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地黄汤加减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2021-09-21李万国丁秀文李斌吴婷婷
李万国 丁秀文 李斌 吴婷婷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采用犀角地黄汤加减结合常规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42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随机将其分为普通组(21例)和试验组(21例)。疾病治疗期间,给予普通组患者氯沙坦结合常规疗法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犀角地黄汤加减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并记录其治疗前后的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尿MA/Cr、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用药后的临床疗效(95.24 %)明顯高于普通组(71.43 %),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血肌酐、24 h尿蛋白、尿MA/Cr、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明显优于普通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实施犀角地黄汤加减结合常规疗法治疗,能够取得肯定的临床疗效,帮助患者有效改善其不适症状和反应的同时,还能延缓疾病进展,减少蛋白尿,进而促进其康复及预后。
【关键词】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常规疗法;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疗效;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69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8-0030-02
作为临床常见且易于反复发作的一种肾脏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出现往往会表现为腰酸、腰痛、蛋白尿、镜下血尿等症状。随着蛋白尿的增加,不仅会加重肾小球损害,而且会导致肾小球硬化,从而促使肾功能遭受严重损伤。为了有效保护肾脏,延缓相关疾病的恶化和进展,临床上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时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1]。但是,据陈文华[2]等学者研究指出,上述西药治疗虽然能够减少蛋白尿,也可造成一定副作用,再加上停药后易反复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使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中医药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基于此,本研究将42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经分组治疗及讨论,现将犀角地黄汤加减结合常规疗法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共计42例进行课题研究。随机将其分为普通组(21例)和试验组(21例)。其中普通组包含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5例;最大年龄为73岁,最小年龄为34岁,年龄(54.37±16.32)岁;最大体质量为83 kg,最小体质量为42 kg,体质量为(63.27±9.82)kg;疾病类型:11例IgA肾病,5例膜性肾病,2例局灶节段增生肾小球肾炎,1例微小病变性肾炎,2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试验组包含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3例;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32岁,年龄(54.41±16.29)岁;最大体质量为85 kg,最小体质量为40 kg,体质量为(63.32±9.79)kg;疾病类型:10例IgA肾病,4例膜性肾病,3例局灶节段增生肾小球肾炎,2例微小病变性肾炎,2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42例患者均符合《临床肾脏病学(第二版)》[3]中关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30周岁;(3)近期未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4)患者和家属对本组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无法按规定服药的患者;(2)精神疾病者;(3)意识障碍者;(4)妊娠或哺乳期患者;(5)诊治资料严重缺失者;(6)临时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收治患者后,临床应统一开展降压、降脂、营养补充等常规治疗[4]。在此基础上,普通组患者实施氯沙坦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
1.2.1 氯沙坦治疗
根据医嘱,引导患者按时口服氯沙坦(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264),每天50 mg,不间断治疗3个月。
1.2.2 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
犀角地黄汤具体拟方为三七粉4 g,黄柏10 g,知母10 g,广角粉(冲服)10 g,牡丹皮12 g,侧柏叶15 g,赤芍15 g,紫草15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鲜小蓟30 g,鲜茅根30 g,鲜生地黄30 g,生龟板(先煎)30 g。取上述诸药,加清水煎煮,每天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不间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并记录其治疗前后的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尿MA/Cr、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的变化。
(1)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进行评估。①显效:患者的不适症状、体征显著改善,其中医症候积分减少至95 %以上;②有效:患者的不适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其中医症候积分减少至30 %以上;③无效:患者的疾病改善状况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
(2)治疗前后,医护人员应分别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例如血肌酐、24 h尿蛋白、尿MA/Cr和肾小球滤过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普通组总有效率为71.43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24 %,试验组用药后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普通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
治疗前,普通组与试验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血肌酐、24 h尿蛋白、尿MA/Cr、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水平、尿MA/Cr水平明显降低,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升高,与普通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具有发病机制复杂多变、蛋白尿原因不明等问题。据临床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蛋白尿是影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康复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判断其肾功能丢失程度的关键指标[6-7]。临床使用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但容易出现激素抵抗、激素依赖、疾病复发等不良反应。笔者对多年临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发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可被纳入“尿浊”“水肿”“腰痛”等范畴,为了在临床中获得可靠的治疗效果,建议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清热、补益、收涩、利水渗湿、活血化瘀等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经相关研究资料指出,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能够在临床中充分发挥祛瘀、凉血的功效,可帮助患者有效改善肌肤斑疹、尿血、热病劳伤等问题[8]。
犀角地黄汤中主要包含了牡丹皮、侧柏叶、赤芍、紫草、女贞子、旱莲草、鲜小蓟、鲜茅根、鲜生地黄、生龟板等十数种中草药物,其中,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等功效;侧柏叶具有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的功效;赤芍具有止痛消肿、活血散瘀的作用;紫草具有解毒祛斑、清热消肿的效用,而将其用于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能够取得十分确切的整体疗效。
在本组研究课题中,试验组用药后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普通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李强[9]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说明,在临床中应用犀角地黄汤加减结合常规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取得确切的治疗效果。此外,试验组治疗后的血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水平、尿MA/Cr水平、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明显优于普通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可知,犀角地黄汤加减结合常规疗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降低24 h蛋白尿,调节其血肌酐水平,改善尿MA/ Cr水平的同时,还能积极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恢复患者的肾脏功能。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实施犀角地黄汤加减结合常规疗法治疗,能够取得肯定的临床疗效,帮助患者有效改善其不适症状和反应的同时,还能延缓疾病进展,减少蛋白尿,进而促进其康复及预后。
参考文献
[1]??郭传琦,戴晓霞.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应用[J].天津中医药,2018,35(2):103-104.?
[2]??陈文华,毋崇岭,乔永峰.肾小球疾病患者尿红细胞形态学特点及其与病理学结果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3):344-346.?
[3]??李剑,陈洪宇,林日阳,等.基于虚、瘀、风湿理论论治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和血尿[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241-244.
[4]??郭海艷,孙书珍.他克莫司治疗儿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8,27(3):211-214.?
[5]??樊东哲,任月红.益气固本调免方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8):727-729.?
[6]??梁艳,张小玲,刘冰,等.雷公藤多苷联合厄贝沙坦对IgA肾病疗效及尿足细胞排泄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2):1426-1431.?
[7]??李文冬,王静,张艳琴,等.贝前列腺素钠联合缬沙坦治疗IgA肾病尿检异常型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7):630-631.?
[8]??郭景鸽.他克莫司治疗成人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血药浓度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5):773-775.?
[9]??李强,胡桂才,孙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与免疫病理比较研究[J].河北医学,2019,25(12):2098-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