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管理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饮食控制联合运动干预的效果

2021-09-21崔小庆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3期
关键词:运动干预糖尿病

【摘要】目的:评价社区管理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饮食控制+运动干预的重要价值。方法:取82例妊娠期糖尿病者(女性)加以观察,因治疗中干预法不同,将其分为1组、2组,行饮食控制的患者为1组,行饮食控制+运动干预的患者为2组,对比两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妊娠结局等。结果:干預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降低,较之1组,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水平降低幅度较大(P<0.05);干预后,较之1组,2组患者生活中躯体、心理、社会、物质评分均提升(P<0.05);干预后,1组患者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为26.83%,顺产发生率为56.10%;2组患者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为2.44%,顺产发生率为82.93%;较之1组,2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降低,顺产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社区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饮食控制+运动干预有重要作用,可快速平稳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娠期妊;糖尿病;饮食控制;运动干预

[中图分类号]R714.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3-0181-02

妊娠期糖尿病,即为妊娠期间发现或有既往糖尿病史,由不同程度糖耐量引起的不同程度高血糖。调查显示,妊娠期糖尿病与生活中饮食、运动有紧密联系[1]。有研究显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加以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可平稳血糖水平,保证孕妇及胎儿安全[2]。基于此,本次研究对社区管理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饮食控制及运动干预,并分析其重要价值,现对此展开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取82例某社区管理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加以观察,因干预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患者均选自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1组患者中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5.47±3.24)岁,最短病程为3月,最长病程5年,平均病程为(2.57±1.02)年,最短孕期为20周,最长孕期为38周,平均孕期为(31.59±3.21)周。2组患者中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5.41±3.54)岁,最短病程为3月,最长病程为6年,平均病程为(2.64±1.03)年,最短孕期为21周,最长孕期为37周,平均孕期为(31.29±3.34)周。患者对比前后基线资料保持均衡(P>0.05)。纳入条件:患者均为妊娠期妇女;患者均确立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家属均了解此次观察,同意并参与研究。排除条件:精神疾病;不能合作者;心血管严重疾病;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视网膜病变;多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先兆早产或流产;胎儿生长受限;前置胎盘。

1.2方法 1组—饮食控制,具体包括:①进食量: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每天合理饮食,控制进食量,可根据患者体重、胎儿体重等情况,制定饮食表,采用饮食治疗时,可用弹簧秤、杆秤等对主食、辅食进行称量,确定摄入量,同时还需在食物加工后,盛食物至盘中,继续测量食物分量,最好可为患者准备专用碗、勺等,每次进餐时取适宜食物分量,长时间便可养成按量进食的好习惯。②进食食物选择:护理人员根据患者饮食兴趣、营养等问题,制定饮食措施。首先需要确认每天的主食,如谷类(碳水化合物),包括米、面、荞麦、燕麦、红薯、土豆等,主要成分为淀粉的食物也应算为主食,每日主食摄入量控制在300 g(干品)左右,混合食用,以精粮为主,搭配杂粮。其二为蔬菜的选择,蔬菜每日摄入量需要控制在500 g及以上,主要以绿色蔬菜为主,包括大白菜、圆白菜、油麦菜、茼蒿、西红柿、冬瓜等。其三是优质蛋白,需要保证每日摄入鸡蛋、牛奶,选择精瘦肉、鱼虾等。最重要的是每日饮食需要选择植物油,不得超过20 g,食盐不得超过6 g,烹饪方法最好以蒸、煮、炖为主。③进食时间:保持每餐按时饮食,可少食多餐,每日可分5~6次进餐,三大餐三小餐。食用水果不可和正餐一起吃,可作为两餐间加餐食用,摄入时间控制在早9点至10点,下午3~4点,或睡前食用。2组—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在1组饮食控制的基础上,行运动干预,具体包括:①运动方式: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并为患者制定相关运动方案,根据患者兴趣点,为患者选择喜爱且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指导患者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爬楼梯、静坐、简单家务活动、体操等有氧运动,其中步行最为适宜。患者不可外出长时间工作或劳累工作,妊娠晚期不可进行仰卧等,避免对腰部、腹部有损伤的运动,避免平衡较差的运动,温度过高、空腹、饥饿等情况下,均需要避免运动,运动方式的选择不可超出自己耐受能力,选择强度较小且安全系数较高的运动。②运动量: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嘱咐患者在餐后1~3h运动,每次运动以微出汗、心率达到靶水平为标准(20~30岁患者靶心率需要控制在140~150次/min,30~40岁患者靶心率需要控制在130~140次/ min),运动后以无肌肉酸痛、身心愉悦、轻松等为宜。运动量如:步行需要从慢步开始,循序渐进增加步行速度,不可直接加速。③运动时间:指导患者每周至少锻炼150 min,注意每餐前均需要注意休息,同时监测胎动是否正常,进餐后半小时适宜运动,运动时间控制在20~30 min,不可劳累过度,运动完成后需要休息半小时及以上。运动期间注意血糖水平,若出现宫缩、阴道出血、头晕、肌无力等,均需要即刻停止运动,前往医院检查。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护理人员严格观察患者血糖情况,可嘱咐患者定期到院监测血糖,或护理人员登门随访患者,或指导患者家属帮助患者使用血糖仪进行严格测量,并对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进行记录,并做对比。②统计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参照生活质量(综合问卷[3])进行调查,并做评估,给每位患者或家属发放纸质表格,指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调查表内容包括躯体、心理、社会、物质等,每项分值均为0~25分,每项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佳。③统计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护理人员定期随访患者,并对患者妊娠结局进行记录,主要包括胎儿窘迫、巨大儿、窒息、早产、顺产、剖宫产等,并计算不良结局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取SPSS19.0,检验中: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c2检验,P<0.05差异明显。

