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以生命陶养生命的教育
2021-09-22
生命教育包括生死教育、安全教育、生态教育,
但不限于此。
应该说,所有的教育都是生命教育。
因为在教育中,
孩子是生命体,教育者也是生命体。
好的生命教育,
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用生命陶养生命的教育。
5 位生命教育专家的观念阐释和碰撞。
疫情等重大灾难事件中该如何做好生命教育?
幼儿园、家庭、学校里的生命教育实践分享。
音乐、戏剧、绘本阅读,我们在探索更好的生命教育途径。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执行 | 吴颖
生命教育
观念探讨
第1部分
1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成就人生,生命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意义。每一个生命都是神奇的存在,都有着其独特性,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生命的最好归宿,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朱永新: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从一个理想的生命状态来说,全面地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是最完美的生命结构,但由于生命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生命的长度有时是不可控的。有些生命虽然很短暂,但是由于拥有足够的宽度和高度,生命的容量依然可以很庞大,生命的品质依然可以很高洁。
生命教育有丰富的内涵
生命与教育,本来就是一体的。教育,帮助一个生命个体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通过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能帮助每一个生命个体成为更好的自己。在很多场合,我经常跟人说,如果我们的孩子连生命都没了,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同样,如果我们的社会都不关心社会安全,忽视生命健康,那我们的经济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呢?
生命教育,首先要关注自然的生命,这是生命的长度。人的身体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基础是1,其他是1后面的0。如果我們的教育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安全与健康,从最基本的提升健康素养,懂得敬畏自然和生命,学会紧急避险与自我保护,养成科学饮食、锻炼身体、合理作息的良好习惯等,生命的物质基础就打牢了。
生命教育,其次要关注社会的生命,这是生命的宽度。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要与别人打交道,都要学会心理换位,学会理解、宽容、尊重他人,要成为受欢迎、受尊重的人。帮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仁爱,懂得尊重,有着良好的社会情感,也是生命教育亟待加强的方面。
生命教育,还要关注精神的生命,这是生命的高度。人是符号性动物,是要有价值观和信仰的,是要过精神生活的。人类那些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思想,就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通过阅读与经典对话、与大师对话,阅读的高度就会造就我们精神的高度。能不能为了公共利益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能不能敢于担当?都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孩子理解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生死与共、和谐相处的生命关系,也应该成为教育的基础内容。
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们可以把人的生命理解为具有三重维度—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重生命缺一不可。没有了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就不可能存在。社会生命为自然生命的丰富和精神生命的厚重创造条件。精神生命则能最大限度地突破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的局限,是对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的最终升华与定格。
我们每个人只有集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精神生命之高,才能形成一个立体的人。这一生命体,也才是我们认为的完整的人。
如何拓展生命长宽高?我想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有巨大的价值。
·体育启智
人是一个整体,伴随着身体的强健,思维也将随之处于最佳状态,潜在的智慧更容易得到开发和提高。
·体育养德
运动锻炼中所凸显的“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包含着个体竞争、团队合作,通过不断的自我挑战达到最后的自我实现,在运动规则下自然而然地形成对公平的追求、对胜利的向往。这种追求与向往必然为培养道德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直接促成行为准则的践行、自律意识的坚持以及对自我完善的渴望。
·体育强心
人的心理和生理是一个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整体。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宣泄、排遣人的各种不良情绪,在专注的运动中对人进行潜移默化地精神熏陶。运动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强壮的生理就这样对心理的强大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对促进人的和谐统一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力。
经典阅读
人的一生是围绕童年展开的,孩子在童年阶段看到的东西、积累的经验是他进入成人世界最重要的基石。在童年阶段,他看到的真善美的东西越多,心灵就越充满了真善美,世界也就充满了真善美,而真善美都藏在经典读物中。
阅读具有巨大的价值。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阅读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它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和高度,能够带我们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世界。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命。不同的遗传基因,不同的社会经验,不同的心灵感悟,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命的独特性造就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世界犹如花园,美在百花齐放;生命犹如鲜花,美在各美其美。生命的独特性也决定了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任何一个生命的损失都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生命教育,就是让教育回家,就是让每个生命个体成为最好的自己。
专家简介 朱永新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2
生命教育是在进行爱的教育。这种爱不仅是情感,也是一种能力,既要有心,还要有力,心力并用,才有教育的价值。
刘慧:父母有心有力的爱,
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从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不仅仅是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为了拯救生命才要接受的教育,或者是仅仅为了生命安全而进行的预防教育,它还要有积极建设的部分。生命教育也是“全程教育”或“全人教育”,会贯穿在一个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
生命教育的根在家庭
我认为生命教育是为一个生命打底色的教育。如果底色是积极快乐的,孩子一生都很积极快乐;如果底色是消极、悲观的,虽说后期可以改造,但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个人生命最初的底色,就是在家庭当中绘制完成的。
人的发展是同心圆式的,从自我向外到家庭,再从家庭继续向外。孩子在生命早期,和家庭是一体的,慢慢地,他的自我才能从家庭中分离出来。所以一个家庭对一个生命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命教育的根也在家庭。
做有心有力的父母
如何做好生命教育,如何给孩子打好积极快乐的生命底色?从根本上说,父母要爱孩子,但是爱,光有情感的部分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力量的部分,我将其称之为有心有力的爱。
父母的“有心”
真正的理解,是对“不理解”的理解
父母有心,最起码的心就是同情心,或者也可以说是同理心。卢梭认为道德发生的基础就是同情。所以我们想对孩子实施好的教育,首先要有同理心,能感同身受。其实,相对于成人来说,孩子还是一个弱势群体,他没有任何人生阅历,在经历自己的人生之前,他是在成人搭建的舞台上成长的,是在聚光灯下任人观看和指手画脚的。这么想想,是不是能感受到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很不易?
我还想提醒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不能仅存在于孩子光彩照人的时刻,当孩子忧郁、反叛,甚至出现某些怪异行为的时候,父母不能嫌弃、指责、憎恨,而是更应该有同理心。这种同理心应该来自于内心能真正地对孩子有所同情和怜悯。因为你要知道,一个孩子之所以成为这样,是因为他在经历着某些痛苦,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否则没有一个孩子愿意主动变得不再积极阳光。雖然父母也许并不非常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也不知道应该给这个在痛苦中挣扎的孩子以什么样的有效帮助,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一个基本点,就是同情,给他无条件的爱和包容。
我们把生命教育带进学校之后,很多老师都说自己的心变柔软了,原来心是硬的,像是在用一把钢尺衡量学生,生命教育让他们能像水一样包容着学生。我觉得如果家庭都有生命教育的理念之后,父母更可以给孩子这样的包容。
理解孩子总被我们挂在嘴边,但是我们一般认为的理解是两厢情愿、欢天喜地的,是“我懂你,你也懂我”,但事实上,真正的理解是对“不理解”的理解—孩子,我不理解你为什么那么做,但是我能理解你。我觉得这是父母在理解孩子层面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去做的功课。当我们真的能做到这一点,是对孩子真正的理解,孩子能感受到你的理解。不夸张地说,这可能将成为一个孩子在面临巨大痛苦时最后的勇气。试想,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最亲近的人、最信任的人都不能理解自己时,是最容易被击垮的。
真正的尊重,是对生命本来面貌的尊重
所谓尊重生命,是指要以生命本来的面目去对待它,尊重生命本来的样子。父母可能会担心,这样的尊重让孩子变坏了怎么办?所以我想,在生命教育中,我们必须理解生命,理解尊重的背后那个叫“相信”的词,生命是值得相信的,生命具有生长性、向上性、向善性以及智慧性。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样子活出来,虽说这是很大胆的教育方式,但我觉得这也是充满智慧的生命教育方式。当你尊重孩子,对他充满信心,他通过你的眼神,通过你的表情,就能感受到,就能获得力量,保持向上、向善。
尊重孩子,意味着也要尊重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我的一个学生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她带着孩子去爬山,就差一小段路到山顶,孩子说什么也不爬了,就坐在那儿哭,她跟孩子说:“你看,就差那么一点儿了,咱们再努一把力,马上就登顶了呀!”但孩子就是不走,就是哭。后来她意识到,孩子爬到这里,其实已经咬紧了牙关,已经非常努力了,那个时候,他的力量已经全部用完,已经到了自己的极限。虽然差的那“一点儿”对成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比登天还难。这个时候,再去逼迫孩子,就不是帮助而是在伤害他了。
面对这个爬山的孩子,我们可能会想到,只要我们让他休息,给他足够的缓冲时间,他的力量就又出来了,就能爬到山顶。但是,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能否也经常意识到,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他已经达到了自己的极限,要给他以缓冲的时间呢?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长得更好,但是希望是父母的,而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体本身,是否能承载这份希望?所以我总说,教育不是父母一厢情愿的,不是成人随心所欲的,我们必须要遵循孩子的生命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个体情况。
