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星影像在土地执法检查工作中的应用

2021-09-19徐晨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检查应用

徐晨

摘要:为严格土地执法,提升执法效能,保证土地管理秩序,本文在概述卫星影像及土地执法的基础上,对卫星影像在土地执法检查工作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卫星影像在土地执法检查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供参阅。

关键词:卫星影像;土地执法;检查;应用

1卫星影像及土地执法的概述

1.1卫星影像

卫星影像指的是运用卫星搭载各种传感器,获取全面、真实、客观的反映地表特征的数据,这些数据通过专业的遥感技术处理,就成为了带有高精度地理坐标信息的影像。卫星影像具有分辨率高、覆盖区域广、更新周期短、光谱特征丰富等特点,被称为太空中的“千里眼”“透视眼”。

1.2土地执法

土地执法指的是政府土地行政机关或司法部门依照法律对行政相对人采取的直接限制其权利义务,或对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

2卫星影像在土地执法检查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自2009年卫片执法检查全覆盖到2021年5月实施月度卫片执法检查,国家层面的土地执法检查主要是依靠卫星影像对比、提取来完成检查工作。利用对新增建设用地的合法性检查,全面掌握违法用地情况。借助卫星影像来检查不合法用地,从而对违法用地进行有效确定。

在我国开展非农用地探测工作之时,卫星影像检查工作研究是有一定缺陷的。现在即便土地资源在上报审批之前已经开始运用检查设备,然而事实上依旧存在较多未批先建问题,审批量是很难与实际使用量相适应的,这就造成土地资源出现了严重流失。这时候就应当采取遥感技术来完成对土地的动态化监测,掌握违法用地行为的同时,依据《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简称15号令)实施问责,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秩序,加强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力度。借助卫星影像建立起完整的证据链条,对土地问题进行辅助处理,确保检查监督合理性与科学性。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管理,对违法问题进行强制性处理。

3卫星影像在土地执法检查工作中的应用

3.1运用在线查询档案技术来迅速获取证照

依照国家相关要求,构建相应地图档案,确保各计划申请许可证信息之后才能够开展相应工作,并基于此来核查土地的使用情况以及建设审批流程。然而这项工作必须耗费很多人力资源,而档案管理单位是欠缺人力储备,而且证件的收集核查与查找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所以,必须充分借助在线技术来完成建档与查询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以此使得审批手续更加快捷。

3.2采取 RS 技术来发掘变化图斑

针对地表土地变化特点借助遥感技术完成勘测,做好记录工作且反映实际数据。借助遥感技术来勘测地表特质,利用卫星技术来得到卫星影像,有效提高图像空间分辨率,借助高效及时影像,来确保执法检查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借助卫星使用 RS 遥感技术,通过获得的图斑变化来开展土地资源执法检查工作。

3.3采取 GIS 技术管理栏空间信息

针对土地检查数据开展管理工作,为确保数据和图形之间的一致性,应当采取GIS 技术来完成地理位置、数据属性、物理位置以及空间数据的管理工作。在传统工作中,对于土地覆盖具体情况都需要人工进行检查核实,工作是存在很大局限性,不仅会消耗非常多的物力及人力,而且还很难保证工作质量,出错率非常高。这种情况下应当有效运用 GIS 技术,针对此种问题做好完善,确保变化图斑的高效化核查,依靠空间分析,对违法违规土地使用及时性判定,做好动态分析工作,掌握基础性的变化规律,利用提供的技术信息,来为管理人员与决策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3.4采取 GPS 定位技术开展现场勘察工作

在运用遥感技术的时候,应当对时间、大气条件以及太阳高度做好观察,确保现场采集图像的可靠性与真实性,进行现场图像调查的时候,应当确保和现场勘察状况的统一性。运用传统手段的时候,调查人员开展户外调查工作的时候,为了确保实际考察工作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必须事先编制好调查底图,然而还必须确保底图是纸质文件。这时候必须花费非常多人力与时间才能够完成这一工作,然而却很难保障调查准确性,这就造成工作非常容易出现失误问题,工作周期会大大延误,工程进度就会大大延缓。而通过借助 GPS 定位技术来实现变化图斑的有效勘查,利用移动巡查装置来实现相关调查,借助精准定位建立起遥感图像,可以节约纸质图纸工作的耗力与耗时,且防止判断出现失误。从而增强现场勘查效率以及进程,提高准确性,确保土地执法检查工作质量。

3.5判定图斑类型的标准

在土地执法检查时利用卫星影像法主要是利用法律规定对土地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批,通过图像信息避免发生耕地破坏类行为。部分地区在对土地进行使用时,往往未取得有关的许可证明,进而在土地上进行建筑、施工等,对此类违法、违纪行为,需要利用卫星影像进行提取分析处理。在土地执法过程中,需要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相关机制,落实监检机制,完善部门考核机制,对土地建设执法情况进行审核,保证执法的专业性、整体性。

通常情况下,土地使用情况的图斑判定标准以合法用地、违法用地和其他用地三大类型。合法用地特指合法新增建设用地。一般合法用地需要具备土地出让合同、收储用地范围、相关批复等完备的手续。违法用地常见的分类包括违法批地、违法占地等。违法批地主要类型为无权批准、违规批准等违法类用地情况;违法占地主要为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违法占用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行为。其他用地一般临时用地、设施农用地,不改变土地实际用途的光伏用地,实地伪变化等。通過划定的标准,以土地利用地现状图和土地规划图为底图,对土地类型进行监测,通过卫星影像了解土地使用情况,与相关批准文件、证明资料等进行核对,进而判断土地使用的合法性,发挥卫星影像的使用价值。

同时也可以通过卫星影像的动态监测建立违法用地整改跟踪监管机制,通过最新遥感影像持续监督地方违法用地拆除复耕情况,防止虚假整改。

伴随着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4号)和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 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相继出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卫星遥感影像等现代信息技术将被应用到动态监测监管耕地变为林地、园地、草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等情况。

4结束语

进行土地执法检查工作时依靠 GIS 空间信息分析、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数据进行有效监测,对前后影像发生变化图斑进行提取,再通过开展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进行实地审查,核实用地合法性及时发现违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挖湖造景等违法用地行为,按照“月清、季核、年度评估”的工作要求,通过制作下发卫星影像和卫片执法图斑、核查卫片执法图斑、查处违法行为整改、严肃约谈问责四大工作步骤,督促各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检验各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情况,评估一个地区土地管理秩序特别是违法占用耕地情况,推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梁家豪,王冬凯.广东省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初探[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41(1):152-155.

[2]易志辉,严雯英.卫片执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9,0(4):38-43.

猜你喜欢

检查应用
婚前检查与孕前检查资源联合应用对优生优育的影响
检查版
检查版三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检查河马的牙齿