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意涵与实践路径
2021-09-22陆卫明刘艺娃
陆卫明 刘艺娃
摘 要: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新的远景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新发展,为实现中华优秀文化伟大复兴创造发展机遇,构筑适应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文化根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应强化意识形态领导,夯实三大文化建设根基,凝聚与弘扬“中国精神”,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框架体系。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应坚持结果导向,强化组织保障,加强舆论引导,突出人民导向,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蓝图落地落实。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21)08-0076-0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标志着党对文化建设重要战略地位及其规律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本质是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进中华民族文明进步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动力源泉。然而,当前中国文化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参与国际话语体系发展的能力亟待提升。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深入研究其逻辑理路、理论意涵与实践路径,以期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及其国际影响力提供必要的价值支撑。
一、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逻辑理路
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野中进行认识。
1.理论维度: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新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指明文化的巨大力量,并提出正确认识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社会其他重要内容的内在关系。文化不是政治、经济等的附带结果或附属现象,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存在基础和发展规律。马克思指出:“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①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历史的创造过程,“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②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与政治、经济乃至生态等要素在整个社会有机系统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因此,不能离开社会的整体有机系统而孤立、片面、机械地理解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文化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指出:“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③并且,他进一步提出建立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目标,即“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④。为此,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因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⑤。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⑥,“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⑦。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走的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势。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多次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间的密切关系。“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⑧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历来充实丰盈,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都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兴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更是增强全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的必然要求。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文化自信具有更为广泛、深刻和基础性的地位。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建设的进程更加紧迫,其战略性作用更加凸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确立“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⑨,加强制度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次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层面,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部署了“十四五”时期推动社会主義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放到与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网络强国等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协同推进。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重要的新发展。
2.历史维度:创造实现中华优秀文化复兴的新机遇
中华民族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培育和发展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作出了特别重大的贡献。但是,进入近代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一度走向衰落。在思想文化界多次出现的中西文化大论战都是围绕“中西文化孰优孰劣”“中国文化的出路何在”等问题展开,“全盘西化”论逐渐成为一股思潮,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尊受到严重损害。重建中国新文化,恢复民族文化自信,加强民族凝聚力,是中国革命与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严峻问题。
五四运动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极大地激活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创造了适合中国革命与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文化。历史证明,在中国近代史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中国新文化建设的大任,也只有建设中国新文化才能保证中国新民主革命正确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为以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改革开放之初,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一度抬头,使改革开放事业遭受阻力。对此,邓小平曾多次强调,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败的战略高度加以对待。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伴随国家经济腾飞和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彰显而发展进步,“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⑩。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讨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1]的战略愿景。
进入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目标与战略任务,也为中华优秀文化伟大复兴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多次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相得益彰。[12]世界各国的历史不断证明,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能为文化复兴开辟道路,而真正有前途、有力量的国家和民族,必然有其灿烂的文明、辉煌的文化。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奋发奋起、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撑。中华优秀文化的全面复兴是提升中华民族国际影响力的一大关键,也是支撑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力量。
3.实践维度:构筑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重要内在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居功至伟,而且对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其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3]在多元复合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文化越来越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相互交融。具体而言,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中国的经济支柱型产业之一;文化价值凝聚民族共识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内驱动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优秀文化中丰厚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及外来文化中优秀的生态思想成分相结合,已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优势;中华优秀文化正在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基础。但是,面对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文化软实力建设水平不高、高质量文化产品生产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要补齐这些明显短板,就必须坚持文化强国的战略定位。
其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追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的起点始于资本的驱动和主导,但是以资本为原则发展起来的现代化也是限制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内因。作为更进步的新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文明具有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时代,持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历史使命,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强大文化优势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优势。