父母的“有力”
父母不是万能的,不能为孩子提供他想要的一切。但是父母的爱能给孩子提供精神能量,让他有能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陪伴,就是一种力
很多父母在教育中常会有一种无力感。我们要承认自己有局限性,不是在所有时候都能帮得了孩子。但我们在生命教育中,可以向生命学习,生命是有生长性的,那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同生长,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陶养生命。比如在遇到你帮不了孩子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孩子,这确实很难,妈妈也解决不了,也不知道怎么办,不过你不要担心,不要害怕,有妈妈陪着你,我们两个人的力量总比你一个人的力量强,我们共同来应对,我们一起走过来,没问题的!”陪伴,就是生命共同生长的方式。其实,当你们相互陪伴着走过来之后,就都更有了力量,也就都成长了。
陪伴也不是简单地跟孩子待在一起,而是要和孩子有内在的交流,最重要的是能用孩子需要的方式进行陪伴,这确实是很高的境界,但也可以通过学习、摸索达到。有一次不知道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我女儿回家之后一直在鼓捣手机,之后我就听见她在叫我,我能听出她声音中带着哭腔,然后我就走到她身边,她什么也没说,抱住我就哭了。我问女儿:“你怎么了?”女儿说:“你别问了。”然后我就真的什么也没问,就紧紧地抱着她,任她哭。过了一会儿,女儿不哭了,告诉我:“妈妈,我好了。”我说:“那就好,你要是想告诉我,我都在。”女儿点点头,但依然什么都没说,所以至今我也不知道她到底遇到了什么事。可见,在很多时候,父母的陪伴不一定非要和孩子有语言上的沟通,或者是给孩子讲道理,可能抱一抱、亲一亲,就是在给他力量,就是孩子在当时最需要的陪伴方式。
陪伴的意义还在于能在关键时刻给孩子一个支点,能让他走出低谷,或者借力跳得更高。只有在陪伴、关注中,我们才知道如何给孩子创造这个支点。
寻找意义,让孩子的生命有力
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的,因此,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孩子感觉到他的生命有力量,他的生命有意义。
感恩是重要的生命教育。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在这个世界上,你生活的每一天,吃穿住行,都在依靠别的生命供养,要感恩为你的生命存在而付出的所有生命。在学校的生命教育中,经常有“葡萄干课程”——给孩子一颗葡萄干,让他品尝,老师会引导孩子意识到,葡萄干很甜、很好吃,但是它能到你的手上,是因为有无数个生命在为你服务。这样的生命教育形式,能让孩子知道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感受到自己与他人的联结,知道自己并不孤独;同时也知道,自己的生命并不只屬于自己,而是必须要回报和服务于其他生命的,这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生命教育中更高一层的目标,是让孩子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这首先需要进行不断的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一个古老且非常难的命题,人在一生之中都在探索这个话题。自我认知错位,就会让人有无意义感。别说孩子,成人都会时不时地陷入自我认知错位而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的困境。比如我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想到很多教育现状我无力改变,就有一种窒息感,觉得自己做的什么事都没有意义。后来我是怎么自己跳出来的呢?我想,自己至少还是可以做好理论基础研究的,那我就先把这部分做好。所以,当孩子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的时候,父母可以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孩子调整对自我的认知,帮他再次找到生命的意义,但这往往需要父母对时代的认知更清醒一些,能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中国已经进入到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但什么是美好生活,孩子在美好时代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已经成为一个新时代命题。
以前,上学读书是为了改变命运,父母努力拼搏,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可是,现在的孩子生活得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还要上学读书,还要努力拼搏呢?父母可能需要好好回答这样的问题,才能帮助孩子找到生命的意义。我觉得可以把“成为优质自己”作为一个寻找意义的新方向。当孩子能找到喜欢的事并且乐此不疲地做下去的时候,当他能达到一种自如的生活状态的时候,就是在成为优质的自己,也就是他找到的生命的意义。
3
人类的心灵是由各种各样的体验组成的,体验越多,心灵越丰富。丰富的体验不断塑造着我们的丰富的情感,也塑造着我们美好的人生,所以,生命教育要注重生命体验。
曹专:美好生活需要
生命教育
从宏观的维度看,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关于生命、通过生命、充满生命气息的教育”,它其实就是教育本身。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老先生说:“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认为:“生命教育是真正的教育、优质的教育、理想的教育的代名词。”
从中观的维度看,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也就是我们既要学习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也要学习关于生命本身的知识。数学、物理、化学是偏向于认识客观世界的课程,生命教育是偏向于认识生命本身的课程,因此,关于生命本身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可以形成一门新的系统的课程。
从微观的维度看,生命教育是爱生命的教育,如果生命教育能不断强化人们热爱生命的信念,既爱自己的生命也爱其他生命,不论遇到什么境遇都不伤害和放弃生命,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让教育回归初心,让生命回归美好
我认为,生命教育具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对于人本身的意义,一个接受过系统生命教育的人,会对生命有更多的认识和热爱,会更懂得保护、尊重、发展和享受生命,从而提高生命的品质。
对于教育的意义,它会督促教育回归初心,不论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过程与方法都是充满着生命的气息,这样教育的品质就提高了。
对于社会的意义,它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生命至上”的价值观,有利于更多人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勇气和技能,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品质。
注重生命体验的教育,就是好的生命教育
重庆市江北中学的生命教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也坚持了很多年,他们每年都会举办生命教育展示周,这是学校一年一度的盛事。在这一周里,师生争相展示自己的才艺,尽情释放生命的活力,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许多美好体验的机会,希望这样的学校越来越多。生命教育要注重生命体验。人类的心灵是由各种各样的体验组成的,体验越多,心灵越丰富。体验不断塑造着我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塑造着我们的人生。
我们可以替孩子解一道题,却不能替孩子完成“想”的过程;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很多地方,却不能替孩子感受和领略那里的美。生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个生命可以替另一个生命去完成某件事情,却永远不能替另一个生命去体验那件事情。所有的体验都是个体自身参与的印记,必须通过自身来完成和实现。所以,创造和给予孩子体验的机会,开展体验式教育活动,让孩子有丰富体验的教育,就是好的生命教育。
专家简介 曹专
北京生命教育科普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生命教育网主编,中国生命教育实验学校联盟秘书长。
4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Life Education”理念中并无严格的“生活”与“生命”之分,是建立在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理解,以及对“Life Education”与社会改造之间的关联的基础之上的。
夏鹏翔:跟随大师学习
生命教育
2013年,在生命教育领域,最有影响的事件之一,是生命教育专委会的成立。生命教育专委会是下属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二级研究机构,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先生(已故)兼任理事长,由两岸四地的生命教育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组成了常务理事会,共商、共促生命教育事业。所以,了解陶行知先生对生命教育的理念,对于我们理解、学习生命教育是必修课。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陶行知先生是被世界尊称的中国“夫子”,另一位被尊称为“夫子”的是孔子;陶行知先生也被毛泽东和宋庆龄等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
“生活即教育”就是尊重生命的教育
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在创建晓庄学院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是师承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他的导师杜威先生的理念而来的,但是杜威先生主张的是“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基于当时中国的国情,将这句口号“翻了半个筋斗”,改为了“生活即教育”。他提到:“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譬如一粒种子一样,它能在不见不聞的地方发芽、抽条、开花,从动的方面看起来,好像晓庄剧社在舞台上演戏一样。”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陶行知先生说:
“是生活就是教育;
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
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
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所谓之生活未必是生活,就未必是教育。”
陶行知先生还特意强调:“中国从前有一个很不好的观点,就是看不起小孩子。把小孩子看成小大人,以为大人能做的事小孩也能做。所以五六岁的小孩,就教他读《大学》《中庸》。换句话说,就是小孩子没地位。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
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的五大目标
陶行知先生的“Life Education”理念包括五大目标: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精神。陶行知先生自己对这五个目标的具体解释是:
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非健康的生活,就是非健康的教育。
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非劳动的生活,就是非劳动的教育。
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非科学的生活,就是非科学的教育。
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非艺术的生活,就是非艺术的教育。
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非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非改造社会的教育。
百年后的现在,我们再看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这五大目标,依然能深感其内涵对于当下的时代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虽然现在已不是只靠体力营生的时代,但技术化、信息化社会依然需要孩子拥有从外在的健康体魄、劳动能力到内在的科学素养、艺术层面的兴趣直至改造社会的精神和能力,这都是塑造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基础和教育方向。
“Life Education”的时代意义
2013年,中陶会生命教育专委会第一届学术年会上(揭牌仪式),朱小蔓先生做了“探问生命教育—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学习心得”的发言,为陶行知先生的“Life Education”理论做了新的解读。她强调:“在陶行知那里,没有严格的‘生命、‘生活之分。但陶行知的理论暗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生命的意义需从生活里找到依据。”
