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炎症”到“癌症”有多远
2021-09-22
新传奇 2021年32期
肠炎: 定期随访防肠癌 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庄競表示,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可引起黏膜隆起样病变,这种病变被称为结直肠息肉或腺瘤。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息肉或腺瘤可能会导致细胞发生突变,形成癌变(结直肠癌)。但只要及时就医,定期观察随访,可防止病变向癌进展。尤其是以下高危人群要注意: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即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形状改变等)的人群、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50岁以上无癥状者。
肝炎: 及时预防免肝癌 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马超指出,肝炎病人转变为肝癌的概率约0.3%。大多数人在肝癌早期没有症状,因为肝脏内部没有感受疼痛的神经,肝脏的表面被膜(肝被膜)才有。只有肿瘤长得很大,或侵犯了肝被膜才会感到疼痛,可这时已经到了晚期。因此,以下高危人群要注意: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的人群、过度饮酒的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的人群、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胃炎: 长期累积才会癌变 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剑指出,一般来说,非萎缩性胃炎会慢慢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当胃炎反复发生,胃黏膜反复受损又修复,胃里会长出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逐渐发展累积,就会导致胃癌。以下高危人群要注意: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的癌前疾病者;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如高盐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的人群。(《河南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