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和平

2021-09-22苏钰琁

含笑花 2021年5期
关键词:白米饭映山红

“元始天尊谈经讲法时,就用玉虚琉璃灯照明,灯中洗业金火能探查万灵,妖魔鬼怪无所遁形。村里定是有妖邪作祟!”

洗业金火乃是金色火焰,此火光红身金尾,依我看,应是太上老君的六丁神火,能将观音菩萨的杨柳枝都炙得焦干。

几个将开蒙的孩童躲在墙角,指着天上闪烁的火光争执不休。

8岁的廖世兵玩闹了一天,疲累得很,在屋里裤子都脱了,正准备睡觉,却见窗外骤然发亮,恍如白昼。他一溜烟翻下床,咚咚咚跑到院子里,方才赶上了天空一道金红的尾巴逝去,黑夜再度降临。他揉揉眼,山麓深处又传来“嗵”的一声闷响,刷把一样的红光从山里升起来,越过上寨村的上空,朝着南方直捣而去。

“回去睡觉!”

母亲追出屋来,作出一副恶狼似的模样,在廖世兵光溜溜的屁股蛋子上狠狠拧了一把。廖世兵的屁股,立刻像面团一样胀起来,晃着两道血印子。

然而小孩的好奇心,往往是大人忧心世事时的头号天敌。

第二天,两个弟弟和三个妹妹睡得正香,廖世兵悄摸摸起了个大早。父母已经出门,或许是下地,或许是巡逻,廖世兵习以为常。他趴到厨房的灶台上,铁锅里明明溢满了新鲜白米饭的香气,却怎么也不见白米饭的踪影。倒是旁边的锑锅里,还热着清寡的芭蕉花汤。

廖世兵舀了一碗芭蕉花汤,从铁锅边上刮了几粒漏网的白米饭,埋头把肚子填饱。而后呼朋引伴,向着离家7公里的映山红堡堡进发。

“我妈说了,映山红堡堡危险得很,搞不好要把小命丢在那里呢!”

小伴们都记着父母的嘱托,对映山红堡堡充满畏惧,唯有廖世兵丝毫不慌。

“我叔家的大哥廖世敏,就在军民联防队扛枪呢。”

廖世兵神秘兮兮道。

“知道什么叫军民联防吗?”

小伴们一头雾水。

“我们前有冬瓜山,后有向阳坡,再加上映山红堡堡易守难攻,敌人可不是想来就能来的。军民联防就是巡逻、侦察、警戒,搞后勤,送物资,没听说要上火线去拼命。所以啊,放心吧。”

听廖世兵说完,小伴们的兴致不由上了一个台阶。

“万一遇到坏人,我们怎么分得清?”

廖世兵啧啧摇头,又把压箱底的绝招拿出来分享:“一般的民兵,都背着半自动步枪,见到背全自动步枪的,就要喊排长。背木把冲锋枪的是连长,背铁把冲锋枪的是营长。这些都是好人。其他的你们还不知吗?除了村里人,就是坏人咯!”

小伴们被唬得一愣一愣的,跟在廖世兵后面,屁颠颠爬到映山红堡堡边上,捡了不少子弹壳,如获至宝。接着又屁颠颠溜回家里,撅着腚子,趴在土堆里丢弹壳。丢中为赢,丢不中为输,输者即刻丧失对弹壳的所有权。一天下来,廖世兵挣得盆满钵满,小伴们败兴而归。

孩童的赌局实在是最公平不过了。不论输赢,晚上都附赠了一顿父母的痛打。在战火里丢命,还是在家里长教训,父母显然都很有默契地选择了后者。

映山红堡堡的战壕里,民兵们正拿着锄头铲子往两边开拓,其中就有廖世兵的堂哥廖世敏。此时的廖世敏,也不过19岁。

廖世敏拄着锄头,心绪何其复杂。他既忧心家中农活无人顾及,又在极微小的闲暇缝中生出一丝难言的开心。廖世敏家总共七兄妹,他是老大,下有弟弟妹妹各三个。按照每人一年分到头上的五六十斤谷子来算,若不是年节,断没有顿顿白米饭的好日子。可是他的行囊里,此刻正装着管饱的白米饭团。

如果不是战争,或许他不可能有这样好的伙食;可如果不是战争,或许刚学到的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今年就能派上用场,来年丰收,人人都能有这样好的伙食。

时间一晃,42年过去,廖世兵和廖世敏两兄弟,都已经成家立业。203亩重楼,60亩黄精,5亩金银花,5亩八月瓜,25亩山豆根,600亩小黄姜,400亩石斛,很难想象,两兄弟带着仅有65户人家的上寨村,竟能耕出如此广阔的蓝图。

“1990年,我背井离乡到广东务工,奋斗3年,当上了南沙东风印染厂的厂长,每年从家乡转移劳动力2500余人。1998年,我承包了广西、广东、海南三省的桉树造林工程,每年需要劳动力2000余人,被評为‘云南省首届创业之星先进个人。2006年,我回富宁开了砖厂,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2015年,我当选村长,自掏腰包建立中草药种植基地,成立种养殖合作社,带着大家全力以赴发展产业。预计到2024年,全村可实现产业收入上亿元。”

寥寥几句,廖世兵就将自己的经历概括了。但上寨村的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几年前的上寨,“全村路宽不过一米五,新房不足十余间”。廖世兵主动带头,筹集资金1800万,才有了现在的80个水池,7万米水管,1.2万平方米通村道路和村内硬化道路,3700立方挡土石墙,3公里产业路,以及80盏路灯。

“我只是一个农民,但我也不缺钱。”

廖世兵站在重楼种植基地里,咧开一口白牙,双手插在花衬衣两侧,眉宇间尽是自信。

“边境冲突之后,我们的很多土地变成战壕,变成训练场,不能用来耕作。原本就极困难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肚子也更填不饱了。打仗结束,一直到1986年,村里才逐渐恢复生产,但大家还一直背着枪在地里劳作,听到哨子响就要赶紧集合。农忙结束,民兵还要组织训练,到靶场打靶。到了90年代初,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大家才渐渐过上吃得饱的日子。后来,国家绘就发展蓝图推进小康新村建设村里的人家开始建砖房,村容村貌慢慢改观。”

令廖世兵唏嘘慨叹的幼时记忆,于我而言,实在太过陌生。幸而上寨村离边界还有一段距离,枪炮也难以翻越高耸的映山红堡堡,过往给廖世兵带来的,除了穷困,鲜少有生离死别的伤痛,反倒赋予了他绝境求生的勇气。

“如果不是家里太困难,也不用跑那么远的地方打工。以前年轻人留不住,现在都往回跑,设计、建模、绿化、招标,发展需要的工程和项目,我们自己就能搞定。”

从一穷二白的山村,到如今的“好路好房好发展,人人都是大老板”,再到目标里全省全国高标准美丽乡村现代化边境小康示范村标杆,西部地区的东部农村标杆,上寨村的变化短短几年间可谓天翻地覆。

至于秘诀,除了奋斗,廖世兵还说——“要和平。”

【作者简介】苏钰琁,女,彝族,1993年10月生于云南永仁,云南省作协、云南省电影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中国作家》《星星》等。曾获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第三届优秀儿童电影剧本奖,第十届“北京影协”杯电影剧本奖等。

猜你喜欢

白米饭映山红
白米饭应该怎么吃
映山红
映山红
大山里的映山红
白米饭背了多少“黑锅”
鲁迅种花
第六道宫廷古法白米饭
美丽的映山红
宫廷古法白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