在那个时代,我们更适合将陶行知先生的“Life Education”理论解读为“生活教育”。但今天,将“Life Education”解读为“生命教育”,似乎更具有时代意义,会让这个教育理论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专家简介 夏鹏翔
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中陶会生命教育专委会秘书长。
5
重大灾难事件的发生会使所有家庭成员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但同时,它又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家人之间要相互扶持,同舟共济,正是一个重塑家庭关系的契机。当然,这也会给家庭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刘正奎:灾难性事件中的
家庭教育就是生命教育
2008年汶川地震,至今还在持续不断的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郑州暴雨,都属于重大的突发性灾难事件,遇到这类事件时,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必然会受到影响,产生很多的应激反应。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副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正奎老师,在重大应激事件与心理健康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15年来一直在为经受了重大灾难的地区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他更了解孩子这个生命体在重大灾难事件中的状态,也更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渡过难关,以及寻找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契机。其实,我们会发现,当一个家庭在经历重大灾难事件时,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在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了解生命的恐慌
灾难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会让孩子感到恐慌,当孩子感受到危险越来越近,对自己生命的威胁越来越大时,会非常恐惧、紧张。其实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也都会经历这样的心路历程。
灾难事件会让家庭有损失或者丧失,可能是失去亲人,也可能是父母失去工作或者是家庭收入的减少,这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也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改变。
重大灾难会打破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规律,可能会与外界产生隔离,孩子居家学习的方式也和在校学习的方式截然不同,这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其实对成人也一样。人们对社会支持系统的需要,就像对呼吸空气的需要一样,有时候,我们可能没有察觉这种需要的重要性,但是这种状态的确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
重大灾难性事件之后,孩子的应激反应可能会不太一样,但普遍会紧张、恐慌,以下这些都属于孩子的应激反应:
● 看上去好像毫无反应,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盲目的状态,孩子的内心是紧张、恐慌的。
● 认知上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就是会出现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 出现多疑、过度担心的情况,在行为上就会出现一些过度现象,比如反复洗手,过度防护。
● 出现攻击性行为。
● 躯体性症状。有些孩子确实会出现生病的症状,不想吃饭,或者睡眠出现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其实并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
当然,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可能会出现退行性行为,比如原来已经不尿床了,经历灾难事件之后又突然尿床了。还有的孩子可能会变得特别黏人,会寸步不离地跟着大人,甚至该睡觉的时候也不睡,就守在大人旁边。这些情况其实是孩子在启动着自我保护机制,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手机成瘾,放不下手机,手机成为了一种心理依赖。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应激反应。
和孩子共渡难关
灾难性事件造成的威胁和突发性会使所有家庭成员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会有很多情绪上的不稳定性,但其中也有积极的部分,比如父母有了更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家人之间要相互扶持,同舟共济,这正好是一个可以重塑家庭关系的契机。当然,这也是对家庭的挑战。具体该如何做呢?
接受、理解孩子的反应
心理应激反应是非正常情况下人的正常反应,孩子的应激反应可能会更大,这是正常的,需要我们的理解。
帮孩子重塑安全感
● 做好必要的防护,和孩子一起掌握一些基本的防御知识,了解防御的关键点,知道而且做到。
● 不要对问题避而不谈,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分享、讨论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我们都有这样的反应,这是正常的,说出自己的恐惧、害怕就会好一点。那么孩子会知道父母是理解我的,而且我有这样的反应也是很正常的。他一旦有这样的意识,就好进行下一步的调整。
● 根据孩子的年龄,给他需要的安全感。比如有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陪伴,有的孩子不敢独自睡觉,父母就陪着他睡一段时间。
● 注意负面新闻信息的控制。很多孩子的恐慌来自于负面新闻,越看越恐惧,越恐惧越看,这是大脑的机制造成的,大脑对负面信息的吸收总是积极、优先。
加强社会连接
即使是因为某些客观情况造成了我们与他人连接的空间被阻断,并不表示我们要成为“孤岛”,可以通过网络让孩子和亲人、和比较熟悉的小伙伴多沟通,重新连接起来。让孩子与外界多交流,他对事件的注意力也会被慢慢转移。
帮孩子找到掌控感
不要让孩子认为在灾难事件中自己是完全无能为力的,可以跟孩子一起共同做一些事情,看看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或者如何支持他人,让他感觉到,原来我也是可以做很多事的,比如戴好口罩、正确洗手,这是一种做法,给灾区寄送一些物资或者自己的心意也是一种做法。这些做法都是很好的生命教育,都会让孩子从中获得成长。比如有一个孩子曾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写道,原先我没有发现我居住的小区很美,隔离了很久之后,今天下楼在小区里转了一下,发现原来我的小区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孩子能通过这样转换视角去看待事物,其实也是在获得一种掌控感,也是在成长。
引导孩子看到生命的力量
灾难事件会让孩子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但更能感受到生命的顽强,感受到生命对生命的支持,感受到逆境中的希望。比如每次灾难事件中,医疗队、军队、心理援助队都会很快就位,给人们带去帮助,全国人民都会为经历灾难的地区加油鼓气,我们的国家很强大,我们的制度很优越。
做好长期心理疏导的准备
经历了重大灾难事件之后,孩子会重新回到学校,但其实他的心理应激反应还没有消失,恐惧、担心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到这一点,可能就会在孩子回到学校之初时责怪孩子学习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等等,这容易让家庭产生较为严重的亲子冲突。孩子回到学校后,老师和父母都会认为,以前耽误的时间一定要马上补回来,于是特别看重孩子的学习,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应激反应。在这个阶段,需要给孩子缓冲的时间,不能压得太紧,要讲究策略,否则可能会让孩子“崩盘”。
另外,孩子在家里自学的模式和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很不一样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其他突发事件的发生,都可能会让孩子的学习方式不断地进行切换,需要不断地重新适应,所以父母要耐心地帮助孩子做好调试,等待孩子的适应,而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可以马上自由地切换好。
在重大灾难地区的现场急救和心理援助中,儿童是关注的重点,也有这样一个规律:孩子重回学校时是一个重要的心理疏导节点,也是帮孩子重建安全感,进行生命教育,将危机事件轉化为教育契机的重要时机。
基于以上的实践成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中小学心理成长课 教师版》和《我的战“疫”心灵成长记 学生版》这套书及时出版,在科学心理干预理论模型基础上,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来帮助孩子调节心理状态,提升心理能力,学校、家庭都可以用这套书。希望能在一些重大灾难性事件之后,给更多的孩子、老师和家庭带去帮助。
外一篇:平时提升亲子关系,关键时刻才能保持连接
想要在特殊时期对孩子产生影响,能很好地帮助孩子,平时做好亲子关系的提升非常重要。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理念,更需要策略。
打造良好亲子关系的理念
相信孩子自己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可以帮孩子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大部分问题都需要他自己来解决,特别是心理层面的,但是只要相信孩子能解决,最终他真的都可以解决。
关注孩子做到的,不要总关注孩子做不到的。比如孩子写作业能坚持20分钟,那就要肯定孩子坚持的这20分钟,和孩子讨论是怎么能做到坚持这20分钟的,而不是要求孩子应该坚持30分钟。当孩子发现,自己能做到的部分总是获得肯定,才有可能想做得更好。
打造良好亲子关系的策略
做好这3个关键字:放、定、听。
放松 父母要学会阶段性地放松自己,也要让孩子感到放松,尤其是当学校的课业紧张时,父母就更要和孩子一起放松些。
放下 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太多,执念太多,需要放下一些。有些父母会说,我对孩子已经没什么要求了。那么可以自己试着写一写,你就会发现这个单子很长,比如:每天上课认真听讲,回家主动完成作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习至少一门才艺,善于表达,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孩子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完美。
不放弃 很多父母在孩子遇到问题、困难的时候,特别容易放弃,比如孩子厌学,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父母会认为自己管不了,也就不管不问,甚至因此厌恶孩子,其实那个时候更不要放弃,更要去全力地爱孩子、支持孩子。
淡定 父母要做孩子的“锚”,当孩子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父母不要跟着他一起波动,而要定下来,让他感受到你的稳定,他才会觉得父母是可以依靠的,也才会真正把情感依附在父母的身上,从而获得力量。
肯定 肯定不是瞎表扬。肯定是要看到孩子的做法、想法,特别是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更要肯定他做得好的部分。
不确定 不确定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态度,父母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做得对,要跟孩子一起探索,一起面对问题,一起解决问题。
用耳听 真的能用耳朵听进去一个孩子的讲话很难。下次可以录下你跟孩子的对话,看看10分钟的对话中他讲了几分钟,你讲了几分钟,就知道你是否真的是在用耳朵听了。
用脑听 听完之后要想孩子是什么意思,其实有时候孩子自己讲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但是父母要去想,去琢磨,不断了解自己的孩子。
用心听 共情孩子,在听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真正的心声和内在的需求,给他正确的支持和引导。
生命教育实践
第2部分
1
精心呵护与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孩子拥有一颗尊重生命、呵护生命的心保驾护航,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你好,大蜗牛—
幼儿园里的生命教育课
文︱杨冉(北京市西城区洁民幼儿园教师)
开学初,为了丰富我们班上的自然角,孩子们主动从家里带来了可爱的新朋友——两只大蜗牛。别看这些新朋友个头儿小小的,但在开学初对于孩子们的分离焦虑可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呢!刚刚还在幼儿园门口哭闹不止的孩子,只要一进教室看到自然角充满生命力的两位“小伙伴”,就停止了哭闹,细心地观察起来。看来,小动物对孩子的“治愈效果”真是非常显著。有的孩子甚至会压抑住自己刚刚与爸爸妈妈分离的难过,跟老师滔滔不绝地交流起来如何给蜗牛喂食、如何为蜗牛创造舒适的环境。
亲爱的大蜗牛,你怎么了?
