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蜡染课

2021-09-22华明玥

润·文摘 2021年8期
关键词:布面蜡染蜡笔

华明玥

放寒假前,龙卉一直在笨拙地学做PPT,她没有告诉女儿,她作为掌握蜡染手艺的传承人,被孩子所在的小学聘为客座教师,将为孩子们讲授蜡染技艺。

蜡染,就是用蜡笔蘸取加热融化的蜂蜡,在素色的手织布上信手画出各种图案,等冷空气把蜡迹牢牢固定在布面上,就成为天然的防染层。接着,布帛要浸入蓝靛缸里浸染一天,拿出来晾干后,再蒸煮片刻,蜂蜡融化后,所画过的地方留白,就形成了蓝白相间的线描图案,十分有趣。

为了方便孩子们尝试与理解,龙卉特意打造了几把小号蜡笔。小号蜡笔打造成功后,她露出了12岁时从妈妈手中第一次接过蜡笔时的微笑。

当年,妈妈把苗家的蜡染技艺传授给女儿时,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龙卉,被妈妈身上忽然散发的自信与沉静惊呆了。那个琐碎絮叨的妈妈,那个曲腰弯背在厨房操持的妈妈不见了,她手持蜡笔,根本无需底稿,在布面上挥洒自如。很快,鱼游鸟唱,花枝盛放,蝴蝶炫耀它们亮晶晶的翅膀,一对凤凰旋舞而出,似可瞧见它们翅尖上自由的光辉,听到它们的斗嗓欢鸣。

25年前,穿蜡染的人不多,小龙卉也问过妈妈:“学蜡染,有用吗?”妈妈想了想,回答说:“我的汉名叫吴小莲,这么说吧,只有画蜡染布的时候,我才是吴小莲。”

龙卉大受震动。妈妈又说:“等你长大了,你会发现,很多喜悦和悲伤,跟人说,人都不懂;跟蜡刀说,它懂。这是人活一世,很要紧的安慰。”“蜡染娘娘的眼睛,和平常人也不一样。平常人看到斜倚的花枝,看到锦鸡的尾翼,看到雀鸟的蓝冠,看到梅花上的雪,都不会像咱们这样心动。”“很多人觉得,离开苗寨,才能见到更大的世界,可我发现,蜡染娘娘们看到的世界也不小。”

在备课的过程中,妈妈的话不断地涌现,龙卉把它们打在PPT上,至此,她已经明白了蜡染在苗女的成长过程中代代流传的意义:它让苗女们明白,一个独立的审美空间,于她们的操劳之外,对她们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挣钱养家的一生,是多么关键的抚慰。

龙卉的讲座很成功。孩子们手持蜡笔,在白布上画出他们目睹与想象中的世界——杏花掩映的小屋,自己與打工在外的爸妈手拉手跳舞,公鸡叫醒了太阳,跳芦笙舞的姐姐得意地甩动她的绣花袖子,以及奥特曼爬上了自家的房梁……

龙卉忙于穿梭指导,忙到差点忘了这挤挤挨挨的学生中,还有自家闺女。直到与孩子们分别时,她突然被女儿叫住了:“龙老师,等一等。”

龙卉有点紧张,像马上就要获得评委点评一样,攥紧了手里的蜡笔。女儿露齿一笑:“我想对你说,既然做一个让我有点陌生的妈妈能让你开心和骄傲,就请坚持下去吧!”

忽然,一向讷言谦卑的龙卉,为这句肯定热泪盈眶。

(梅之傲摘自《品读》)

猜你喜欢

布面蜡染蜡笔
苗山深处蜡染忙
蜡染的纹饰探讨
丹寨蜡染千年
油画
杨晓艺布面丙烯画作品选登
曹海艇作品赏析
小蜡笔去上学
红蜡笔
找蜡笔
再写生·共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