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与学生生活的有效融合

2021-09-22梁瑞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生生活有效融合家庭作业

梁瑞

摘  要: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教师要合理设计家庭作业,尽量满足学生想要学习的心理。基于此,文章将家庭作业的内容、形式和需求与学生生活进行有效融合,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学生生活;有效融合

素质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必须要优化家庭作业设计,借助作业的形式来验证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从而推动后期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在具体实践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将生活实际融入家庭作业的设计中,让学生在体验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懂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潜在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家庭作业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有效融合

学生的生活类问题是家庭作业的主要来源之一。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教材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应该将生活化的特点融入作业内容中。

一方面,采用“做中学”的形式,主要是将那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时,课堂上的教学工作完成以后,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利用家中比较常见的材料,将其摆放成不同种类的三角形;主动观察卧室中哪些是三角形物体;思考街上行驶的自行车中有哪些是三角形结构。当学生完成这些作业以后,对于相关的概念也会有具体的认知。

另一方面,向学生渗透“知行合一”理念,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到家庭作业的生活化和社会化,然后将其建构成一个完善的整体。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时,依据学生平常用手机打电话、查资料这一情况,教师利用电话卡套餐这一案例来布置家庭作业。套餐1:月租费58元,全国拨打电话每分钟0.2元;套餐2:没有月租,全国拨打电话每分钟0.3元。假設小明每个月拨打电话的时长为200分钟,试问套餐1和套餐2哪种更合适?并计算出两种套餐所花费的费用是多少?这种生活化的家庭作业,能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家庭作业形式与学生生活的有效融合

家庭作业形式上的生活化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体现。大部分学生对游戏抱有好奇心理,乐于参与其中,他们的感官更容易被调动,无论是思维,还是操作都处于积极的状态。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元化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去完成家庭作业。

例如,在教学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时,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亲自测算教室和卧室的面积?测量一块地板砖的面积,并求出整个空间要铺设多少地板砖?这个作业要测量的范围是学生每天都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他们会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迫切想要知道自己学习和居住的地方有多大?课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完成这一任务。有的测量长度,有的测量宽度,对于那些细心的学生,会将门、窗的面积也考虑在内。从整个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收到多重效果,这正是家庭作业与学生生活融合的意义。教师借助这样的形式布置作业,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还能在操作中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保证学生的逻辑思维可以延伸到更高的层面上。

三、家庭作业需求与学生生活的有效融合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应该以学生的现实情况为准,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差异化考量,尽量满足每个层面上学生的心理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家庭作业与学生生活的有效融合,不仅要将统一的标准考虑在内,还必须要有选择的余地。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情况分层设计家庭作业。假设一个圆形菜园的直径为20 m,中间有一个半径是5 m的花圃,其余是蔬菜的占用地。(1)这个菜园的面积是多少?(2)蔬菜的占地面积是多少?(3)如若每1 m就有一根支架杆,那么最多有多少根支架杆?第(1)个问题比较基础,要求每名学生都完成;第(2)个问题主要是针对中等生,加深理解;而第(3)个问题则是针对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较好的优等生。按照真实情况去布置一些生活实践性比较强的家庭作业,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在有意识的引导下,让班级上的每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情况完成作业,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所提升。随着家庭作业难度不断提高,教师也要将一些创新性和趣味性的生活资源融入其中,真正将数学这门学科作为自我成长的辅助性工具。

四、结束语

家庭作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说明,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对作业形式、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将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其中,又或者是借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方面的问题,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数学教师还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趣味性、生活氛围浓厚的家庭作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敏,孙松林. 浅谈低年级小学数学家庭作业与儿童生活相融合[J]. 考试周刊,2018(34).

[2]陈露. 浅谈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7).

[3]任宝贵. 家庭作业:教学走进生活世界的理想桥梁[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

[4]高秋华. 让小学数学家庭作业与日常生活同行[J]. 江西教育,2016(18).

[5]李聪颖. 试论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3).

猜你喜欢

学生生活有效融合家庭作业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高中政治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
历史课堂与学生生活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对“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探索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