其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国应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险挑战的现实要求。在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化,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国际上,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正在重构世界,以文化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最根本、最持久、最难以替代的核心力量。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阶段,中华优秀文化所承载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历久弥坚,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其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中国担当。民族文化在国际关系中正在成为彰显国家软实力和体现国家政治价值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走的是和平发展和共同进步之路,这深刻体现着中华优秀文化的伟大精神。“责任先于权利,义务先于自由,社群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以及天人合一高于主客两分”[14],是中华优秀文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追求和平、正义和发展的有识之士的价值共识。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提升中国外交话语权和国家文化影响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战略举措。
二、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意涵
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和丰富的理论意涵。文化强国建设是一个整体系统,其主体框架离不开以下四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支系统的支撑。
1.强化思想先导,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新的历史境遇下,意識形态领域的较量和斗争依然复杂严峻,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和长治久安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暗流涌动,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不容忽视的冲击。
从理论上讲,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主要缘于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主流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和全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早阐释了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5]。任何执政党要实现对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建构,都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二是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16]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崩溃,社会向心力的根基就势必弱化,甚至导致社会解体乃至国家政权覆灭。三是建设一个强大的富有感召力的意识形态十分有助于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这是被世界各国的历史实践所充分证明了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17]要完成“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18],就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19]。
概言之,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内容。为此,需要从制度保障、内容建设、宣传策略三大方面入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建立一支本领过硬、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队伍,以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为牵引,从纷繁复杂的风险矛盾中把握规律,使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预见性、辩证性、系统性、人民性,为抵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2.坚定文化自信,夯实社会主义文化的三大根基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坚定文化自信,不仅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共同体的形成,也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其根本目的和衡量标志。
坚持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坚持以文化自觉为基础的理性自信。“文化自信既是基于我们民族苦难和奋斗史的文化自觉与自豪,又是我们民族寻找自身伟大复兴之路的文化史的历史展示。”[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源泉与充足依据,也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关切点。具体而言,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赓续了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国人民开拓创新的精神命脉和力量之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价值底蕴,积淀着当代文化发展的根脉和独特优势。因此,需要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23]。二是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指引。“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只有不断彰显革命文化的伟大力量和时代价值,才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24]三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创造的结晶。
3.凝聚中国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中国精神和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驱动力。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与根本,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根本,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最深层次的精髓,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内驱动力。“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26]。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价值要求,涉及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的普遍性价值追求和价值规范。因此,就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精神、引领文化强国建设。具体而言,一是要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例如:遵循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知理解到内化认同,再到自觉践行的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形成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保障常态化机制;加强“四史”学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二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一方面,要坚守法律法规,发挥好政策的导向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法治建设全过程;另一方面,要重视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强失信惩戒。[27]
4.坚持改革开放,畅通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和合与包容精神,善于将外国文明和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为我所用,即“会通精神”[28]。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密码。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同样离不开对一切外来优秀文明成果的批判性汲取与选择性借鉴。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9]人类文明因各民族的多样性而产生了彼此的交流和互鉴,又因各民族迥异的文化精华之融合汇聚而能够始终保持不竭的生命力,进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中华民族一直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希望,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30]只有文明交流,才能超越文明隔阂;只有文明互鉴,才能超越文明冲突;只有文明共存,才能超越文明优越。因此,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唯有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开辟合作渠道,探索一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关系之路,才能为推动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31]
总之,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坚持系统观念,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引领,以夯实三大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凝聚中国精神为动力,以创造性地汲取一切外来优秀文明成果为条件,构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框架体系。
三、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进入新时代,中華民族的文化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业已形成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文化发展模式。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征程中,应着力优化实践路径,在理性探索中开创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发展之路。
1.强化组织保障,加强党对文化强国建设的全面领导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对文化强国建设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32]
第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政治航向。要加强完善党对文化强国建设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筑新发展格局,开辟新发展境界,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政治保障。
第二,坚持系统思维,强化顶层设计。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文化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增强文化软实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第三,坚持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政策体系。要加强规划引导,将文化强国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完善文化强国建设专项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府部门要当好“店小二”,激活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坚持改革创新,强化责任落实。要完善党委领导、党政齐抓、部门分工、上下协同、社会联动的文化工作新格局,形成强大合力,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发展导向和结果导向,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目标责任管理,把文化强国建设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2.强化舆论引导,构筑功能强大的主流融媒体网络体系
“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政治领域没有枪炮的较量一直未停”。[33]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复杂艰巨的,应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筑牢宣传思想文化和新闻舆论阵地,打赢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管媒体原则。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守政治方向;依法管理一切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功能的传播平台;各级党委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34]
