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 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2021-09-22杨硕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沥青混凝土

杨硕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政道路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提高城市居民出行质量、优化居民出行体验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沥青混凝土是市政道路建设的主要材料之一,采用摊铺技术提高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粘度,利用压路机等设备通过碾压促进其成型,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优势,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长期以来,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质高效应用提供了指导。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不当、路面高度或宽度波动差异大、路面裂缝严重、路面平整度不高影响车辆通行舒适性等,逐渐发展成为制约市政道路工程整体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利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要点,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出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混凝土;沥青;施工;质量控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0.

前言

道路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的优势十分显著,因此建设单位应加大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和应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应注意的内容是混合料摊铺和混合料压实,以优化失水率和采用对接施工技术,只有控制好各项施工技术的质量,才能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延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一、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概述

1.1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优势

(1)施工速度快、成本低。在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非常显著。首先,沥青混凝土路面最重要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很快,成本很低,非常适合道路工程,因为在道路工程施工中,速度和成本是首先追求的,而通常道路工程对速度的要求都很高比较高,对造价控制的要求也比较高。与其他施工工艺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复杂度相对较低,可一次性摊铺施工所需材料,给施工带来极大方便。其次,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自身的条件,能够在施工完成后最快的时间内对外开放,保证正常交通,施工后期的养护手段也很简单,对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有很大帮助。

(2)路面性能好。沥青混凝土路面之所以能够应用于道路工程建设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非常突出。在投入使用的后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体现出良好的优越性,这是其他施工技术所无法达到的。沥青混凝土有助于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如增加路面的摩擦系数、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和防水性等,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对提高路面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3)保护路基。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有一个比较显著的优点就是对路基形成保护作用,这是由混凝土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混凝土路面对矿粉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有助于增强吸附性能材料层的形成,从而通过对路基地层的有效保护,对路基形成保护作用,可有效延长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路面结构的完整性,并可以达到防水渗漏的目的。

1.2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温拌沥青混凝土和自流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等施工技术水平相继出现并大幅进步,建筑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很好地适应了现代生产的需要。此外,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系统设备的不断完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机械设备技术水平还将继续提高。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2.1施工前准备

在工程开工前,需要对工程过程中所需的全部资料进行科学统计,并根据资料和竣工时间制定相应的工程工期,包括后期的道路质量监测问题,因此需要收集相关资料,资料的积累和验收必须保证数据与站点一致。在物资的储存中,要严格控制物资的储存环境,并定期将物资送到相关检测部门进行质量检测。通过抽样调查,反馈施工现场的质量是否合格,包括施工道路的延性、材料的软化等。另外,沥青材料的储存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沥青要存放在专用容器中,最低要求不得低于130度,最高温度不得超过170度。只有在此基础上,沥青质量才能达标。碎石的主要作用是承受物体的压力,必须对碎石的磨耗、压碎值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监测,符合我国相应的道路指标。碎石种类繁多,根据工程规模和路面规格进行分类。另外,为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现场质量,材料不应混放,应摆放整齐,并聘请相关人员进行控制。

2.2混合料的配比

在配料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质量标准来计算配料比例。对于沥青的使用,首先要對沥青的质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沥青的数据与其他相关材料进行科学配比,达到国家质量标准。材料混匀后,送有关单位检查审核,审核后进行大比例混匀调制。同时,需要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对国家要求的文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最终材料的总使用量。为了提高沥青与路面的粘结力,需要在路面铺筑后喷洒相关原材料,并将阴离子乳化与阳离子乳化相结合。生产中需要保证材料的配比和质量,对材料的拌和方法也有要求,所以在预拌材料完成后,需要抽检,不断检查材料的质量,直到达到最终的标准。送相关部门审核检查后,根据不同的道路要求选择一条试验路进行模拟,最终完成国标质量要求批量生产。