2 结果

2.1血糖水平 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水平比均未见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降低,较之1组,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水平降低幅度较大(P<0.05),详见表1。

2.2生活质量 干预后,较之1组,2组患者生活中躯体、心理、社会、物质评分均提升(P<0.05),详见表2。

2.3妊娠结局 干预后,1组患者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为26.83%,顺产发生率为56.10%;2组患者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为2.44%,顺产发生率为82.93%;较之1组,2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降低,顺产率明显提高(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根据定义,可将妊娠期糖尿病分为两种,其一为患者既往患糖尿病未被发现,妊娠后发现;另一种为由于妊娠期间代谢异常引起的高血糖,占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80%~90%。近年来,人们生活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随之提升[4]。故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在治疗的同时,早期有效控制饮食、指导运动,可最大限度平稳血糖,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妊娠结局,保证孕妇及胎儿安全。

饮食中控制总热量可维持孕妇体重合理增长,同时保证母体需要,促进胎儿正常发育,保证患者血糖稳定,避免因盐、糖摄入不当使血糖升高,或避免孕妇为了减肥发生饥饿酮症等[5]。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饮食摄入时间、摄入食物种类及摄入量进行控制,以饮食总量合理、营养均衡为主要原则,平稳血糖指标的同时,提升生活质量,预防其他疾病出现。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相关疾病风险增加,其病理机制为胰岛素抵抗,而体脂含量增加是胰岛素抵抗的病理基础,故不能单独控制饮食,运动干预也不可或缺。运动干预主要通过对患者充分了解,指导患者在遵循健康的运动方式、合理的运动量及有效的运动时间的目标中进行运动,减少妊娠期脂肪含量,减少体重增加,同时可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生活干预即可使患者血糖达标,同时降低剖宫产率及风险,增加腹肌力量,促进阴道分娩,减少或预防妊娠不良结局发生,减少早产风险,减少新生儿脂肪含量,使母体及胎儿均从中受益,亦利于其他代谢指标控制,获得更大利益。

总而言之,社区管理的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饮食控制+运动干预有重要作用,可快速平稳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妊娠结局,提升妊娠患者護理体验,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秀华. 运动指导联合饮食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8, 15(31): 72-76.

[2] 沙琦, 顾红柳, 张敏.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16(24): 76-77.

[3] 李武鸣. 饮食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 中国疗养医学, 2017, 26(12): 1256-1257.

[4] 郭淑惠, 肖玉凤. 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 医学信息, 2017, 30(17): 77-78.

[5] 马艳, 李欣. 个性化饮食及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减少母婴并发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5): 155-156.

作者简介:崔小庆(1985.09-), 女, 汉族, 北京市人,大学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基层妇幼保健。

猜你喜欢

运动干预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跟踪导练(一)(5)
盘点与梳理: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运动干预研究
当代大学生焦虑和抑郁心理的运动干预研究
探讨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mTOR在运动干预高脂膳食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Ending teen smoking
营养治疗和运动干预对6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影响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