第二,构建主流全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在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层面,要顺应全媒体时代发展趋势,把握全媒体时代特点规律,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构全媒体格局;树立“一体化”媒体融合发展理念[35];鼓励传统媒体多元化融合发展,完善全媒体架构体系;将主流媒体发展成为集信息、商务、政务、民生等于一体的聚合性服务平台。
第三,积极开展对外宣传领域的斗争。要重视对外宣传,讲好中国故事;重塑话语权既要讲究有礼有力有节,也要讲策略定谋略;应对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污名化宣传,善于用党带领人民奋斗圆梦的事实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用中国媒体人的智慧拨正新时代世界新闻舆论场的航标。
3.强化为民导向,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升公共文化水平,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第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设施网络。要坚持“硬件、软件”齐抓共管,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完善全国各级文化“馆、站、室”等的软硬件设施服务水平,全面繁荣文化事业。
第二,促進区域和城乡公共文化协调发展。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机结合,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协调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更精准地向农村、边疆地区倾斜,向特殊群体倾斜。
第三,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完善量化管理和运作目标考核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新政府、社会、市场协同发展模式。
4.强化市场作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和文化知名品牌
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强国建设的两大支柱。建设文化强国,要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为此,要优先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着力建设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同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文化产业提质、转型,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加快文化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构建结构优化、产业链完备、绿色智能、创新驱动、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一,实施“文化+科技”升级发展战略。要鼓励文化和科技“联姻”,用最新科技装备文化,持续推进文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智能化、高端化和时尚化,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加快新闻出版、影视、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休闲、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和网络化转型升级发展步伐;加快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AR、VR等新兴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第二,实施“文化+X产业”融合发展战略。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深度挖潜文化创意元素的想象力、渗透力、影响力、增值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休闲、娱乐、康养、体育、教育、科技、农业、工业等各类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农业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等复合功能新业态。
第三,实施园区化和基地化发展战略。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集聚优势,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以及文化特色鲜明的文旅街区、园区、乡村;鼓励地方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业创意园区以及各类文旅、娱乐、科普、教育等主题公园;鼓励保护性开发文化遗产和古村落,积极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名县、名乡、名村,带动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第四,实施名企名牌龙头带动战略。要坚持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做大做优做强一大批文化龙头企业和文化品牌;坚持依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激活市场主体,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市场化改革,加快战略性调整和优化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步伐,培育一批国有控股头部文化企业,发挥国有文化企业主导作用;制定一揽子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微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力度支持龙头文化公司加速成长和跨国经营,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民族文化跨国公司知名品牌,支持关联产业的龙头企业进入文化产业,形成产业链集群优势。
注释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3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461页。
③参见《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9—110页。
④⑤参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708页。
⑥⑦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4、378页。
⑧[12]参见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6—17页。
⑨[18]参见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8、310页。
⑩参见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5页。
[11]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762页。
[13]參见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4页。
[14]参见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第166页。
[15]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78页。
[16]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301页。
[17]参见习近平:《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18页。
[19]参见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342页。
[20]参见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9页。
[21]参见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光明日报》2016年11月23日。
[22]参见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3页。
[23][25][33]参见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38、112、18页。
[24]参见习近平:《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年,第17页。
[26][27]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43页。
[28]参见张岂之:《张岂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太白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86页。
[29][31]参见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34、514页。
[30]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68页。
[32][34]参见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56页。
[35]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页。
责任编辑:翊 明
Theoretical Implication and Practical Path of Building a Strong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in the New Era
Lu Weiming Liu Yiwa
Abstract:Building a strong socialist cultural country by 2035 is a new long-term goal proposed by the Party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socialist cultural highlight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ultural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creates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e, and constructs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 socialist modern country in an all-round way in the new era. To build a strong socialist cultural country, we should strengthen ideological leadership,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the three major cultural construction, gather and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spirit", absorb and learn from the achievements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build a framework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socialist cultural country, we uphold the result orientation, strengthen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improve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highlight the people orientation, adhere to the decisive role of the market i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and blueprint of a strong socialist cultural country.
Key Words:strong socialist culture; cultural modernizati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收稿日期:2021-05-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形成的历史逻辑与作用机理研究”(17ADJ007);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机理研究”(2016A001)。
作者简介:陆卫明,男,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当代中国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西安 710049)。
刘艺娃,女,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西安 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