孩子们照顾小动物的自主性十分强烈,基于这种“小主人翁”精神,老师和孩子们就如何照顾自然角小动物们展开了讨论活动,最后一致决定将照顾大蜗牛这一项任务加入“值日生计划表”中,每天有不同的小朋友在早饭后的区域活动时去照顾大蜗牛。
一天,早饭后去自然角值日的露露皱着眉头走到我身边,问我:“杨老师,有一只蜗牛不吃我给它喂的菜,还躲进壳里了,它不会憋死了吧?”露露拉着我去自然角一探究竟,她的追问也引来了不少小朋友围观,大家都对这只躲起来的大蜗牛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孩子们还发现蜗牛不但躲起来了,还用一层薄薄的“屏障”将自己封闭了起来。“它嫌小朋友太吵了,就跟我们堵住耳朵似的。”“它想休息,所以需要关上门。”“蜗牛被粘住了,它可能也挺着急的,我们得帮它捅开。”……小朋友们纷纷对这道“屏障门”进行着猜测,情绪一下子被这只“与世隔绝”的大蜗牛调动了起来,纷纷与它共情。于是,我对孩子们说:“我觉得小朋友们分析得都很有道理,今天我们可以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者和他们一起搜索一下相关知识,明天再一起来分享好不好?”孩子们都表示同意。
第二天,得到了答案的露露早早地来到了幼儿园,小朋友们揭晓了答案,原来,蜗牛能耐饥饿,不怕干旱,它将壳口用分泌物形成的一层膜封住,可以使自己不至于干死。当环境适宜后,便会自动溶解保护膜重新开始活动。说到这里,孩子们自主提出来应该给蜗牛更好的生活环境。辰辰说:“土太干了,得多给它喷水。”诺诺说:“我们班得有适宜的温度,蜗牛才能更好地生活。”就这样,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我眼中看到的不再是小小的哭鼻子的宝宝,而是一个个有责任心、有共情能力、会关心关爱他人的小天使。
精心呵护与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孩子拥有一颗尊重生命、呵护生命的心保驾护航,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新生的力量,太开心了!
端午节后返园的那天,早饭后孩子们分别进入各个区域活动,轮到值日生嘉嘉照顾自然角了,只听嘉嘉急忙地叫我:“杨老师,杨老师,有小朋友往大蜗牛窝里扔东西!”我闻言赶紧走了过去,我看了情况之后提醒他:“宝贝,你再仔细看看。”嘉嘉小心翼翼地再次探着小脑袋看了看,然后惊呼道:“生宝寶啦,蜗牛妈妈生宝宝啦!”这时候,其他区域里正玩得不亦乐乎的孩子们都放下了手上的玩具,急忙跑到自然角一起看,见到那些新生命的孩子们和我的心情一样,充满了感动与欣喜。“太好了,太好了,我们一定好好照顾它们一家。”当天孩子们回家,都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家长,很多家长也给我们发来了消息。第二天,有的小朋友带来了更大的盒子想让蜗牛一家生活得更舒适,还有小朋友带来了蛋壳,说能让蜗牛宝宝补充钙粉帮助长壳……孩子们每天都更加关心蜗牛家的事了。
蜗牛妈妈,请不要伤心……
又一个双休日过后,回到班里的孩子们赶紧去自然角照看蜗牛妈妈和宝宝,诺诺担心地说:“咦?小蜗牛怎么不探出头看看我们呢?”第二天,诺诺一进班就去看蜗牛,之后他赶忙叫我:“杨老师,杨老师,这儿怎么有这么多虫子啊?!”其他老师和小朋友们都赶忙围了过去,看到眼前的一幕,大家不禁唏嘘起来。知识经验丰富的轩轩告诉大家:“蜗牛宝宝可能死亡了,已经滋生了寄生虫。”但部分小朋友则不相信蜗牛宝宝已经死亡了,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先给蜗牛妈妈“换房”,让蜗牛宝宝还在原地继续观察。当天下午,蜗牛宝宝身上的小虫子越来越多,几乎全部的蜗牛宝宝都没有探出小脑袋,小朋友们这次确定地知道了蜗牛宝宝的生命结束了。看到这一幕,有的小朋友掉下了眼泪,有的小朋友很关心蜗牛妈妈的状态—“失去宝宝的蜗牛妈妈该多伤心啊!”最终,小朋友们把蜗牛宝宝埋葬了。
小动物的寿命短,极易成为孩子们接触死亡的第一次经历,我们正好可以借助这个契机进行死亡教育。与孩子交流死亡话题时,一定要感同身受,同时给以诗意的审美教育。这次,蜗牛宝宝的死亡,让孩子们对老师关于死亡教育的引导有所共鸣,我们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生命教育。我在班里开展了相关的故事创编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对死亡提出了疑问—小蜗牛到哪里去了?那是个什么地方?我可不可以一起去?为了纪念这些曾带给他们喜悦的小朋友们,孩子们还绘制了《蜗牛的一家》这样一幅画。愈来愈多的研究指出,如果孩子被鼓励探讨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并容许他表达情绪,那么在面对死亡时,孩子能更加从容地面对。
孩子的生命意识启蒙教育不只是对自己生命的保护,应该是对所有生命的珍爱,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成为热爱生活的人奠定基础。
2
从一个看到蜘蛛就害怕得往后跳的小男孩,到成为一个为保护亚马孙森林大火中的捕鸟蛛撰写科普文章的科普小达人,这戏剧般的转变,来自于家庭中良好的生命教育。
从害怕到着迷,
一个科普小达人的诞生—
家庭中的生命教育
文︱优的爸
开学后读六年级的儿子,早在两年前就给自己定下做科普的志向,至今仍未改变,而且越来越显示出未来成为一名科普工作者的潜力。说来有趣,他的这个人生目标竟来自让很多人觉得害怕的蜘蛛。我们家的生命教育是这样做的。
不打扰孩子对生命的好奇
儿子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对动物的兴趣,尤其喜欢细致观察随处可见的小动物,蜥蜴、昆虫、蜗牛……都能让他停下来看半天。我们也乐于停下脚步,看着他那股认真劲儿。这可能是一种鼓励,让他刚萌生出来对动物和自然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儿子5岁时,我们第一次给他播放正式的“电影”,是非常著名的纪录片《海洋》。因为他年纪还很小,怕他坚持不了,也担心看太久视力受影响,我随时观察他的反应,想着如果他稍有不耐烦就暂停下来。没想到他的眼睛一直瞪得大大的,看到震撼的镜头还张开嘴巴,吃惊地连声叫“哇”。我们就没有打断他,让他第一次就把那部100多分钟的纪录片完整地看完了。
电影里的很多动物儿子当时都不认识,我就给他读画面中的说明文字,这就像我平时给他读绘本一样。没想到,那么多种动物的名字,他从这次开始就慢慢记住了。
这部纪录片陪了他很久,前后看了不下10次,现在还会时不时翻出来再看一遍。内容熟悉到下一个镜头会出现什么,他都能提前预告,并准确说出动物的名称。电影里,每次看到鲨鱼被活生生地割取鱼鳍,然后流着血被抛回海里、沉入海底,儿子都会皱着眉、攥着拳;每次看到海狮在漂满垃圾的海里游动,他都会叹气;每次看到老人带着孩子来到博物馆,看到一排排灭绝动物的标本时,他都会非常难过。我们后来才明白,这部纪录电影已在他心里种下了保护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种子。
