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胃肠道炎症及腹泻的防治措施

2021-09-22徐桂森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9期
关键词:生产性能防治措施

徐桂森

摘要:随着我国草食畜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牛养殖产业获得了快速的进步,规模化牛养殖是现阶段牛养殖的主要发展方向。牛养殖中的疾病问题是限制牛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大阻碍,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在规模化牛养殖中容易导致牛群的患病,给牛群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胃肠道炎症和牛病毒性腹泻是牛规模化养殖中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对于牛只胃肠道消化功能以及机体健康状况均会带来严重损伤。本文将对规模化牛养殖过程中胃肠道炎症,牛病毒性腹泻疾病的症状,防治措施以及牛养殖中疾病的生物防治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牛的健康养殖以及我国草食畜牧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牛;胃肠道炎症;病毒性腹泻;疾病症状;生产性能;防治措施

随着牛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牛养殖的密度和数量获得显著提高,同时传染性疾病出现概率相比以往也迅速上升。牛规模化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很容易导致牛群的患病,威胁牛群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降低了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同时制约了牛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消化道疾病是牛养殖中常见的疾病类型,通常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品质的恶劣以及胃肠道传染性疾病所导致,均会显著降低牛养殖的采食量,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对于牛养殖中消化道疾病的科学防治对于促进牛规模化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牛养殖中胃肠道炎症疾病和病毒性腹泻的症状和防治措施,以及牛养殖中疾病的生物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牛的健康养殖以及牛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1 牛病毒性腹泻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1.1 牛病毒性腹泻的症状

病毒性腹泻是牛养殖中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又称为黏膜病,主要是由于牛只消化道感染病毒后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牛病毒性腹泻在各日龄阶段的牛只中均会出现,在犊牛养殖中最为常见,犊牛胃肠道黏膜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同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也有所欠缺,当饲养患病出现病毒时容易导致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疾病主要的传染源来自于携带病毒的患病牛只,病毒可以通过患病牛只的分泌物、粪便、呼吸道、消化道等进行传播。牛病毒性腹泻疾病的急性患病情况病程较短,通常在短时间内患病牛只的体温将升高到42℃左右,患病牛只精神状态沉郁,采食废绝,同时伴随着严重腹泻的症状。患病牛只在感染病毒的2~3d后鼻镜和口腔中出现溃烂的症状,同时牛只舌面上皮组织出现坏死,患病牛只口腔出现病变后会导致严重腹泻的情况,同时粪便中出现大量的黏液和气泡。若没有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患病牛只通常在发病后的5~7周左右出现死亡的情况。慢性病毒性腹泻患病牛只通常呈现为间歇性腹泻症状,同时病程相对较长。

1.2 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规模化牛养殖中对于病毒性腹泻疾病的防治措施首先需要做好预防工作,严格禁止从出现疾病的疫区引进种牛或者犊牛,在安全的地区引进种牛或者犊牛后需要将其进行严格的检疫,随后进行隔离饲养至少1个月,若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方可混群饲养。在牛规模化养殖中出现患病牛只需要及时的做好隔离治疗工作,同时做好栏舍的消毒杀菌工作。其次需要做好牛养殖中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对牛养殖场中犊牛、育成牛以及种牛进行完善的疫苗免疫。对于牛病毒性腹泻疾病的治疗措施需要对症下药,现阶段还没有对于牛病毒性腹泻疾病的特效药,只能通过缓解患病牛只的疾病症状来进行治疗。首先通过治疗患病牛只的腹泻来避免出现继发性感染,同时避免牛只机体出现脱水或者电解质失衡的情况。可以通过使用葡萄糖盐水1,500mL+2.5%恩诺沙星注射液10~20mL+VC 2~5g+5%碳酸氢钠200~400mL给患病牛只进行静脉注射,注射1次/d,连续注射3~4d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辅助使用中药进一步改善和巩固治疗效果,比如杨树花口服液对症治疗;补中益气散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久泻脱肛。

