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2021-09-22牛婷婷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 要】深度学习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和应用能力,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的长久记忆。本文首先阐述了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特点,随后分析了深度学习导向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8-0021-02

初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阶段,随着初中英语新课标的实施,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导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深度学习理论概念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浅层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和记忆的学习方式,由于浅层学习只是机械地记忆知识,不需要对知识进行整合和归纳,因此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是短暂的,不利于长久的记忆[1]。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采用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上,对知识进行整合和梳理,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对知识进行批判性探究,对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和应用,对知识形成更全面、更长久、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2]。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积极主动的、有目的的、有批判精神的英语阅读学习,并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知识体系中,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深度学习的特点

1.包容性

深度学习是包含浅层学习的,而不是对浅层学习的否定。只有在对知识进行浅层学习、记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而实现最终的深度学习。

2.批判性

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具有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不能一味地接受所学的新知识,而是要对知识进行批判性的理解和思考,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3.递进性

深度学习是在对知识进行浅层学习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批判性学习和再次理解的过程,把机械记忆变成理解记忆,实现思维上由浅入深的递进。

4.迁移性

这里所说的迁移既包含知识的迁移,也包含认知的迁移和思维的迁移,是深度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即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习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整合性

深度学习就是在浅层学习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探究、整合、构建和迁移的过程,因此深度学习具有鲜明的整合性。

二、深度学习导向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本文在深度学习导向下,对某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一)阅读教学内容缺少有效整合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部分教师虽然能够认真地分析学情,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对阅读文本进行理解和分析,但并没有对单元阅读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也没有对教学内容的解析进行深入挖掘,更没有建立起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再加上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难积极参与课堂,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思考,没有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二)阅读教学过程缺少深层合作

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一般都是按照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顺序来进行,且每个阶段会设置1至3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但由于教学时间过于紧凑,学生没有时间深入思考问题,学生之间也没有进行深层合作探究,因此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过于简单,没有创新。

(三)阅读教学效果缺少深度反思

大多数教师都将深度学习的重点放在课前和课中,尤其是课中,但忽略了对课后教学效果的反思。教师没有认真对学生课前和课中的表现进行反思,没有针对学生在课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不能针对相应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也没有学会对学习效果进行反思,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深度学习的顺利开展。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导向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实现英语深度阅读、深度学习。

(一)深度思考,巧妙设计问题

英语阅读问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信息,对英语深度阅读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应单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问题设计,而是应当跳出单元板块,根据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设计出有深度、难度和广度的开放性强、梯度分明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常来讲,阅读前教师应当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两三个有效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并在提问时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在阅读讨论环节,要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教学结束后布置几个有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课下继续探索,实现知识的升华。

(二)深度探索,培养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和探索的习惯[3]。

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批判意识,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尽量给予回答并且循循善诱,不要打消学生质疑和提问的积极性,对于不善质疑的学生,教师应当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质疑。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质疑的同时,还应当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通过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辨,為学生深度学习奠定认知和思维模式上的基础。

(三)深度发散,巧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利用图文结合的手段来表达发散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为发散和扩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起对文章的认识,并通过思维发散来发现文章之外的更多东西,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层发散,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记忆,实现英语阅读深度学习。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关键知识。一篇文章中包含许多知识点,有些属于基本的知识点,有些则属于关键的知识点,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至关重要。学生在进行浅层学习时,并不会分辨哪些是基本知识哪些是关键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文章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帮助学生在浅层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对文章内涵的深度把握,实现深度、有效的阅读和学习。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梳理。说明文、记叙文、传记是英语阅读中常见的几种文章体裁,而理解和理清不同体裁文章的结构,对学生进行深度的英语阅读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一方面在授课过程中要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从而方便学生深层次阅读学习,另一方面也应当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绘制文章结构的思维导图。这一过程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是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实现过程。

(四)深度反思,优化教学评价

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方法进行深度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

首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不应局限于“Good”,

“Well done”等简单的评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评语中反思自己的表现,如“May be you can think more than this one”。

其次,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以往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环节,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对自己的评语和表现进行思考,实现语言的积累和思维的发散,实现自我反思和深度学习。

最后,教师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能单纯地以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设定不同的阅读目标,并不定期抽查学生的阅读学习成果。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技巧上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五)深度拓展,读写结合

写作是阅读的延伸,读写结合是英语阅读深度学习的重要模式。因此教师在学生完成英语阅读学习后,可以给学生布置续写、仿写等多种形式的读写结合任务,让学生通过写作对文本进行更有深度的理解和学习,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在写作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读写结合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达到深度学习和深度拓展的目的。

总之,深度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寻找符合学生特点的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提升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钟晓慧.深度学習理念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生英语,2020(40).

[2]冷佳青.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7(10).

[3]李明远,蔡玉环,高艳芳.核心素养下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评论,2020(9).

【作者简介】

牛婷婷(1990~),女,汉族,河南遂平人,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