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整合路径研究

2021-09-22谢惠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3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学

谢惠娟

[摘           要]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曾指出,高校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作为高等院校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加强医学生对“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道德水平,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培养未来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有着重要意义。立足医学院校教育的特点来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教育整合的有效路径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课程设置体系中,结合医学专业课程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富含医学元素的校园环境,打造有厚度的学生思想教育;根据医学人文特色,深入开展符合医学生特点的社会活动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促进医学院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

[关    键   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教育;整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3-0212-02

近年来,学者不断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关系并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他们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教育的观点。这些观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融入思想教育的实现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的困境与思考等。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大部分学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普通高等院学生思想教育的意义和影响及实现路径,但立足医学院校教育的特点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教育整合路径的研究还比较少,比较有论述深度的研究还不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并总结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思想教育的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综合实体,它具有民族特征、地区特征及时代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二)学生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作为高校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教育只有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使学生思想道德成为有源头之水。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内涵极其丰富。对它的基本精神的理解与概述,往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意见。不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判定标准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共识:(1)要能与当代文化价值相协调;(2)要有广泛的影响,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3)要有激励进步,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归结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包括以人为本、仁爱孝悌、精忠报国、勤俭廉政、敬业乐群、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方面,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医学院校学生特殊的育人作用

医学是神圣伟大的行业,医务工作者肩负着治病救人的重要职责,在医学生的培养中一定要始终坚持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信仰作为职业生涯坚守的底线,不仅要重视医术,更要培养医德。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写道:“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者仁心”的观点,把这些与医学生思想教育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树立医学生“医者仁心”的理念,有助于医学院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经歷过这样思想教育的医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会更好地做到把患者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为守护人类的健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医学生加强对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理解

医学生是未来人们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护工作人员,医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包含仁爱、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的价值体系和精神追求,例如,“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是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将这些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融入医学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医学生的人本主义情怀,加强学生对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理解。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是构建未来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要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工作者,从而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建构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从《周易》所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教诲我们怎样做人做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实际上是为医学生打下人生的底色,关乎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学生接受和认同这些理念,一旦走向社会就不会偏离方向,就会更加用心、用情地关注患者的需求,从而有效地减少医患矛盾。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学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然逻辑、实践探索及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介入治疗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