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艾蒿主要营养及其食用安全性研究

2021-09-21王广林王春生武培璐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艾蒿荠菜毒性

王广林,刘 辉,王春生,武培璐

(1.皖西学院 分析测试中心,安徽 六安 237012;2.安徽中晟分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 237200;3.六安市中医院,安徽 六安 237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来源自然、低热量的食品材料成为人们的新需求。多种野生蒿类植物进入人们的餐桌[1-2],可做成各种可口食品(如炒菜、煲汤、粑粑等)。

野艾蒿(ArtemisialavandulaefoliaDC.)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香气,体被绒毛,茎直立,高60~120 cm。我国广泛分布,多生于路旁、田间,为常见杂草。可入药作艾蒿(ArtemisiaargyiLevl. et Van.)的代用品[3]。有散寒、祛湿、温经、止血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野艾蒿具有抗菌、抗肿瘤等活性[4-5]。

长江中下游地区,人们常于清明前后,野外采摘野艾蒿,制作成各种食品,因其味清香怡人,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但是食用野艾蒿采收期较短,一般集中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过四月后,其茎叶木质化以及挥发刺激性次级代谢产物含量增加,使之不再适合食用。为使人们放心食用野艾蒿资源,研究分析了野艾蒿、同为蒿属的牡蒿(ArtemisiajaponicaThunb.)[6-7]和已经作为食品的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L.) Medic.)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差异,并对野艾蒿的毒性进行分析评价,为野艾蒿植物的食用开发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

DGT-G电热恒温干燥箱(合肥华德利科学器材有限公司)、JA5103N电子天平(上海民桥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A2104N电子分析天平(上海民桥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X2-4-10高温炉(常州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HH-3数显恒温水槽(常州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NKB3100自动定氮仪(上海祎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BDF电热板(南京瑞尼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pocH-1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Sysmex公司)、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公司)。

1.2 实验材料

1.2.1 野艾蒿、牡蒿和荠菜的采集

清明节前后一周内,于六安市南山新区野外远离污染源的地方,采集野艾蒿、牡蒿地上约5 cm的嫩梢段;采集荠菜的全株。

1.2.2 野艾蒿粉的制备

除去杂草、泥土等,清洗干净,沥干水分,于通风无阳光处晾干表面水滴。130~150 ℃,杀青10 min。茎叶变软、清香味溢出后,揉搓,让野艾蒿的茎、叶液稍出,利于其挥发刺激性物质的释放。绞碎成细碎小段,便于在烘制时水分和挥发刺激性物质的进一步释放。80~90 ℃烘6~8 h,至完全干燥,粉碎备用。

1.2.3 Wistar大鼠

Wistar大鼠100只,雌雄各半,鼠龄4周。饲养于屏障设施内,温度20~25℃、相对湿度40%~70%、光照周期12 h∶12 h、换气次数大于40次/h。自由进食,适应饲养4 d后开始实验。

1.3 实验方法

1.3.1 主要营养物质检测

新鲜野艾蒿、牡蒿和荠菜中的水分、灰分、蛋白质、粗纤维、脂肪等的测定方法,分别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检测[8-12];多糖按照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铁皮石斛多糖的检测方法[13]进行检测;总黄酮按照出口食品中总黄酮的测定[14]进行。

1.3.2 野艾蒿亚慢性经口毒性评价

按照90天经口毒性试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5],一般90天经口毒性试验大鼠每日摄食量按照体重8%折算,高剂量野艾蒿粉掺入饲料比按照10%计,则实验大鼠高剂量组野艾蒿粉摄食量为8. 00 g /kg·bw。以4.00 g /kg·bw和2.00 g/kg·bw为中剂量和低剂量,野艾蒿粉掺入饲料比分别为5%和2.5%。

Wistar大鼠按性别随机分为高、中、低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喂食不加野艾蒿粉的同批饲料,喂养90 d至实验末期。另外,设置卫星对照组和卫星高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用于停止喂食野艾蒿粉后28 d(恢复期)采血测定血液生理、生化等指标。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艾蒿主要营养成分

野艾蒿的主要营养成分与牡蒿和荠菜进行比较。结果可见(表1),野艾蒿的蛋白质含量分别是牡蒿和荠菜1.69和1.19倍、粗纤维含量分别是它们的1.82和1.21倍,与牡蒿的蛋白质、粗纤维含量差异显著(P<0.05);野艾蒿的总黄酮分别是牡蒿和荠菜1.34和1.35倍,且差异均显著(P<0.05);水分、灰分、脂肪和多糖介于荠菜与牡蒿之间。野艾蒿的总体营养价值好于牡蒿,其蛋白质、粗纤维、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高于荠菜。

