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2021-09-20张立峰
张立峰
以鸡为题的画作,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出现。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三国时期魏国的第四位皇帝——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的少帝曹髦,曾绘有一幅《新丰放鸡犬图》,可惜今人已无缘得见。在古人看来,鸡是一种平凡又不凡的生灵,即便风雨如晦,仍然啼鸣不已,“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阴”,鸡因此又有“司晨”“长鸣督尉”等美誉。
时至近代,画坛巨擘齐白石和徐悲鸿二位先生在抗战时期绘制了两幅著名的鸡图,不仅寓意深刻,且极富艺术价值。
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绘画大师,他品行高洁,一生笔耕不辍,其绘画融合了淳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达到我国近现代花鸟绘画艺术的顶峰。白石老人的《七鸡图》无背景相衬,构图简洁,7只雏鸡或站立,或啄食,或相互对视,形态栩栩如生。他以浓淡墨色把鸡群区分开来,近处聚拢的4只雏鸡用浓墨描绘,远处较为分散的3只雏鸡以淡墨染成,因小鸡位置和用墨的不同,画面看起来布局协调、疏密有致。
白石老人出生在湖南湘潭农村,自幼在家乡养鸡,对鸡十分熟悉。他画雏鸡,以平涂笔结合圆点笔表现小鸡的头、胸、腹、翼等,再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以及不同的用笔方法,将鸡身绒毛的质感展现出来,最后添加喙、眼和爪,巧妙地表现出小鸡的各种动作情态。这7只雏鸡看似简单,其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与抗日战争有关的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经常有来华的日本人士探望白石老人,求他作画,他均以礼相待,时常为其挥毫。但是,战争改变了很多人和事。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侵略军占据北平,齐白石亲身感受到被奴役的痛苦与耻辱,他坚持闭门谢客,并在门口贴出“画不卖与官家”的告示。北平沦陷时期,已被日本人接管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聘请他为教授,他在装聘书的信封上写下“齐白石死了”5个字,以示反抗不屈。
当得知日本侵略军渐渐穷途末路时,他便以老鼠、螃蟹为题作画,借以讽刺侵略者。朋友见此,劝他明哲保身,白石老人说:“我残年遭乱,留一条老命,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当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白石老人十分高兴,赋诗曰:“受降旗上日无色,贺劳樽前鼓似雷。莫道长年亦多难,太平看到眼中来。”
七鸡图纸本水墨 齐白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藏
抗战胜利后,白石老人又恢复了卖画,并创作了《七鸡图》。在画面左侧,他题写:“卢沟有事后无画兴,今秋翻陈案矣。”画面右侧绫裱上,启功先生题跋:“盖卢沟变后,水火之中,虽时弄翰,宁有佳兴。”“卢沟有事后无画兴”,说的正是白石老人闭门谢客的那段岁月。“今秋翻陈案矣”是指他创作此画纪念“七七事变”,画名“七鸡”即取“七七”谐音,借指“七七事变”。
从启功先生题跋“此幅题云今秋翻陈案矣,乃指敌寇投降”推断,《七鸡图》应当创作于1945年秋季。齐白石自号“寄萍堂上老人”,启功先生说“此寄萍老人兴会极高之作”,可见白石老人创作《七鸡图》时极度喜悦的心情。如今,数十年弹指一挥间,《七鸡图》作为抗战胜利的纪念画作被收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供后人欣赏与回味。
在漫长的抗战岁月里,诞生了数不胜数的优秀作品,激励着国人将抗战进行到底。除了《七鸡图》外,不得不提的,便是徐悲鸿先生和他的《风雨鸡鸣图》。
在《风雨鸡鸣图》中,天空阴霾密布、风雨如晦,一只雄鸡立于峻峭巨石之上,正昂首挺胸望天长鸣。这只大公鸡冠红如血、喙爪尖利、怒目圆睁,腹部和腿部的羽毛紧贴身体,翅膀和尾羽则施以浓墨重笔。身姿挺拔的雄鸡,显得异常英武矫健。巨石旁边墨竹丛生,枝叶繁茂舒展,恰似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与气节。
风雨鸡鸣图 纸本设色 132×76.6cm 徐悲鸿
該画创作于1937年春季,“七七事变”爆发之前。在中华危殆、风雨飘摇之际,作为一名正直的爱国画家,徐悲鸿先生义无反顾地执笔挥毫,创作了这幅《风雨鸡鸣图》,画作左上方所题“风雨如晦,鸡呜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体现了其深刻的用意。
对《诗经·郑风·风雨》中的这句名言,汉代儒生提出“乱世思君子”之说,《毛诗序》注释说:“《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即乱世中,人们往往更加思念品德高尚的君子。此后,人们常将“风雨如晦”的自然之景理解为动荡的社会环境或险恶的人生处境,许多君子志士虽处逆境,仍然要“鸡鸣不已”,自我激励、自强不息。
《风雨鸡鸣图》就取材于这一诗旨,画家期望这只伫立于危岩之上、在风雨中高声啼鸣的雄鸡,能唤起国人的觉醒与警惕{期盼在国家危亡之时能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发出救亡的呐喊。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一声暗夜破晓前的雄鸡啼鸣,一直回荡在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从未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