从害怕到着迷,最后把蜘蛛当成宠物
幼年时儿子虽然热爱自然,喜欢观察各种小动物,但有一样虫子是他不喜欢,甚至害怕的—蜘蛛。南方沿海城市,蜘蛛非常普遍,儿子的怕不知从何时、因什么而起,甚至走路时看到路灯杆上的蜘蛛网,他都会被吓得直往后退,不敢靠近。
我们也安慰过他,鼓励过他,他的这种恐惧并没有减轻。但是,他对蜘蛛的态度转变来得相当突然,事后我们才回想到可能的原因。
儿子6岁时,和妈妈一起去上海旅游。妈妈带他去了一次上海科技馆,当时那里正在举办一个蜘蛛主题科普展,有各种各样的逼真模型、标本甚至活体蜘蛛,儿子虽然怕,但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蜘蛛,又听到了工作人员和妈妈对蜘蛛的解说,就有了好奇。
7岁左右,我跟儿子一起共读虫类科普小说《战虫部队》,上、下两部读完,他对节肢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更感兴趣了,书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名叫韦伯斯特的螲(dié dāng,蜘蛛目一个科的统称,一种穴居蜘蛛),既可爱又聪明勇敢,让我们都非常喜欢。
可能正是因为儿子有了这些经历,不经意间,他竟扭转了原本对蜘蛛的恐惧,反而喜欢上了蜘蛛。有那么一段时间,儿子美术班的老师有点儿崩溃地发现,这个男孩的几乎每幅绘画习作上,都会有只蜘蛛,趴在花瓶上、草丛里,甚至趴在罗马斗兽场的墙上。
小学二年级时,他向我们提出,想在家里饲养捕鸟蛛。这可把我们夫妻俩愁坏了!从来没听说谁会把蜘蛛当宠物啊!我们本来觉得养爬行动物已经够奇怪了,没想到自己儿子竟然会提出更“离谱”的要求。我们虽然不怕蜘蛛,但想一想那么大、满身毛的家伙要在我们的屋子里安家,实在是很难接受。奈何儿子决心坚定,不仅锲而不舍地反复跟我们聊养蜘蛛的事,而且接受了爸妈提出的条件—用半年时间做好养蜘蛛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准备,爸妈也做好心理建设,如果半年后他还有决心要养,我们就同意。
三年级,这个曾经怕蜘蛛怕得出奇的男孩,成了一只巴西所罗门捕鸟蛛的主人。他给它起名“斯拜德(spider)”。现在,不仅爸妈受他影响成了捕鸟蛛迷,他的很多同学也熟悉并喜爱上了这种小动物。
在我们家,不仅宠物捕鸟蛛被保护得很好,连家中常见的跳蛛、幽灵蛛、白额高脚蛛,儿子也一概不许我们伤害,发现后全都要放生。如果不小心伤到这些蜘蛛,儿子会难过。
关注大自然,用文字影响他人
2019年,巴西亚马孙雨林发生连续多日的大火,很多原始森林和生活在其中的野生动物陷入灾难。儿子听说这个新闻后非常着急,因为他喜爱的捕鸟蛛很多都栖息在亚马孙地区。他催着我给他找更多的相关消息,我们一起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找书,留意电视、广播里的新闻,然后,由他整理所有的资料并口述,我帮他打字,写成了他的第一篇正式的科普文章《亞马孙大火对捕鸟蛛的影响》。
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最大的爬宠迷科普平台,获得超过6000次的点击量。不少网友看过文章后留言说他写得非常好,还有人认为,文章中的想法非常好,“火灾之后存活的动物如何适应新一轮的演替,这确实是一个好的研究点”。
看到文章获得的热烈反馈,儿子的眼神中掩饰不住兴奋。他很郑重地告诉我,长大后他想做个科普作家,用创作影响更多人,不仅关注捕鸟蛛,也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至今,他的这个目标还没有改变。
因为亲近生命,孩子为自己寻找到努力的方向和人生的目标,这也正是生命教育的意义所在。
3
在逆境中努力寻找好的一面,对未来总是充满希望,等待转机,这本就是生命所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一课。
迎来转机的人生并非偶然
—语文课里的生命教育
文︱盈视
一场难度很高的考试发下了考试成绩。我正在祝贺班级最高分94分的同学,下面传来一个惊讶的声音:“咱们班居然连上95的都没有!”为什么有些孩子总会在第一时间就能准确地发现不好的一面?而很少去寻找好的一面?这也许需要和他有更多接触的父母做出反思。
人是有生命智慧的,保障存活、突破限制、生发智慧、安顿心灵、呈现希望、成为自己都是生命智慧的组成部分,生命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生命智慧,生命智慧教育是生命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我能做的,也经常做的,是通过孩子们熟悉且喜爱的文学人物为他们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所以,听到这个孩子的话之后,我笑了笑,开始给他们讲起了苏轼。
苏轼的口头禅:我怎么那么幸运?!
宋朝的海南,偏远荒凉。据说,在大宋,比贬谪海南更重的罪就是满门抄斩了。如今看看苏轼在海南的诗,就知道他当时的际遇,连吃米都成问题。他给惠州的一位姓程的秀才写信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就是说,吃饭没有肉,病了也没有药,住的屋子很简陋,出门没有朋友。冬天没有取暖用的炭,夏天没有凉水解暑,总之一句话,什么都没有!如此困境,原以为苏轼要消沉下去了。可是,苏轼在这段话的结尾,话锋一转,说道:“惟有一幸,无甚瘴也!”意思就是说,这里有一个好处:没有什么瘴气!海南也并非没有瘴气,苏轼用了“无甚”二字,就是不太多的意思。不太多,并非无,苏轼有什么可“幸”的呢?但是苏轼并不想给友人的书信里写的全是牢骚和无奈,他一定要找出海南的好处来,但是他实在找不出了,就把“无甚瘴”算了进来。想想真是让人感怀一笑。这就是苏轼的一种思维习惯了,他骨子里就很乐天,总觉得天无绝人之路,他总是要努力寻找好的一面,让自己的生命充满能量。
以吃水果为乐的苏轼
苏轼之所以会给惠州的朋友写信,是因为他刚刚从惠州而来。其实,被贬惠州,已经是很重的贬谪了。贬谪苏轼的人心理并不健康,就是希望把一位朝廷重臣从“天宫”的位置一下子拉落到“地狱”,看他消沉,看他没落。在此之前,苏轼是皇帝的老师,负责起草诏书。惠州的日子与京城的工作真是天壤之别,面对落差,苏轼又看到了什么呢?苏轼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觉得这里的生活特别好,可以骑在树上没完没了地吃荔枝,他能一天吃三百颗荔枝吗?这只是夸张的手法。北方人是吃不到新鲜的荔枝的,苏轼看到的好,是做一个南方人的幸福,吃荔枝这样的小事,成了苏轼眼中到岭南最大的好处。
这已经不是苏轼第一次以吃水果当作人生的乐事了。在来惠州之前,苏轼辗转去过几个地方做官。他在杭州做官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叫刘季孙的人。此人正在浙江一带做兵马督监,官职不大,心中很是郁闷。苏轼则劝他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意思就是这么好的时节,你怎么能郁闷呢?橙子也黄了,橘子也绿了,能在江南吃这么多好吃的水果,赶紧开心起来吧!
