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推“甜蜜事业”
2021-09-22
传统养蜂业,追花夺蜜,靠天吃饭,多以分散式、小规模的家庭生产模式为主,从业人员大多依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专业的养蜂从业人员较少。近年来,随着养蜂产业逐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运营,涌现出了以长兴意蜂蜂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省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培养专业养蜂人才,传授养蜂技术,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在希望的田野上传承匠人精神,坚守“甜蜜事业”。
接续传承打造“甜蜜事业”
长兴意蜂蜂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凯是位80后“蜂二代”,也是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有名的“养蜂大王”。在蜂箱旁长大的邱凯,耳濡目染,对养蜂有着浓厚兴趣,向书本学习专业知识,向有着39年养蜂经验的父亲学习实践经验,从小学徒到意蜂蜂业“掌门人”,邱凯传承了父辈对养蜂事业的敬畏与热爱、专注与坚守,用匠人精神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甜蜜事业”。
近几年,意蜂蜂业已逐渐发展成为蜜蜂、养殖、育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省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筹建了长兴蜜蜂养殖培训学校,公司先后被授予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浙江省种子种苗基地、浙江省农民田间学校、湖州市科普示范基地、湖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湖州市种子种苗基地、湖州市蜂产品消费教育基地、长兴县科普教育基地等。邱凯也凭借着对养蜂技术的精钻细研和实践积累,被评定为高级畜牧师、省级农民高级技师、高级电子商务师,先后荣获农业农村部2020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扶贫先锋、省农民教育培训“十佳学员”、省青年养蜂能手、市“新时代新农民”,获得第四届浙江农民创富大赛创意发明类“好点子”奖、“创青春”浙江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意蜂蜂业在邱凯的带领下,以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以机械化、科技化促进和引领养蜂专业化,不断推动公司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
用邱凯的话说,父亲20年前的思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养蜂业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市场趋势,他认为顺应市场需求、建立互联网思维、坚持科技创新才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打造蜜蜂市场新业态,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关注养蜂产业,邱凯独创家庭养蜂新技术,发明了六边形蜂箱,取名“宠物蜂箱”,邱凯说,“宠物蜂箱可以挂在墙上养,公园里花开了,还可以很便携的提到户外去,以前遛狗遛猫,现在可以遛蜜蜂,到了天黑的时候可以提回来,晚上就有蜂蜜吃了”。“宠物蜂箱”这个新鲜事物,大大增加了养蜂的趣味性,降低了家庭养蜂的技术门槛,在第四届浙江农民创富大赛上声名鹊起,成为了业内备受关注的创新技术。
与电商平台销售、蜂疗等创新业态不同,科技创新让意蜂蜂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企业生机和活力,也让邱凯对公司转型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几年的努力,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也收获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先后参与实施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意蜂新型抽动式超低继箱采浆技术产业化示范》,湖州市科技计划攻关项目,其中《长兴意蜂多雄蜂多王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获湖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拥有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其中《一種巢蜜盒》《一种蜂箱》等多种专利已进入产业化。在《中国蜂业》《蜜蜂杂志》等国家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其中参与的“意蜂抽动式超浅继箱”论文被亚洲蜂联收录。公司在一次次科技创新中成功转型,成为省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打造了养蜂科技创新技术这块金字招牌。
学术交流助力人才培养
意蜂蜂业从销售蜂产品到输出技术、提供服务、培养人才,把传统蜂业干出了不一样的名堂,现在的意蜂蜂业,大力宣传蜂蜜文化,推广养蜂技术,服务于农民增收致富,公司也被授予湖州农民学院蜂业教学基地。为全面服务乡村振兴,为乡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先后接待全省创业养蜂扶贫户和蜂业协会蜂农交流约3200人次,蜂产品消费教育8000余人次。同时,与湖北、安徽、河南等多省开展技术合作,将先进的养蜂技术推广到全国,惠及广大养蜂户。与浙江大学动科院、福建蜂学学院、扬州大学等学院合作,免费为实习生提供学习及创业平台。每年举行养蜂培训班3-6期,将经验和技术倾囊相授,致力于推进养蜂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意蜂蜂业不仅服务于国内养蜂事业,更是踏出国门,走向世界,先后接待亚非“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养蜂同仁1100人次,邱凯本人也担任了中国援非养蜂专家团企业志愿者。2019年6月,更是有来自巴勒斯坦、南苏丹、乌干达、尼泊尔等10个国家55名养蜂学员到公司进行学术交流,通过学习将养蜂技术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意蜂蜂业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还研发了养蜂车、大数据养蜂等新型养蜂技术,创办了湖州蜂状元中医医院。在政府的帮助下,创建了以种蜂培育、蜂产品生产研究销售以及蜂疗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养蜂基地“蜂情小镇”,企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邱凯相信,阔步向前,“甜蜜事业”定会比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