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与创新

2021-09-22王农安宗权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9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育人

王农 安宗权

目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已经突破1 300万,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担负着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教育重任。面向高职学生开设提高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守牢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其意义及重要性不言自明。院(系)是高校的二级办学实体,在大学治理结构中处于关键位置,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层组织。《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的通知》(教党〔2017〕8号)明确提出,校、院(系)“党组织将学生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党组织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高职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现状,结合实践探索,提出课程思政需要施行的保障措施,确保高职专业课内涵建设将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理念和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一、了解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现状

高职院校是近20年快速发展起来的,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经验,教师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方面与研究型大学存在较大差距。办学上,研究型大学是由“点”深入,由“点”向“面”扩展,连续性更强;高职院校则是“面”中找“点”,由“面”向“点”聚焦,更多是顺应市场变化。因此,不少高职院校主要精力放在“注重知識技能学习,着力可持续发展”等高职院校排名硬指标上,文凭、证书含金量成为追求的主要目标。

党政干部配备不全,专业课程思政落实难。院(系)层面作为办学主体单位,在市场经济快速升级发展的大背景下,主要工作向专业调整、向教师教学方向转型,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则是讲得多、做得少。同时由于专业课教学(一般由院长负责)与思政内容教育(由书记负责)被行政划分为两个部分,教育与教学难以有机统一。加之有些学校没有“硬”要求,缺乏制度约束和机制保障。

少数教师意识薄弱,思政教学流于形式。高职理工教师普遍存在重视专业实践,轻视人文精神、道德素质的“纯理工”现象,即重术轻道。教师专业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足,自身积累不够,使得课程思政实践(训)课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从专业知识的讲授到思政内容的引入过渡不够自然,讲解生硬呆板;思政内容的教学方法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思政内容空洞乏味,不能有效结合专业课任务的实施,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主体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二、明确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各个角色定位

院(系)党组织在实施专业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结合专业特点,落实各个党支部协调工作。做好督促检查,做好过程管理,积极探索党建带团建的新机制新模式,积极发挥党组织、团组织协同育人的组织优势。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全面统筹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三全育人”一体化工作体系。

教工支部是教工中的战斗堡垒,教工支部书记是抓好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力量,教师党员是专业课程思政的执行者。教材、教学、教师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3大关键要素。教学资源建设从课程导论环节开始,应该重点强调专业伦理道德、职业行为规范以及时事政治要素。教学实施环节应突出文化育人,在全面听课、专家评课、学生测评的基础上,将思政引导纳入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支部应结合院(系)专业特点以及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到时事与专业结合点,帮助学生理解“课程思政”的要素和定义,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判断能力和思维习惯。学生支部教师应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自己的专长,主动走进课堂,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利用校园网、微信平台等现代多媒体手段,营造“处处有德育,时时讲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掌握课程思政实践举措及关键环节

通过健全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各项工作内在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构建微观的一体化育人体系,探索专业课程思政和党建工作对接融合的有效模式。院(系)党总支负责工作推进,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落实,党员教师带头实施专业课程思政,具体措施如下:

院(系)总支部书记作为团队带头人,协同各个支部,建立专业课程思政工作团队。教工支部书记需发挥“双带头人”的优势,抓好专业课程思政的具体检查落实工作;党支部委员教师带头实施专业课程思政,为全体教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学生支部通过辅导员上讲台,开展学生实践活动,丰富专业课程思政内涵。

抓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衔接工作。为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搭建多方交流平台,让思政课教师教授的“面”与专业课程思政的“点”更好契合,思政课教师教授的“道”与专业课程思政的“术”吻合。做好各学科课程的思政资源开发,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经验,将专业理论与实际思想政治元素有效结合。

鼓励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通过支部带动的形式,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党员教师在专业课程思政工作中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彰显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让学生能够理性、客观地分析社会问题。

抓好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充分融合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鼓励专业课教师编写体现价值引领以及兼具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的学校学本教材,引入适合当地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和学生专业岗位切身相关的案例。

多维度、多方式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结合当前大学生特点,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视频直播软件等各类多媒体工具,通过各项线上线下活动的开展,充分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掌握学生舆情态度,及时调整方针政策,营造良好的思政氛围。

四、实施专业课程思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教材内容、思想政治元素要具有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例如,了解校史,让校园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思想政治素材。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开设校史公选课,选用电气工程学院书记主编的革命传统读本《永不褪色的记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校史(芜湖农校篇)》,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党、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意识。又如奇瑞汽车,该企业是芜湖市地方性支柱产业,又是民族品牌,芜湖各大高校相关专业可与奇瑞企业充分合作,通过了解企业的发展和成长经历,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总体来说,要学会挖掘一切育人元素,用好用足地方特色资源,通过确立制度与考核方式等,循序渐进地实现课程思政圈层效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青年学生认知规律。

在专业课教学内容和实施环节设计中合理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把课程育人理念贯穿教案修订全过程,对教师教学思路与教案严格把关。

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目标必须明确,通过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做到通读全期教材,熟读单元教材,精读课时教材,完整体现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体系、课堂教案、教学视频及理论成果。

把握课堂教学环节手段、方法运用十分关键。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符合大学生认识客观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各种网络媒体为载体举办相关赛事。通过层层比赛训练,实现专业课程思政有效融入。

五、结语

高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心在院(系),课内外形成合力开展课程思政是关键。考虑高职院校的具体特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既要求转变教育观念,也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更需要建立起上下贯通、多元参与的运行机制。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必须融入二级学院(系)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中去,融入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好教师培训、教学管理和考核、保障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完善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确保将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理念和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机械制图》(编号:2020szsfkc0985)。

参考文献:

[1]覃文忠,张绣宇,陈秋生,等.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有效发挥工作机制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1):52-55.

[2]程宇,董衍美.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作为论[J].职业技术教育,2017(33):23-26.

[3]张正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的有效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4):1-4+9.

(作者单位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