当然,苏轼并非傻傻地快乐,他以诗歌相赠之后,还向朝廷推荐了刘季孙。后來,刘季孙做到了知州的位置,相当于某一市的市长。人生自会起起伏伏,苏轼当时就是希望让刘季孙看到生命里积极的一面,因为只有你去享受生命,消解愁苦,才能等到生命迎来转机的那一天。而且,也正因豁达乐观,才可以真正想到如何去解决苦难。
把江南睡在枕席之下的苏轼
苏轼最大的人生危机是他中年时遇到的乌台诗案。宋神宗时期,有一段时间,御史台被宵小把持,为了让自己能扬名立万,他们决定拿苏轼开刀,以威吓群臣。他们将苏轼的诗歌反复琢磨,增加进自己的理解,硬说苏轼有讥讽朝廷、图谋不轨的意思。把苏轼从湖州任上逮捕到京城来,一顿严厉审问后,贬谪苏轼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可算是跌落神坛,生活极为凄惨,住在了一个亭子里,距离江面仅仅十步,也就是说,只要一涨潮,屋子就淹了。但是苏轼却说,江南的景色都在他的枕席之下了。他可真能想,把最坏的事一下子说得高大上了。
把问题摆出来,看到不足,这自然是对的,但是,如果觉得唯有如此才能进步,我就不敢苟同了。苏轼也并非没有感知痛苦的能力,但是他发现“美”的能力更强。他在艰难的岁月里,用美好支撑着自己和家人面对困难的勇气,让大家和他一起静待人生的转机。有人说,苏轼的人生总能迎来转机,我想,这并不是偶然的吧!
我是一个班主任,从去年开始,我接手了一个成绩不大理想的班级。当然,每次测验后,我也会被各科老师“围攻”。但我每次站在班级前面的时候,我总会告诉孩子们他们的优势在哪里。其实,有时,这优势很难找出来。但我总会努力寻找,并且还要让这优势不要太牵强。找到优势,自然要表扬,要发糖。有些人不理解这种自我安慰的方式是否有意义。但是,接下来,孩子们果然“傻傻”地努力了,愉快地接受各科老师的新任务了。两年过去了,这个班级的成绩已经神奇地名列前茅。
或许有人会说,不让孩子看到问题,他总会傻呵呵地认为自己怪不错的,这好吗?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说,对于孩子,“傻傻”的自信好过清醒地看到问题。每个人都是有一身毛病的,我们当然希望孩子逐渐克服身上的毛病,变得越来越好。但是,用反复揭开伤疤的方式,把所有困难、差距都摆在孩子面前,只会让他失去勇气。就像是面对一个病人,反复威胁他,说他的病搞不好就会致死,病人怎么还会积极治疗呢?如果我们只一味地教孩子发现问题,养成的可能是一种悲观的思维习惯,他总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敢表现自己,活得畏首畏尾,那他就更无法展现出生命的光彩。不如“骗”他,让他以为自己“怪不错的”,总是能看到好的一面,再不断鼓励他,这样才能化解危机,让孩子在积极的心态下前进,获得滋养,也获得生命智慧。
气候再恶劣的地方也能开出花朵,再艰难的境遇中也有可以安顿心灵的地方,让生命的智慧自然生发,就能迎来新的转机。
生命教育形式探索
第3部分
1
活着,只为一刹那,音乐,却可以带我们感受永恒。通过音乐感悟穿越时空的精神生命,是音乐的魅力,也是音乐的使命。
朱亦兵:透过音乐感受
生命之外的永恒
特约采写|张安妮
很多孩子和成人应该都听过从他的弓弦间流淌出的旋律——在《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归来》《匆匆那年》等电影中,因为他奏响的深沉的琴音,人们似乎更深刻地理解了影片所讲的故事,更加感同身受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有人说,在他的音乐中能感受到生命的恒久与期望。他就是大提琴演奏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朱亦兵。
大音希声。演奏状态中的他,时而深情时而激情,用大提琴特有的音质感染着听众,亦让听众深深感受到他内心的表达;指挥状态中的他,永远能从那精干矫健的身体里迸发出无限能量,与音乐融为一体;他妙语连珠,在音乐教育中总能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带演奏者或琴童们走进音乐的世界,理解音符中的蓬勃生命。
总之,他想尽一切办法引导人们理解音乐,透过音乐感悟精神世界。
音乐实践课堂,独特的生命教育方式
“什么是音乐,音就是声音,乐就是快乐的‘乐,是情感、是感动,是属于声音的独特美好。演奏者就是要通过音这种载体把感动传递出去。我们拉琴,不光是拉出旋律,还要享受演奏的过程,享受休止符带来的暂停,享受在合奏中的寂寞……这是远比学拉琴技艺更重要的事!”朱亦兵如是说。
朱亦兵的父母是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代音乐教师,他们培养了几代中国音乐家。就像大多数音乐世家的孩子一样,8岁那年,小小的朱亦兵就从爸爸手中接过大提琴,开始了学琴之路。即便那时的他满脑子都是自己今后如何成为伟大的数学家,即便他认为自己“根本不喜欢大提琴”,都无法阻止他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13岁那年,他在中国唱片社录制了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张西方音乐的唱片《音乐会波兰舞曲》。4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师从法国当代四大大提琴演奏家之一的莫里斯·让德隆,成为继冼星海、马思聪之后第三位在这所音乐学院学习的中国音乐家。1986年,在瑞士日内瓦,他成为第一位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奖的中国大提琴人。不久,他考入欧洲优秀传统的乐团之一——瑞士巴塞尔交响乐团任首席大提琴,成为当时欧洲交响乐团中最年轻的首席大提琴。彼时,他刚23岁。10年后,朱亦兵受到享有盛名的德国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邀请,客席担任其首席大提琴。朱亦兵在音乐艺术方面的造诣不仅限于大提琴演奏,后来,他又考入巴塞尔音乐学院学习指挥,曾指挥过多个甲级交响乐团。
时光流转至2004年,38岁的他放弃高薪,凭着一股如今都无法说清的冲动回到祖国,回到中央音乐学院。自此,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音乐教育和各种音乐普及活动中。他开设了大提琴重奏和室内乐课程,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朱亦兵大提琴乐团,成为中国第一个做大提琴重奏的人,他和学生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不间断地投身到公益演出中,工厂、学校、车站、乡间、森林、海边、孤儿院甚至监狱,都有他们的身影以及大提琴重奏的旋律。他把这称为音乐实践课堂,就是希望把古典音乐带到那些从来没接触或者没有机会接触的人们中去,想用音乐的力量进行一种独特的生命教育,用音乐抚慰心灵,用音乐萌生希望。
至今,他已经举办了600多场公益演出。2015年,他带着乐团西行数千里,沿古丝绸之路,在青海湖、三危山、嘉峪关、金塔胡杨林、雅丹魔鬼城等地演出。他说:“我就是想带着学生们用音乐的方式走丝绸之路,感悟穿越时空的精神生命,把心里的聲音带到大自然,也把大自然的声音融入音乐的表达里!”因为朱老师的创意,很多学生都说:“那是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低音在广袤空间中的穿透力,仿佛能穿越到古老的年代。而在这样的时空交错中,又能体会到自我与万物的连接,体会到生命传承的意义。”
有走出去,也有请进来。2016年,朱亦兵创办超级大提琴音乐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四届——这个亚洲最大规模的音乐盛会,被他称为无国界、零距离的“音乐庙会”“音乐游乐园”。他相继将来自世界各地的260多位国际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交响乐团首席、钢琴家等邀请到“乐园”中,以组曲、奏鸣曲、重奏、原创曲目、协奏曲以及公开课、公开表演等形式,带着现场大大小小的琴童与乐迷浸泡其中,全天无间断。这个全新的音乐节模式可谓开创国内先河。这个“乐园”也是移动的,不仅在北京的剧场和音乐厅里,朱亦兵也带着这些音乐家和演奏家走进了皖南的古老村落,在村民与游客们中奏响扣人心弦的旋律。他说:“皖南古村悠然恬淡,这里静谧的自然环境与大提琴的深沉音色完美融合。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音乐更不是只存在于音乐厅和琴房中的,希望人们通过更开放的形式感受音乐之美、感受生命之美!”