2 牛养殖的胃肠道炎症疾病

2.1 胃肠道炎症的患病原因

牛养殖中胃肠道炎症疾病的出现通常与饲料的品质息息相关,牛饲养过程中饲喂了发霉变质或者冰冻的饲料,饲料配比不恰当,以及频繁更换饲料种类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牛只胃肠道消化功能出现紊乱,损伤胃肠道黏膜组织,进而导致胃肠道出现炎症反应。由于牛只胃部和肠道组织相连接,通常胃部或者肠道中出现炎症病变的情况将会相互影响,最终导致消化道整体的患病。

2.2 胃肠道炎症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患得胃肠道炎症疾病的牛只通常会表现为采食量显著下降,饮水量提高,精神状态沉郁,同时患病牛只的体温升高,反刍活动停滞,心跳和呼吸加快,瘤胃的蠕动减缓或者停滞的情况。患病牛只的可视黏膜组织出现充血并发黄的情况,牛只口腔干燥,舌头表面出现皱缩的现象。患病牛只长时间卧地不起,不愿意活动。牛只出现腹泻情况,排出水样粪便,同时粪便中出现大量黏液和未消化完全的饲料原料,情况严重的出现排粪失禁的情况。后续患病牛只会出现机体脱水的情况,最终会导致机体衰竭而死亡。对患病牛只進行解剖分析可以发现其肠道内容物中出现大量血色物质,同时伴随着恶臭味,肠道黏膜组织出现充血肿胀的情况,后续出现脱落坏死,并在肠道组织表面上出现严重的溃疡灶[1]。

2.3 胃肠道炎症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通过考察患病牛只的疾病症状表现以及解剖病理变化等可以初步诊断牛只是否出现胃肠道炎症疾病,主要以采食废绝,严重的腹泻症状和机体脱水等为疾病症状表现可以确定为胃肠道炎症。牛胃肠道炎症疾病的治疗措施主要可以通过对胃肠道进行清理,使用硫酸镁或者硫酸钠给患病牛只进行内服后,促进牛只胃肠道中食糜的排空,随后进行患病牛只的止泻和消炎处理。消炎药物可以通过使用磺胺类药物或者庆大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牛养殖过程中胃肠道疾病的预防还需要通过及时清理栏舍中的粪便和积水,保障栏舍中的清洁卫生状况,避免细菌的滋生,同时做好牛养殖过程中饲料营养物质的供给,均衡配比各种饲料原料,严格禁止饲喂发霉变质以及品质低劣的饲料。

3 牛养殖中疾病的生物防治技术

随着畜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疾病防治的手段也不断进步,生物防治技术是通过利用各种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或者协同作用,人工研制培养出对致病菌有良好抑制效果的活性生物制剂以避免病原菌的感染。牛养殖中大部分疾病的出现与病原菌对机体的入侵以及各种菌群的微生态环境失调相关,当机体中病原菌占到优势地位之后会出现疾病的症状,影响牛只机体健康状况。牛只疾病的生物防治技术随着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提高牛只机体免疫能力以及疾病防治方面均获得了良好的成果。现阶段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大量病原菌出现了耐药性,导致疾病的防治受到巨大的压力。通过重组动物干扰素可以有效消除出现了耐药性的致病菌和病毒,同时可以促进牛只机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调节牛只机体的免疫能力。抗菌肽也是一种新型的疾病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工程对微生物代谢产物进行分离,提取出具有广谱抗菌能力的小肽物质。同时研究发现抗菌肽在动物机体中具有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抗生素应用于牛养殖疾病防治中[2]。

4 结语

规模化牛养殖中疾病的出现会严重影响牛养殖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制约牛养殖产业的发展。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均衡的营养饲料供给以及新型疾病生物防治措施的良好应用可以有效避免牛养殖中疾病的出现,促进牛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延令,张志恒,吴玉民.牛胃内投放磁棒防治创伤性网胃炎和创伤性心包炎临床试验初报[J].吉林畜牧兽医,1983(2):25-26+31.

[2] 张显勋,叶春景,谢木林,等.牛胃内临时性投放磁棒对牛创伤性网胃炎防治的体会[J].中国兽医杂志,1982(1):22-23.

猜你喜欢

生产性能防治措施
热应激对长毛兔生产性能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LED灯光照和耗电特点及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黄腐酸对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艾叶粉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及生长的影响
饮用固体纳米复合维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