表1 野艾蒿与牡蒿和荠菜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比较

2.2 野艾蒿亚慢性经口毒性

2.2.1 临床观察和食物利用率

每天观察大鼠的临床表现、记录摄食量,每周称量体重等情况。整个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毛发光亮,对外反应和粪便等表现正常,无病态、死亡发生。

实验结束(90 d)和恢复期结束(118 d),比较各组大鼠体重增长、总摄食量及总食物利用率情况,其中总食物利用率为体重增长量(g)/总摄食量(g)*100%。结果见表2,实验组和卫星组同性别各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说明野艾蒿粉对大鼠的进食、生长等无明显的影响。

2.2.2 血液学检查

分别于实验结束(90 d)对各实验组和恢复期结束(118 d)对卫星组进行采血,分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浓度及其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等血液生理指标。结果(表3)可见,同性别各剂量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说明野艾蒿粉低、中、高剂量连续喂养90 d对大鼠血液生理指标未造成明显影响。

2.2.3 血生化学检查

实验结束(90 d)各实验组、恢复期结束(118 d)卫星组进行采血,分析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4)可见,同性别实验组各剂量组和卫星组高剂量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说明野艾蒿粉低、中、高剂量连续喂养90 d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未造成影响,肝、肾等功能未见受损情况。

2.2.4 病理检测

对实验结束(90 d)各实验组、恢复期结束(118 d)卫星组进行大体检查。对实验组和卫星组的各主要器官进行称重,分析主要器官的脏器系数(器官重量/体重*100%),结果见表5,同性别实验组各剂量组和卫星组高剂量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对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主要脏器进行解剖观察,高剂量组大鼠的心、肝、脾、脑、胃、肾、肺等与对照组比较,其外观颜色正常,未见水肿、渗液、增生、萎缩等异常病理变化。说明野艾蒿粉低、中、高剂量连续喂养90 d对大鼠主要脏器器官未造成影响。

续表5

3 讨论

研究发现,野艾蒿嫩梢的总体营养价值好于牡蒿,其蛋白质、粗纤维、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高于荠菜。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蒿属植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等。马麟等[16]研究了贵州野艾蒿中黄酮类成分,发现了11种黄酮类化合物。戴喜末等[17]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野艾蒿中的多糖,提取率为6.64%,并且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改善免疫功能等作用,并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18]。目前植物多糖已在食品、饲料、制药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9]。聂利华[20]对潮汕地区野生植物野艾蒿的氨基酸种类与含量、矿物元素进行了研究,发现野艾蒿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富含多种氨基酸,且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野艾蒿还含有丰富的钙、镁、铁、锰、锌、铜和硒等无机元素。王登奎等[21]研究了内蒙古地区野艾蒿中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含量,发现野艾蒿中富含氨基酸,其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最高。野艾蒿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维生素E、B2含量较高。同时,野艾蒿中还发现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铁和硒的含量较高。上述研究结果均说明野艾蒿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作为人们食用资源加以利用。

野艾蒿的亚慢性经口毒性结果显示:连续使用含野艾蒿粉饲料喂养大鼠的体重增加、总摄食量、总食物利用率,血液生理及其生化指标,同性别实验组各剂量组、卫星组高剂量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对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主要脏器进行解剖观察,高剂量组大鼠的心、肝、脾、脑、胃、肾、肺等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其外观颜色正常,未见水肿、渗液、增生、萎缩等异常病理变化;实验组和卫星组的各主要器官的脏器系数,同性别实验组各剂量组、卫星组高剂量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有研究发现野艾蒿精油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低,小鼠急性吸入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以及家兔的急性吸入试验均无中毒反应和死亡,属于低毒范围;以野艾篙精油喂饲大鼠28 d后,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的谷丙转氨酶、胆固醇偏高,且差异显著;各处理组雌性大鼠血液中谷草转氨酶都偏高,且差异显著;高剂量组的尿素氮也偏高,且差异显著,认为长时间经口服用野艾篙精油后可能导致肝功能或者肾功能损伤[22]。野艾蒿精油是野艾蒿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研究使用的野艾蒿于清明节前后一周内,采集其5 cm左右的嫩梢制备而成。此时野艾蒿刚刚长出地面,其次生代谢物质尚未大量合成,大鼠90 d经口毒性试验及其停止喂饲28 d均未见毒性反应,上述研究结果为野艾蒿嫩梢的食用开发提供了毒理学依据。

猜你喜欢

艾蒿荠菜毒性
荠菜入饺春味鲜
艾蒿坪听雪
梅全喜:艾蒿食疗百味
荠菜的生存策略
荠 菜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荠菜青
采一把艾蒿回家
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对小鼠的毒性作用
PM2.5中煤烟聚集物最具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