2.3 搅拌施工

施工的过程之中需要对沥青的现场进行监控,为了保证材料的合理利用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搅拌的工序,道路的质量决定着最终的搅拌质量,所以在搅拌材料的时候应该不断的根据标准不断的进行调制,并且不断的进行采样,根据不同的道具建设环境,达到不同的道路要求。不同的沥青材料的搅拌手法也不同,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材料,还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机器进行搅拌。并且在二次使用应用在其他的道路之上的时候,还需要重视搅拌机的清洗工作,防止因为搅拌机机器本身的设置来影响最后产生的产品的强度。并且选取最科学的搅拌强度来保证最后工程的质量。

2.4混合料的摊铺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混合料的摊铺是最重要的环节。施工人员要注意摊铺的技术要点,综合分析后才能开始施工。混合料的混凝土摊铺分为基层摊铺和表面质量的详细检查。也就是说,在摊铺工程开始前,应将粘结层的沥青材料洒好,并最大限度地保证每层沥青材料的均匀性。沥青材料均匀洒在路面上后,应彻底清理待摊铺区域,同时,禁止车辆在沥青路面上通行。在混合料摊铺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掌握相关步骤,首先在接触面上均匀摊铺一些热沥青混合料,然后开始大规模的摊铺工作,并在摊铺第一层热沥青时保证均匀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整体摊铺的均匀性。

2.5混合料压实

混合料摊铺完成后,下一步是压实混合料。混合料摊铺完成后,路面应刮平摊铺,在刮平、摊铺过程中,应找准检测线,根据相关检测标准,找出不规则位置,再进行调整。不规则位置找平时,一般采用人工找平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后,可进行下一步压实。混合料的压实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为初压,第二步为初压完成后的复压,最后一步为终压。路面每压实一次,就要找出上一压实环节的不足,及时调整上一压实环节。而在这三个步骤中,每一步的建设都有不同的要求。初压环节要保证温度在120℃以上,再压温度控制在90℃以上,终压控制在70℃以上。在轧制过程中,也严格控制轧制方向。碾压方向应为纵向碾压,应从摊铺料的下部开始,逐渐向上部延伸。另外,如果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应保持匀速行驶,不应有突然制动或加速,否则会影响路面压实质量。

2.6优化水损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水经常渗入路面裂缝,是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之一。这种现象称为水损,是指由于水涌入裂缝而造成的路面损坏现象。这种现象对道路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水损严重,甚至可能对矿物材料造成破坏,对道路工程的影响更大。水损的发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加路面的张力,这将大大降低沥青的附着力,使路面瓷砖开裂或完全剥落。因此,对于水损现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并可在施工过程中对集料进行进一步处理,使集料表面更加光滑,采用液体防剥离是防止路面水损的有效措施。通过增加处理措施,可以改善沥青与路面的粘结性,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三、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3.1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养

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是执行具体施工技术实施方案,落实施工技术要求的直接实施者与操作者,其综合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凝土道路整体施工效果。因此,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前,因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与指导,引导其明确掌握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提高摊铺、碾压等基本操作技能,对于施工中发现的各类质量问题第一时间作出反馈处理。

3.2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专业性、技术性等特征,施工过程中容易遭遇更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威胁道路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应结合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际,建立健全系统化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为具体施工环节与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用制度化的方式将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目标任务、计划方法等固定下来,使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有据可依。要依托于奖惩制度,视施工质量问题的不同,奖优罚劣。

3.3积极引进现代施工技术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沥青混凝土施工理念开始付诸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践,为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因此,技术人员应密切关注沥青混凝土施工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与趋势动态,从市政工程建设的客观实际出发,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沥青混凝土手工技术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受施工技术、人为操作、过程控制等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方面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制约着市政道路建设质量的优化提升。因此,有关人员应该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本规律,创新施工技术应用理念,强化施工过程控制,提高整体施工效果,为促进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为保障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仁禄,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127-128,127-128

[2]梁海洋,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2020,40-41,40-41

[3]夏云清.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运用[J].居舍,2019(09):42-43.

[4]林应淦.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9,45(11):84-85.

[5]陈仁明.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0):274-275.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施工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测试方法研究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SBS改性沥青砼再生设计与路用性能评价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的应用及影响
市政道路施工中桩基加固技术的研究
市政道路施工项目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