音乐与戏剧夏令营,和孩子一起探索音乐的意义
今夏,在北京福尼亚剧场,“快乐琴童2021”音乐与戏剧夏令营开营,这是国内首个同时将音乐演奏与舞台戏剧作为主题的夏令营。作为创办人,朱亦兵和其他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钢琴等演奏家,以及歌唱家、戏剧表演老师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50名孩子逐一授课,排练室内乐和重奏,组织合唱与戏剧表演,举办师生音乐会,开展演奏比赛……将欧洲音乐与戏剧学院的授课模式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呈现给中国琴童,同时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元,让孩子们尽情去感受综合艺术的魅力与力量。
课堂上,一个刚学大提琴不久的8岁的小姑娘,对于使用弓弦表达音符与旋律还有些生涩。小姑娘的爸爸坐在旁边,举着手机分秒不落地记录着朱老师讲的字字句句。此时,朱亦兵正给小姑娘讲到了乐曲的一个细节,一个小问题却让孩子卡了壳:so、la、xi、do……接下来应该是什么音?小姑娘答不上来。朱亦兵笑着说没关系,然后放下手里的大提琴,在琴房里一边走,一边引导她一句一句地唱音阶,每到那个问题点,他就会停下,示意小姑娘自己唱。当反复了七八次却依然没有得到小姑娘准确的回答时,他望向举着手机的小姑娘的爸爸说道:“不要着急!我们耐心点儿,等孩子自己唱出那个音符—她一定能自己唱出那个音符!”就这样,他带着小姑娘从高音唱到低音,再从低音唱到高音,直到小姑娘自己答对了刚才那个问题。他竖起了大拇指,笑得灿烂:“孩子,这是你自己悟出来的音乐,你会铭记一生!”
音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启发出来的,这是朱亦兵的音乐教育理念。相信,夏令营里的这一次体验,带给这个小姑娘的远远不只是会了一个音符那么简单,还播撒了“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生命有无限可能性”这些属于生命教育的种子。所以,他更愿意用连父母都给予不了的耐心和风趣的语言引导孩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音乐有更深的理解。音乐是通过技术表达感情,表达自我,感悟人生,理解永恒,而不是表达技术。有了感情、动了心,简短的音阶也可以演奏出饱满的音乐情感,也能包含无限意义。”朱亦兵说。
活着,只为一刹那,音乐,却可以带我们感受永恒。音乐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一种探索,能让孩子们感悟生命之力,生命之永恒,也能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到自我,以及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自我。
作者简介 朱亦兵
中国著名大提琴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1986年在日内瓦国际大提琴比赛中获奖,成为中国大提琴界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奖第一人,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现任教于德国柏林音乐学院、西班牙瓦伦西亚音乐学院和北京朱亦兵艺术中心。
2
在戏剧中的孩子们,看似在扮演,但实际上在处理和应对自己内在的感受。这就是戏剧能作为生命教育的载体的原因之一。进入戏剧,能让孩子们对生活、对生命有更充分的体验。
教育戏剧,丰富孩子生命
体验的“捷径”
受访专家︱曹曦
戏剧的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更像生活,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它和人这个生命体本身的内在连接是非常紧密的,能成为体验的一部分。戏剧的本质也没有离开人的本能或者发展规律,甚至可以说,它只是一个更复杂的玩耍形式而已。
所以,教育戏剧或许可以成为生命教育的一个工具,让孩子们在其中得到更多的体验,并且通过情景的设置,创造出更多表达和思考自己内在感受的机会,这是生命教育中重要的部分。
安慰“小红帽”,释放自己的恐惧
我为4岁的孩子们设计过这样一个独特的“小红帽”戏剧:在森林的边缘有一个村庄,这里曾经有狼出没,但那已是五六十年前的事了。这个村庄中住着一户人家,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小女孩的外婆家住森林的另一端,要穿过整个森林才能到达。
根据这个场景,孩子们开始一起画这个村庄的地图,共同创作出一个虚拟的村庄:小女孩的家在哪里、外婆家在哪里、村庄中的路是怎样的……在孩子主动参与构建场景的过程中,他们已不知不觉成为了剧中人。
下面,我会告诉孩子们大概发生的事情:有一些伐木工在森林里发现了这个小女孩,她蹲在森林的一棵树底下哭泣。然后,我会对孩子们发出邀请:我想带你们去看看她。就好像在玩一个假装的游戏。
获得孩子们的认可后,我们“出发”前往“森林”去看这个小女孩。此时,会有老师来扮演这个小女孩——她蹲在树下,戴一顶红色帽子、低着头。
这个时候,我会跟孩子们说:如果你们愿意,可以过去轻轻地拍拍她,问问她怎么了。于是,孩子们会不停地向小女孩发问——“你为什么既没在自己家,也没有在外婆家?”“你有没有遇到狼?”“你的爸爸在哪里?”……扮演小女孩的老师会通过和孩子们的互动、表演,让每个孩子进入属于自己的一段故事里,这里既有孩子熟悉的体验,比如怕妈妈批评不敢回家;也有孩子从未经历的体验,比如迷路;还有被皮亚杰称为高阶象征的情感体验:恐惧。
我设计这个戏剧场景是基于现实中每个孩子最大的恐惧就是被遗弃。很多孩子上了很长时间幼儿园,但每天入园时还是会哭,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这种恐惧。但是,这种真实的内在感受通常被压抑,而在戏剧中,孩子们却能将其释放出来。虚拟的剧情里,这群4岁的孩子看似是在帮助小女孩,实际上是在处理自己的内在恐惧感。这就是教育戏剧能作为生命教育的很好的载体的原因之一,进入戏剧的方式,能让孩子们对生活、对生命有充分的体验。
除了体验,孩子们还能在戏剧中对一些情感、生活经验进行反观。就像在这个戏剧场景中,孩子们通过在特定的场景下和小女孩对话,可能会意识到自己可以怎样处理一些情感,可能会思考当我遇到这个状况时该怎样处理,或者身边人遇到这个情况时,我可以怎么帮助他。
设计葬礼,体验生命的复杂
我还用过《格林童话》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一个小男孩跟爸爸生活在一起。家里很穷,爸爸每天用牛奶泡很硬的面包给小男孩吃,但小男孩特别不喜欢,经常坐在家里发呆。
有一天,他们家的墙缝里突然长出很多花草,还跳出一只癞蛤蟆。小男孩很高兴,摘下花草编成花冠戴起来,装作自己是国王,招待癞蛤蟆吃他的牛奶泡面包,没想到癞蛤蟆三下两下就把食物吃完了。小男孩很感激它,因為爸爸每次回家都会检查他有没有吃完食物。很快,小男孩和癞蛤蟆成为了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直到有一天爸爸看见儿子在跟一只癞蛤蟆说话,那天,因为癞蛤蟆只吃面包不喝牛奶,小男孩有些生气,说话的声音就大起来,被爸爸听见了。爸爸想都没想抡起扫把把癞蛤蟆打死了。没过多久,这个小男孩也死了。
我用这个故事做了一个戏剧素材,给孩子们设置的身份是与故事中的小男孩住在同一个村子的邻居,他们知道这户人家的情况,平时也偶尔能听见这户人家的动静。这个情景让孩子们有熟悉感,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是比邻而居。但是后面的设置对孩子们来说是陌生的——帮助这个爸爸来给故事中的小男孩办葬礼。
我发现,孩子们虽然只有四五岁,但他们对死亡并不陌生,而且他们在筹划葬礼的时候特别有满足感。有个4岁的孩子甚至在墓碑上写了首诗,当然,他不会写字,所以是他说我写。他一边说我一边惊叹,这就是一首诗啊!孩子们热烈地商量如何举行葬礼,到时要有哪些行为、要怎么摆花、怎么走路,要小声说话、保持安静。
当时教室里的氛围让我感觉非常奇怪,这样一个在成人世界里比较禁忌的话题,在孩子们看来就像玩一样,但是事实上他们又把自己有限的对死亡的经验、自己敏感的理解,用非常细致的方式在进行梳理,然后再把它们应用到别人的生命体验里,我觉得这非常了不起。也许在很长时间之后,他们才能真正将这种体验应变成理解,但至少此时他们已经体验过,而且已经把体验变成了自己的生命经验。这个过程绝不是学到了什么知识那么简单。
在这个戏剧设置中,孩子们还能体会到一种暗示,就是这个小男孩为什么会死。所以在办葬礼的过程中,孩子们跟剧中的爸爸是有互动的,会为这个疑问做出自己的解释。有的孩子认为小男孩死是因为他失去了一个很好的伙伴,伤心而死;有的孩子认为小男孩是被癞蛤蟆的毒给毒死的;有的孩子认为是因为小男孩把牛奶面包都给瘌蛤蟆吃了,自己是饿死的……每个孩子在解释原因的时候,实际都是在解释自己对生命的看法,也能在相互激发中去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比如人活着不仅需要食物,也需要陪伴、需要朋友。但是戏剧不需要有正确的答案,每个孩子都可以按照自己所见所感去理解。
教育戏剧就是在提供这样一个特别的场所,因为它是假的,所以我们能够和孩子们谈论一些也许在生活中不太能轻易进行的话题,甚至是禁忌话题,抑或是说不清楚的话题。如果孩子能在戏剧中体验和感受这种复杂性,那么在生活中再面对复杂时就不会恐慌,也不会觉得什么事都只是自己看起来的样子。
排演《麦克白》,让青春期的孩子表达自我
2020年,平均年龄只有13岁的孩子们组成的青年剧团在蓬蒿剧场上演了一部大戏《麦克白》。青年剧团的孩子们都是一直跟着“抓马”长大的,是因为不舍得离开戏剧,我才为他们组建了青年剧团。但是对于这群孩子来说,演出莎士比亚这部极其复杂的大戏,还是很有挑战性。因为这部悲剧几乎把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全给展现出来。
