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念长存

2021-09-22杨桂林

含笑花 2021年5期
关键词:进村纪念碑老兵

说到邓富才,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夸赞:“是条汉子,响当当!”确实,支前参战年代他出生入死,和平时期他热心家乡建设,彻底改写大弄瑶寨百余年来未通公路的历史,他本人,算得上是“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扶贫攻坚、强边固防典范。

邓富才是中共党员,在八布当地声望极高,家喻户晓,家住哪灯村民委员会大弄村小组,长期担任村干部、民兵排长。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十余年期间,风雨无阻配合边防部队和侦察部队执行戍边作战任务,荣立三等功,部队官兵亲切称他“邓排长”。

20世纪90年代初,战争硝烟散尽,和平的阳光普照边关。然而,修通出入大弄的公路,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的理想信念犹如一块石头始终压在邓富才的心坎上,让他寝食难安,无论如何他都要打通大弄通往外面的公路。

一直以来,大弄瑶寨是八布最偏远的村寨,地處哪灯大山顶,用悬崖绝壁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长期以来,出入村里只有唯一一条陡峭的山路从山顶而下,直达河谷,用当地群众的话说,出入靠爬行。从八布乡政府所在地的八布街到大弄一直爬坡,步行需要4个多小时的路程,可见生存环境之恶劣,极为罕见。当然,最令邓富才心碎的是当年的支前参战中,因为交通不便,眼睁睁看着受伤的干部战士因得不到及时抢救而牺牲。群众更是过着人背马驮的苦日子。

时光荏苒,时间到了2008年,痛下决心的邓富才,正在率领群众开挖进村公路。然而,修路困难重重,修路碰到的问题比想象中要严重,最要命的是没有开山炸石的钱。情急之下,他突然想到曾经驻扎过村里的轮战部队官兵,让他们帮想想办法,或许事情会出现转机。

一天,邓富才试着给原北京军区侦察大队副政委,战后任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的郐万增将军打电话:

“郐政委,你以前打仗在过我们这地方,寨子现在修进村公路,缺点资金,你方便的时候,能不能帮我们解决一下困难?”

“我呼吁一下。”电话那头,郐万增将军说。

两个星期左右,郐将军打来电话。说:“你们挖路,不是说要点资金补助吗?你耐心等等,我正在想办法。”

将军的话,让邓富才吃下定心丸,看到了希望,信心倍增。

2009年1月,郐将军亲自带着6万元现金到大弄来看望乡亲们,可谓雪中送炭。邓富才用这6万元资金购买了开山炸石的机器。

郐将军回到北京又同广东珠海市公安局长、原北京军区侦察大队连长李彦明说明情况。2009年4月,李彦明带着几个老兵来到大弄了解情况,看望邓富才,同乡亲们叙旧时,看到路虽然挖通了,但还是毛坯路,坑坑洼洼的不好走。李彦明问:“郐政委给的那6万元钱够不够?”

“当然不够。”邓富才说。

李彦明回到珠海发动老兵们捐款,你200元他300元,最多的2000元,一共募捐到49000元汇到大弄,邓富才把这笔钱用于平整公路。

不久,兰州军区原侦察大队的一位司务长等十几名老兵重返故地,走进大弄,提出要在村里立一块纪念碑。他们与乡亲交谈中得知大弄安装太阳能路灯缺资金。司务长将这事记在心上,回去就跟原来的侦察连常副指导员反映。事后,常副指导员就又带着老兵到大弄来了解情况,回去联系到原在大弄参加轮战的一位大学生女军医,她的家属在北京开一个公司,经济实力雄厚,乐意捐款。女军医打电话给邓富才,说她打算从三个方面进行捐款:一是安装太阳能灯,二是在该村立一块纪念碑,三是捐资助学。

2015年清明节,老兵们从内地千里迢迢来到八布。张金波乡长接待老兵一行,陪同他们到大弄了解安装太阳能路灯事宜。这次,老兵们帮助那登小学解决十台电脑,捐款2万元给学校。关于立纪念碑的事,纪念碑的台基由村里群众投工投劳建设,石碑由乡政府负责。张乡长还亲自到县城请人用电脑刻制,纪念碑顺利竖立,取名“思源路”。碑志为:

大弄村4公里入村致富路,命名“思源路”。是北京军区第三十八集团军1985年9月组建的第十二侦察大队特侦三连56位老兵和10位社会爱心人士,于2009年1月至5月筹集和捐资106400元修建通车。为感谢他们对大弄村瑶族同胞的深情厚谊,特敬立“奉献爱心碑”,永远纪念他(她)们的恩情。

碑志刻上兰州军区侦察大队驻大弄侦察连包含3名牺牲烈士在内的163名官兵名字和郐万增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77318部队82分队、澳门《九鼎》杂志社、珠海市特区报社、珠海市公安局、山西省长治市太行职业中专学校、中国驻英国留学生、河北省邯郸市邯山路晶晶礼品店、云南省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爱心人士名录。

2015年,郐万增将军再次重返麻栗坡,想看看他资助经费修好的大弄进村公路,派人找到当年作战时的八布区长,后任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常委、麻栗坡县政协主席的退休干部陶金昌,并与之会面。大家谈到邓富才时,陶金昌回忆往事,说道:“我在八布担任区长期间,民兵当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大弄村的瑶族民兵邓富才,打仗最勇敢。我为什么想念他,他是那个地方的‘守护神,大弄如果没有邓富才,要遭受敌人特工不知道多少次的蹂躏。邓富才算得上是我们中国少数民族的骄傲。”

郐将军由于军务在身,时间不允许他到八布大弄去看公路。陶金昌叫人开车到大弄将邓富才接到县城。将军见到邓富才,满脸泪水,当场又将5000元钱递到邓富才的手上让他用于修路,还让邓富才代表他向乡亲们问好。郐将军特别说道:“老邓,你确确实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合格的公民!”

今年7月6日,我们采访团一行,见到了邓富才,70多岁的他可谓宝刀不老,信念长存,仍然风雨兼程,奋战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强边固防斗争中。面对我们的采访,邓富才还谈道:“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州上县上的工作队进村帮扶,挂钩的纪检监察部门争取资金,在原来沙石路面的基础上,又将大弄的进村公路入户路一次性改造成水泥路。我们这条路前前后后花去四五十万元才变成今天的这个样子,确实不容易。”

如今的大弄村里,除兰州军区侦察大队竖立的纪念碑外,还有一座是北京军区侦察大队竖立。两座纪念碑不仅构成边关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还诠释着“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真理。

【作者简介】杨桂林,男,苗族,1963年9月出生于云南麻栗坡,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在《中国民族博览》《做人与处世》《潇洒月刊》《家教博览》《中国民族》《含笑花》《中国民族报》《读书时报》《云南日报》《文山日报》以及菲律宾华文日报《联合日报》等国内外报刊或书籍发表作品400余万字。著有《边缘叙述》《滇南边地文化初探》《苗乡情韵》等文学、地方志专著。

猜你喜欢

进村纪念碑老兵
老兵
纪念碑
进村入户的路上
流离失所老兵的“天使”
Taj Mahal
连锁超市进村来
老兵
“进村”感受奥运“巴西效率”
互联网金融:踊跃“进村”,挑战需面对
老兵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