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特征研究
2021-09-22陈金晶
陈金晶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从事农业活动时所创造的科学知识,是融合天文学、气候学、农业生产以及其他方面知识的一种综合体系,是人们通过长期观察物候、温度变化等现象,进行探索和总结得出的科学成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天文知识。它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变化紧密相关,可以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和进行日常生活安排,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紧密的联系。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文主要对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文化特征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发明了用于测量与节气有关的数据变化的仪器,即用立在地上的竿子的影子长短变化来区分春分、秋分、冬至、夏至4个节气。这种测量方法叫作“圭表测量法”,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节气,反之则为冬至节气,如果长短适中,要么就是春分,要么就是秋分。到秦朝和汉朝时,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已经相当完整,每一个节气明确确立。中国设立的四季、二十四节气以及七十二候等知识体系与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天气变化等自然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这些自然规律的深刻反映。二十四节气的设立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太阳在赤道上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365天以后回到春分原点,每一个节气对应不同的植物生长变化、动物运动规律以及气温现象。根据二十四节气可以有效指导农业生产,不会耽误农时,每个节气的名字都与物候以及气象特点有对应的关系,名字就可以反映当时的主要气候变化规律。为了便于记忆,中国人还编制了二十四节气歌。一般来说,公历每月6日前后和21日前后是上半年的二十四节气时间,公历8日和23日一般是下半年的二十四节气时间,每年节气的具体日期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太阳运行的规律来进行计算。
二、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活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民俗活动反映了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不同的节气人们会举行不同的活动,后来逐渐形成生活习惯,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成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形成的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民俗文化活动既有共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中国古代时间计算使用的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以及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民俗活动的日期都是以农历时间来确定的。
(一)春季民俗活动
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被称为“春龙节”,也有地方称其为“二月二”。传说这一天是上天主管下雨的龙王开始抬头的日期,这一天开展相关纪念活动能够使龙王高兴,确保雨量充足,这样一年的农业收成就好。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开展一些活动,如在这一天理发被称为“剃龙头”。因为“雨”与“运气”的“运”字读音相近,人们在这一天理发被认为能够为整年走好运奠定基础。雨水和惊蛰期间正是越冬的害虫出来活动的时期,这时要及时除虫。春分和清明时节天气良好,春风和暖,人们会放风筝、荡秋千、踏青和拔河等。
(二)夏季民俗活动
多在芒种和夏至之间的端午节是夏季重要的民俗活动。端午节有多个名称,全国各地会开展不同的活动来庆祝端午节,其中吃粽子是全国各地通行的活动。端午节这天,南方地区会举行龙舟比赛,一些地区还会喝雄黄酒,这一天一般不允许盖房子,家家户户都要在房檐下挂上用艾叶、菖蒲和桃树枝组成的饰品,并在手腕处系上五彩丝线。夏至时,为了奖励辛苦耕地的耕牛,人们会改善耕牛的饮食。
(三)秋季民俗活动
秋季二十四节气民俗活动较多。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要佩戴茱萸,并爬山登高,还要喝菊花酒,有的地方会吃重阳糕。中秋节是与二十四节气有一定关系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吃月饼。
(四)冬季民俗活动
冬季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节日较多,如腊八节和春节等。在小雪和大雪两个节气,人们一般会屠宰猪和羊,然后将肉加工好,以备冬季和春季食用,在北方地区这一习俗尤为重要。
三、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特征
(一)科学性
虽然每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日期都不固定在某一天,会前移或后移一两天,但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根据天文学规律进行计算的,与太阳、地球等天体运行有密切关系。中国古人认为,太阳运行每增加30°,就能够形成一个中气,一个中气的形成时间为30天,完成360°的运转之后形成12个中气,也就是冬至、大寒、雨水、秋分、小雪等节气。从小寒这一天开始计算,太阳沿黄道运行每30°是一天,旋转一圈后形成12个节气,中气和节气相互组合形成了二十四节气。也就是说,节气是一套时令系统,节气的变化与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具有科学依据性。节气对应太阳不同的运行位置,会对地面气温产生影响,夏季气温偏高,冬季气温偏低。
(二)符号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生活观察,对于天气和农业生产等现象进行系统总结的产物。二十四节气与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相对应,立春时气温开始上升,白露时气温下降,是一条时间变化的运行轨迹,是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节气与物候特点有密切关系,如雨水表示降雨開始增多,气温开始上升;小满表示各种作物开始灌浆,但是还没有彻底成熟;立春表示这一天准备开始进行农事生产活动,举行打春牛的活动。二十四节气形成的民俗活动已经是一种文化艺术,是生命自然规律变化的反映,代表了自然界的科学变化趋势,符号性特征明显。当前,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仍然有密切的关系,在相关节气,人们仍然会举行一些活动。农业生产离不开二十四节气的指导,甚至人们的饮食、中医开方用药,都会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来进行安排。我们尊重二十四节气就是适应自然规律、尊重生命节律、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
(三)群众性
中国的民俗活动,尤其是二十四节气的活动起源于民间,后来政府参与其中,安排天文主管部门进行历法编制,用于指导民间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二十四节气由此成为农业活动的主要依据,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生活。群众会自发参与民俗节日活动,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等。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产需求确定民俗节日活动的具体内容,群众性特征明显。
(四)丰富性
二十四节气的活动内容极其丰富,涵盖民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衣食住行,甚至延伸到文学方面,形成了一些谚语和民间故事。二十四节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书画作品,形成了独特的服装文化、生活习惯以及民间风俗活动,内容极为丰富。
(五)文学性
二十四节气历史悠久,与生产活动和生活相关性显著,很多文学作品都对二十四节气有所描述,包括诗词歌赋等体裁。人们在不同的节气期间利用诗词等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心情、描写景色,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描写,这些作品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具体来说,与二十四节气民俗活动有关的文学作品包括景色的描写、劳动场面的记录、感情的变化3大方面,如唐代白居易所写的《立春后五日》等。陆游、杜牧、辛弃疾、孟浩然、杜甫等不同时代的著名诗人都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来反映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活动,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当属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二十四节气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使我国文学艺术变得更加多样化,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至名归。
四、结语
我国民俗文化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应用于民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民俗活动是自然规律变化的反映,是历史文化的沉淀,独具特色,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民族文化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增强了民众的凝聚力。当今社会,虽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是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民俗文化依然值得被重视、被研究、被延续。希望通过本文分析,对促进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彬瑛.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特征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9):36-37.
[2]周红.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特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5-147.
[3]刘晓峰.二十四节气的生成结构[J].中国农史,2021(2):3-10.
[4]萧放.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的自然时间观[J].餐饮世界,2021(2):2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