唱错,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歌谱拍打自己的身体部位,形成二拍子和四拍子,进一步感知这首歌曲的节奏。

(三)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演奏

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音乐教学,除了上述的旋律演唱和节奏律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演奏。如今很多初中生都接触过或者学习过某一种乐器,教师要在音乐课上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艺的机会,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体会乐器的特点,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逐渐喜欢上音乐课。如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现有的乐器演奏一遍,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参与演奏。

(四)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创编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组创编歌曲、歌词舞蹈动作,让学生感受音乐创作的乐趣,同时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走进音乐之中。

二、对各类作品进行欣赏,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一)欣赏民族音乐作品

由于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值得欣赏。通过欣赏民族音乐,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每个民族的风情和特色,也可以使学生形成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3]。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接触民族音乐作品,如地方民歌、戏曲等,以此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同时也能够弘扬民族音乐。

如在欣赏《青春舞曲》时,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演奏手鼓,带领学生跳新疆舞,还可以与学生交流新疆的文化、服饰、生活习惯等对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影响,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音乐欣赏课堂的有效性。

(二)欣赏国外音乐作品

国外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发展音乐素养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并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如在欣赏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时,学生虽然对这部作品不太熟悉,但是对贝多芬以及这部作品的“敲门声”旋律是很了解的。所以这节课非常适合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作为小老师,一步步剖析作品的内在思想。通过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深度挖掘,学生能体会到那种不怕黑暗、努力战胜命运的意志,不仅能感受到音乐作品的艺术性,而且还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运用对比教学,提高音乐欣赏的有效性

(一)对音乐形象进行对比欣赏

通过对比音乐要素,可以理解不同的作品。如《红旗颂》《伏尔塔瓦河》这两首作品都是赞颂祖国的交响曲,教师可通过对比各音乐要素——节奏、速度、力度、织体等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引导学生适当发挥想象,总结意境与形象表现有何不同,逐步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掌握。

(二)对表现形式进行对比欣赏

不同的歌曲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管弦乐、童声合唱、混声合唱、女声独唱、钢琴独奏等,每一种表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表现形式进行对比欣赏,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刻。如在欣赏《飞来的花瓣》与《蓓蕾之歌》时,可以对比两首作品采用的不同演唱形式。在对《百鸟朝凤》《天鹅》《蜜蜂过江》的欣赏中,可以对比不同的乐器在表现鸟类时呈现出的风格迥异的音乐形象。通过对比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听觉反应和审美感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三)对表演风格进行对比欣赏

针对同一部音乐作品,不同的演奏家的表演风格也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他们在艺术造诣上存在着差异,对于同一部音乐作品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如对比欣赏骆玉笙和韩红两个版本的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骆玉笙的版本听起来大气磅礴,赏心悦目;韩红的版本听起来字正腔圆,唱功不俗。通过对比欣赏表演风格,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同一作品可以有很多种处理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四、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一)将音乐和画面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运用现有的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生动欢悦的情境,通过将音乐和画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美,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上升到更高的境界。以此来增加音乐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活跃课堂整体氛围,让学生直接、快速地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音乐中描述的画面,给学生带来听觉、视觉上的冲击,从而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音乐之美[4]。

如在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的《天鹅》时,教师可以事先从网上下载与这部作品相关的动画片,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具体的画面,再播放这首乐曲,让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画面和音乐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欣赏热情。

(二)再现歌曲场景

多媒体技术可以创造一种有声、有形的音乐情境,能够使学生结合以往的生活体验在脑海中再现歌曲中的相关场景,从而沉浸在音乐之中,在声音和影像的世界中进一步感受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场景,将音乐的欣赏推向另一个高潮,使学生带着想象去欣赏音乐作品,从而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整体质量。

如在欣赏《红旗颂》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国庆70周年阅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时再用多媒体播放这首乐曲,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乐曲中有一部分“黑暗时期的战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战士,为了国家,为了使命,为了这面鲜红的国旗,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这样才能切身感受到红军当时英勇奋战的气概,体会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最后全班起立,共同观看升旗仪式,唱国歌。在这样具体的情境中,更能加强学生对音乐之美的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综上所述,教师应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审美水平,通过多种方式引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層思考,通过开展丰富的欣赏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情境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最终达到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珊.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的有效性教学分析[J].北方音乐,2019(13).

[2]汪露.音乐欣赏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华夏教师,2019(10).

[3]钱雪姣.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分析[J].艺术评鉴,2018(1).

[4]张萍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探讨[J].北方音乐,2016(3).

【作者简介】

周启(1990~),女,汉族,福建平潭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欣赏教学初中音乐实施策略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