我没有把最后成功的演出当作是这次排演的目的,而是在进行一种“过程戏剧”的探索。所以,我带着孩子们在剧场练习走位、进行彩排的时间非常少,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进行剧本的讨论和改编。我们把剧情时间设定在2045年,地点设定在独立之后的苏格兰,把原剧中核心剧情与现实生活进行比对、迁移,不断进行调整。所有的孩子都从头至尾地参与了剧情设计,所以他们虽然在舞台上各自在扮演人物,但实际他们都可以随意互换角色,因为他们熟悉每一场戏,熟悉每一个角色在说什么,真正在表达什么。在戏剧中,他们体验的也不只是某一个人的经历,而是能与整个庞大的叙事构架融合。他们也不仅仅只是在演戏,而是透过戏剧理解这个世界,也在内观和思考。在演出中,看似每句话都是莎士比亚的台词,但每一句又实际上不是莎士比亚的,都是孩子根据自己对莎士比亚原文的理解,用最接近莎士比亚的语言说出的自己的体验。
我发现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各自非常复杂的故事,没有一个是完全阳光、顺利的,我希望戏剧能用它巨大的、自由的空间,让青春期的孩子们把自己内在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来。所以,孩子们排演这部剧的收获是巨大的,舞台上的高光时刻可能只占他们收获的10%,而花了一年的时间经历了各种各样复杂的体验,对角色的探索,对自我的探索和感受,才是最主要的,这也才能让这件事成为他们生命体验中重要一笔。一个孩子对自己内在的体验越深,感受保持越久,对成长的帮助就越大。这是我希望的教育戏剧的样子,也是我最在乎的。
教育戏剧,进行生命教育的探索方式
虽然我们的老师在教育戏剧的课堂中记录比较多的是孩子們的语言输出,但实际上,孩子们的收获远不限于此,尤其是对自我的探索,是在其他教学活动中很难“教”给孩子们的,却又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教育戏剧是一种群体行为,因此,在教室里,不存在哪个孩子表演得好,哪个孩子表演得不好,孩子们要共同构建一个虚拟世界并且小心地呵护着它。每一个孩子都很兴奋,因为戏剧和他平时的生活很不一样,他能在其中充分享受体验、感受乐趣,也会相互激发,共同在这种体验和探索中成长。戏剧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又不完全是真实的生活,因此可以让孩子对生活体验的经验更多一些,对于自我、他人还有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更丰富一些。而体验,则是进行生命教育重要的手段。戏剧情景虽然不是真的,但给孩子的身体、情感和认知的经验又是真的。这种真实与虚拟的切换,让人很着迷,这也就是为什么教育戏剧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更有意义,因为他们更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在剧情中。
可能你还会发现,在我的戏剧课堂设定中,很少有那种蹦蹦跳跳的快乐童话,都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剧情设计,而且还会有意识地放入一些悲剧元素,像我们青年剧团排演的《麦克白》,本身就是一部悲剧。成人之所以不愿意让孩子接触悲剧,是担心孩子掌控不了和无法面对。而教育戏剧中的悲剧,恰好能为孩子们在掌控和面对不好的事情时提供帮助——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中体验过痛苦和挣扎,会意识到在真实生活中该怎么做,而在真实生活中做不到的,还可以继续在戏剧中去探索和练习。这是生命教育实践中不容易完成的部分,却是教育戏剧的一种独特优势。
专家简介 曹曦
戏剧编剧、导演和戏剧导师,中国教育戏剧的重要推动者,抓马教育体验中心创意总监;见学国际教育文化院执行总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获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人类表演学哲学硕士学位。
3
绘本的表达方式符合孩子的阅读特点,能将深奥难懂的生命意义用孩子便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
目前,国内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们对儿童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孩子处于生命发展的起点,幼儿期是终身教育的基点,包含了孩子从认识自己、家人到开始与同伴交往、融入身边的环境,再到初步进入社会群体等多个敏感期,幼儿期也是孩子萌发自我意识,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积累最初社会经验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让孩子了解生命的起源与逝去,了解生命的成长和发展,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从而尊重和敬畏生命。
在亲子共读中感受生命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应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却不知该如何和孩子谈生命这么大的一个话题,比如怎么认知自我,怎么珍惜生命,怎么看待死亡,等等。所以,选择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生命教育途径,让孩子能接受到正向的、适宜的生命教育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利用绘本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方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父母可以和孩子在亲子共读中共同感受生命的伟大以及生命的意义,做好生命教育。
首先,绘本的形式直观、形象,其鲜明生动的图画和简单明了的文字与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相契合,如绘本《我们的身体》封面就是男孩、女孩的身体构造,讲述了身体的基本构造以及男女身体的不同。
其次,绘本拟人的艺术形象和“童言童语”的语言形式,富有趣味性,能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并易于让处在“泛灵论”阶段的孩子产生共情。如绘本《小猪变形记》讲述了一只对自己不满意的小猪通过制作各种工具想让自己变成长颈鹿、大象等动物,当小猪最后掉进了泥坑里,才发现做自己才是最好的。孩子通过这样有趣的小猪形象和幽默的故事能产生共情,并在阅读中明白欣赏自己、接纳自己的重要性。
最后,绘本内容富有哲理性但不晦涩,富有艺术性但不抽象,其表达方式符合孩子的阅读特点,能将深奥难懂的生命意义用孩子便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如绘本《爱心树》将“爱和奉献”“索取与付出”等深刻的道理,通过一棵树和一个男孩儿的互动关系娓娓道来,既象征着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又隐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故事简单,但内容引人深思。
选出好的生命教育绘本
生命教育的内涵丰富,包罗万象,而绘本的题材也很丰富,只要是好的绘本,都可以成为家庭生命教育的“介质”。
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绘本选择。
·3~4岁的孩子需要发展健康稳固的亲子关系,形成安全依恋,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通过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间简单、有趣以及充满想象力的对话,将两只兔子间毫无保留的爱展现了出来,非常适合和此年龄段的孩子進行亲子共读。
·4~5岁是孩子发展同伴关系,学习解决同伴冲突的关键期。绘本《对不起》讲述了小熊和小兔在发生矛盾后,各自都感觉到了悲伤和孤独,都愿意向对方承认错误,并且付诸行动又成为好朋友的故事,能让此年龄段的孩子了解和同伴有矛盾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懂得爱惜对方。
·5~6岁的孩子开始对死亡形成清晰的认知。绘本《獾的礼物》用委婉柔美的方式让孩子了解生命会逝去,但生命的礼物像美好的宝藏让人永记心间,从而接受和应对死亡带来的难过和悲伤。
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
教育要回归生活,所以我们要选择与孩子的生活经验相关,让孩子感兴趣、易接受的绘本,并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去体验和实践。《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这本绘本中小老鼠去上学时害羞又担心的状态,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也易于启发孩子积极认识自己,发展自信。又如绘本《小房子》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快速发展的代价等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通过一个小房子的视角,以生活化的叙述方式呈现开来,让孩子不由自主地向往美好的田园生活,感受生命之美,产生了保护环境的想法。
再如阅读《花婆婆》绘本后,父母除了带孩子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之美,还可以进一步通过亲子种植活动、做社区环保志愿者等活动,让孩子体会到通过自己的行动可以让环境变得更美。
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绘本能帮助我们以孩子感兴趣、易理解、能接受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和孩子亲子共读生命教育绘本的过程,本身也是父母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